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法理论对于破坏交通工具罪侵害的客体以及犯罪对象理解不一,但是能否正确理解交通运输安全的含义、能否正确圈定此罪的对象范围直接影响到司法实践中对此罪的认定,因此很有必要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事实表明,凡是因交通工具的被破坏或被毁坏而直接导致的或连带产生的对公共安全的危害都应当纳入到交通运输安全的考虑范围之内,同时将通说所认为的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对象--"正在使用中的交通工具"修改为"关涉交通运输安全的交通工具"才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城市新式交通工具的普及,在方便出行、延伸出行距离、扩大人们交往范围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避免的交通事故。以人力车、马车为代表的非机动车辆作为城市主要交通工具的时期,由它们所引发的交通事故导致的对人身和财产的伤害,一时间为广大市民和社会舆论重视和关注,但舆论关注的重点、倾向以及两群体本身之间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近代交通进步的社会文化效应对国人生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交通工具靠人力、畜力等自然力,效能低下并具有等级制色彩。19世纪中叶开口通商以后,半机械化的西式马车、人力车、自行车,以及机械化的轮船、火车、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并逐步发展,到清末民初时期交通工具的新旧交替在全中国快速展开,新式交通工具成为全国城市及长途交通的主导。这种交通工具的革命产生了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效应:人们的出行更加快捷、舒适、方便,对人们认识并接受近代工业科技起到了一定的启蒙和先导作用;人们的出行频率更高,人数更多,社会流动增大,扩大了公共活动空间,促进了公共活动,为近代公民社会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人们的出行方式商业化程度大增,因而也更趋于平等化、大众化,以往的等级色彩趋于淡化,促进了人们的平等意识;交通工具发展的不平衡也拉大了城乡出行方式的差别,形成城乡新旧二元化的出行方式及城乡人眼界和观念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近代城市公共交通与市民生活:1908-1937年的上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8年3月5日,随着公共租界的1路有轨电车开始在静安寺与外滩上海总会间正式运营,标志着与近代工业社会相适应的全新的公共交通方式在上海诞生.以轿子、黄包车、马车等为代表的传统的个体交通工具开始逐渐为电车、公共汽车等现代化、社会化、大众化的公共交通工具所代替.公共交通方式的这种转变,不仅是单纯生产力意义上的变革,更对市民生活方式与社会观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据分析,“水上的交通工具要比陆地的交通工具更早出现,因为人们在陆地不用专门设备即可步行搬运小件重物,而在水面如不借助运输工具就无法运行.”①因此,在研究交通工具时,首先应研究水上交通工具.据过去的调查,鄂伦春族水上交通工具只有桦树皮船.笔者近年在鄂伦春族地区作民族学调查时发现,鄂伦春族的水上交通工具,除桦树皮船外,还有更为古老的木排、独木舟和兽皮筏.这几种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在我国的古文献中都有记载,但记载简单,对其形状、制作  相似文献   

6.
孙明丽  周尧 《江淮论坛》2023,(6):145-152
流动性是现代性的重要标志,也是美国文学研究的经典问题。现代交通工具在20世纪空前发展,成为流动性研究的重要维度。海明威小说中的交通工具是承载人物的流动空间,但飞机所代表的技术发展和商业利益漠视人的生命,火车使人突破距离限制却面临情感的挣扎,汽车作为自由与进步的象征却关联着精神空虚、工作失控和性别歧视问题,船舶喻指的欲望使人无法自拔。海明威的交通工具书写揭示自由与死亡的悖论、亲密与疏离的矛盾、独立与迷惘的困惑、欲望与幻灭的痛苦四种现代性困境,反思技术系统的现代性与人的解放的现代性之间的冲突,警示享受空间流动便利的世人切勿推崇工具理性而忽视人的价值,以免落入现代性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7.
孙国军 《东南学术》2012,(3):150-155
该文考察了在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体系中作为重要交通工具的铁路的重要作用。工业革命是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体系建立的第一步,工业革命不仅要有原始资本积累所准备的技术条件和自由劳动力,而且必须具备严格意义上的交通条件,而铁路是优先考虑的交通工具。工业革命为铁路建设准备了条件,铁路又是工业革命完成的重要标志,铁路的发展、改进有赖于工业的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体系的建立也离不开铁路。从某种意义上说,铁路是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动脉,没有铁路就没有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  相似文献   

8.
文化的融合与文化的民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的融合与文化的民族性李景林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商业、贸易、金融市场国际化所导致的国际间相互依赖性的增强,电脑信息技术和现代化交通工具所引起的人类交往方式和手段的极大改善等等,这一切都大大加速了民族间的文化融合。一种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似乎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9.
论刑事附带搜查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附带搜查是指执法人员在拘留、逮捕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时,基于保护执法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安全和避免证据毁损或灭失的目的,虽无搜查证,也可搜查其身体、随身携带的物品、所使用的交通工具、住所或其他处所的制度.刑事附带搜查的成立必须具备"合法逮捕"、"即时性及其修正"、"须有附带搜查的必要性"三个要件.刑事附带搜查范围必须以立即可控制原则为限.  相似文献   

10.
市场前景 电动助力车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正以其经 济、环保、安全等特性,火爆热销全国,走进亿万家庭, 这标志着电动助力车逐步取代普通自行车的时代已经 来临。目前全国居民拥有电动助力车超过5000万辆,居 世界第一位。随着使用人群的不断扩大,电动助力车电 池损耗不断增加。电动助力车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极板 会产生大量硫化物,造成电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行程  相似文献   

11.
无油清洗剂     
自行车是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使用一段时间后,需拆洗处理,尤其是传动部分的零件。习惯上选用的汽油或煤油有一股难闻的气味,且用作汽车燃料的汽油内含有四乙基铅,人体和它接触后有损健康。因此,进行清洗的溶剂最好是选用无油清洗剂,下面向你介绍一种配制简单、原料易取的无油清洁剂。  相似文献   

12.
一、驮运工具早期,鄂伦春族和其他民族一样,没有任何交通工具,他们猎获的猎物和搬迁时所需携带的东西,主要是靠背背、肩扛和手提。直到定居以前,他们所剥的桦树皮、采集的野菜和野果,都是背回来;搭盖“斜仁柱”所需树杆都是扛回来;到河边打水都是提回来。鄂伦春族在使用马以前,主要是使用驯鹿。驯鹿是一种古老的驮运工具。关于鄂伦春族使用驯鹿,多种文献上都有记载。如《龙沙纪略》载:“鄂伦春无马多鹿,乘载与马无异,庐帐所在皆有之。”《黑龙江外记》载:“四不像亦鹿类,鄂伦春役之如牛马,有事哨之则来,科以盐则去,部人赖…  相似文献   

13.
铁路在中国兴建之后,作为一种新式交通工具促进了人口流动。铁路是近代向南北移民的主要交通工具;因铁路之兴建,大批外国侨民移入中国;在救助灾民、难民方面,铁路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自身修筑也吸纳了大量人口,我们要充分肯定铁路在促进人口流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江苏旅游能耗和碳排放估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既是旅游经济大省又是碳排放较高的江苏省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和统计法从旅游交通、住宿业和旅游活动三方面估算了全省旅游业直接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结果表明,江苏旅游业具有低能耗和低排放的特征,旅游交通、住宿业和旅游活动占旅游能耗和碳排放总量的比例依次减少。本文据此提出,低碳旅游是江苏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产业,江苏旅游业节能减排需要改善旅游交通工具的使用与提高住宿业和旅游活动的低碳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新疆社科信息》2009,(5):29-30
素有“沙漠之舟”美誉的骆驼,如今,随着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推广应用,已失去交通工具的作用,牧民只好将它放养在戈壁滩上,十天半月去看一次。然而,随着福海县喀拉玛盖乡干峰奶驼养殖基地的建设,这一切都被改变了。  相似文献   

16.
作者以其亲身经历,介绍了在美国搭乘飞机、火车、汽车等多种交通工具旅行的感受,文笔生动,对了解美国交通状况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正建设性后现代,顾名思义便是借用了"后现代"之现代性批判的力道,却抛弃了"后现代"一味摧毁和瓦解之主张,因此"建设性"就成为理解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之关键因素。"建设性"的存在和使用都是在与"解构性"相对的意义上,"建构性"所重视和关注的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生活世界面临现代性问  相似文献   

18.
历史包含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和作为文本的历史叙事或历史话语两层不同的含义.海登·怀特用现代文学理论研究文本层面的历史.他指出历史学家使用情节设置、形式论证和意识形态蕴涵三种解释策略以及四种转义性语言进行历史修撰,历史文本因此不再是客观地再现或叙述历史事件,而具有了文学文本所特有的叙事性、诗歌性和意识形态维度.因之,历史话语带有了一切语言构造物的虚构性.  相似文献   

19.
也谈违法性     
李涛 《理论界》2010,(3):75-76
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构成了大陆法系国家递进式的犯罪论体系。从词源意义上讲,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违法性"这个词并非汉语,而是我国学者在翻译日本论著时,将日语中的"违法性"直接拿过来使用,因而造成了目前学者关于"违法性"含义理解的混乱。  相似文献   

20.
在21世纪当代电影中,重庆是一个正在被发现和书写的城市,重庆的大街小巷是影像空间中重要的呈现对象,也是典型的城市意象,从而被赋予了多变而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讨论了街道意象中的深层文化因素,即街道差异带来的身份对立、街道改造后的价值失落、现代街道中的自我迷失以及作为街道延伸部分的交通工具意象特征,从而探索街道意象中人与城、文化与城的变动乃至互动。从中,得以考察都市人在城市化过程中精神的流离辗转,也促使我们重新认识生活于其间的都市的驳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