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0 毫秒
1.
我国哲学事业要想发展,需要总结这几十年的经验教训,最主要的研究理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以及哲学与哲学家的关系问题。同时,进行哲学研究还需要有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的勇气。  相似文献   

2.
目前有关歇后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本体方面,从文化角度所进行的研究尚不多见。尤其是以与人物有关的歇后语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文化内涵的论文论著更是比较少见。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角度,通过对从4部歇后语词典以及语料库和他人论文中所搜集到的1035条与人物有关的歇后语的系统分析考察,探讨了人物歇后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本文在对有关人物歇后语进行界定与内容分类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对儒家传统价值观的认同;二、对信仰的追求;三、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四、对女性的冷漠。  相似文献   

3.
以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讨论为切入口,第二国际时代马克思主义内部分裂以后由卢卡奇等开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由政治、经济批判转向了哲学和文化批判。这种文化批判经由法兰克福学派的启蒙—工具理性批判和批判理论的发展而臻于成熟,由于它以抽象的大写的主体置换了现实的具体的革命主体,所以导致了理论与实践之间越来越脱节,并使其主体性哲学批判和异化批判的文化批判特色越来越暴露出来。尽管如此,它为我们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进行理论上的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语言和文化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习得意味着文化的移入。汉语与英语文化差异决定要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教师就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同时,关注英语教师的文化意识有助于英语教学与目的语文化相融合,使学生开阔视野、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徐德江在语言文字学界散布了许多错误的言论,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遭到语言文字学界的强烈反对。本文对徐德江的伪科学的种种表现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6.
维特根斯坦对私人语言的形而上学前提即二元分立基础上的符合论予以批判,认为语言的作用不只是对事物进行逻辑的指称和描述,它更是一种指示着人的行为的活动,其意义在于使用。他还对私人语言的自我理解性进行了批判,认为语言是用来交流的,私人语言不具有交流的特征,因而不是真正的语言。再次,他从语言遵循规则的角度对私人语言加以批判,认为人们不能“私人地”遵守规则,“遵从规则”只能是公共的,语言必须建立在共同体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7.
贱民研究学派与后殖民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贱民研究学派产生的历史语境、最初的学术目标以及该学派的流变。其中贱民研究学派与后殖民批判的互动关系以及它作为第三世界学术的特点将是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奥斯汀与维特根斯坦被归入日常语言学派的大传统,他们两人都注重语言批判,强调治疗型哲学,将批判的矛头指向逻辑实证主义,推动了20世纪哲学的语言转向.拟通过两人对语言和世界的关系——这一语言转向后哲学的重要问题——之阐述的比较研究来分析两人一些哲学思想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对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哲学话语进行揭示和阐述的著述不在少数,其中多是集中于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几个主要文本的发掘,前期的文本少有涉及。本文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为叙述场域,在阐释"现代性"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尝试从双重进路对马克思"现代性诉求和现代性批判"进行初步解读。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早期主要围绕着宗教、政治、意识形态展开了文化批判。对宗教的文化批判,他提出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反宗教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反宗教的意义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对政治的文化批判,他提出要对法哲学和国家哲学进行批判,要向德国制度开火,政治解放是人的解放必不可少的中介。对意识形态的文化批判,他提出要对"虚假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其错误根源在于强调"意识决定生活";其扬弃之路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完成。这三方面内容既互相联系、又层次递进,对宗教的批判是前提,对政治的批判是深入,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是总括,共同构成了马克思早期的文化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11.
过去理论界把人的"利己性"归为自私自利的伦理学范畴加以无情批判.在解放思想的新的历史时期,要充分认识"利己性"的合理性与缺陷,要认识到"利己性"的存在有其客观的物质基础,不能用简单的思想批判将其消灭.相反"利己性"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仍具有极大的进步作用,因此一方面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注意发挥"利己性"和集体主义的积极性方面,另一方面要关注其局限性和破坏性的一面,实现推动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发展和思想道德水平提高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美的本质在维特根斯坦的美学研究中是贯穿始终的问题,在其美学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结合文本,维特根斯坦前期美的本质论为"美的本质不可言说",后期为"美的本质不存在"。将二者进行比较,其突破之处在于从本质主义到反本质主义,一致之处则在于坚持语言批判的立场、反对形而上学的探讨和重视美与生活的联系,从而进一步认识维特根斯坦的美的本质论的意义在于批判精神与启示作用,不足则在于前期的神秘色彩与对本质的彻底否定。  相似文献   

13.
伍铁平教授的《语言文字学学术批判和批评文集》,是继伍先生的我国语言学第一部学术评论集《语言和文化评论集》和我国第一部语言文字学辨伪集《语言文字学辨伪集》之后,我国的又一部有关语言文字学学术批判和批评的代表性著作。该书针对我国语言文字学界存在的形形色色的语言腐败现象进行了一针见血的批判,对于一些学风不正现象进行了义正辞言的批评。书中体现出的呼唤学术民主、捍卫学术正义之精神及难能可贵的学风与文风,对于语言文字学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理论是批判精神的典范。邓小平全面、彻底的批判方式突出表现在对落后观念、旧体制、传统模式的批判和自我批判四个方面。通过批判,邓小平建构了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其框架系统的闪光点突出表现为“一个精髓、七块哲学基石、四大理论板块”;从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理论品质的角度看,邓小平理论是批判和建构辩证统一的产物,是批判和建构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及其当代实践基础上的有机统一体。  相似文献   

15.
近一百多年来,中华文化走过了求索、批判、彻底否定、反思、再认识与找回自信的过程。在树立文化自觉和自信的同时,要正确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要注意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本色,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作用,也要注意对外的文化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16.
乌托邦在对现实的批判中表达着人们的社会理想,但又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如果把它与空想社会主义相等同,就会形成对它的简单否定,从而使它包含的理论丰富性不能得到揭示。为认识它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必须从乌托邦与意识形态、目标与过程、传统与现代、批判性与宿命论、道德理想与极权主义、社会批判与社会变革等多侧面对它进行认识,进而揭示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批判封建制思想的过程中,认为阶级社会是一个极其伪善的社会形态,要实现真正、全面地和谐共生,切实解决社会突出矛盾,马克思早期对和谐社会思想的探究,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实现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从语词的"使用"和"提及"的区分角度提出,名家被误解的原因很可能是古汉语缺乏标点符号,因而不能准确表达名家命题的思辨理性真义.各派哲学对于名家关于语词指称问题的哲学思辨内容的批判是由实用主义出发,从语用角度进行的,批判的角度和方法都是错误的,导致名家的纯语言思辨理性萌芽的过早湮没.  相似文献   

19.
以“语言游戏说”为向导 ,分析“私人语言”的含义 ,着重考察维特根斯坦如何从否定私人对象的存在、指出私人定义的不可能性、遵守规则等方面对私人语言进行反驳 ,最后指出这一论证对于批判传统哲学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索绪尔以其关于语言“价值系统”的观念,对传统语言学“分类命名集”观念所进行的批判,本质上是一种理性主义对另一种理性主义的批判。有两种传统的“分类命名集”观念,认为语言产生之前,现成地存在着自身界限分明的客观事物(经验主义)、或者概念(理性主义)。索绪尔的批判尤其指向后者,认为语言产生之前,并不存在界限分明的概念,语言不是反映现成地存在着的概念,而是任意地创造着自己的所指和能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