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天线集中配置的多输入多输出无线通信系统同步环境下应用的现有正交空时分组码,提出并讨论了应用于多基站协作下行传输的天线分布式配置系统异步环境中基站发射空时编码结构和接收端用户译码实现算法,该码仅要求用户接收端知道信道信息状态即可,通过预设不同的循环前缀大小可对分布在多基站不同地理位置天线具有相对时延差的异步传输信号实现可靠接收。最后,分析了该异步空时码的性能特性,在异步环境下以牺牲部分码速率和编码增益能够获得全空间分集和低复杂度接收译码等性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一般的相关检测天线选择系统,分析了Rayleigh衰落信道接收端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下发送天线选择(AS)系统的误符号率(SER)性能,给出了数值积分形式的理论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无论在理想或有误差的信道信息下,理论结果与实际的仿真结果都保持了一致。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SNR)区域提高信道状态信息的准确程度比增加天线数目更能提高天线选择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空间调制的天线选择和能效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调制是一种新型的具有低复杂度的多输入多输出通信技术,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为了进一步提升空间调制的误比特率性能,该文研究了空间调制中的发射天线选择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列向量夹角和范数的低复杂度的发射天线选择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减少矩阵运算,并且不需要考虑差异向量,因此具有极低的计算复杂度,且适用于发射天线数目明显高于接收天线数目的情况。同时,加入了功率修正因子,有效地控制发射信号功率,极大程度地提升了能量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限制发射功率的前提下,以极低的计算复杂度逼近最优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压缩感知的MIMO-OFDM系统稀疏信道估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中,信号经过频率选择性衰落的信道后,在接收端需要进行均衡和相干信号的检测,故准确的信道估计量必不可少。传统的信道估计方法均基于信道抽头是密集型的假设,利用线性重构算法,如最小二乘(LS)或最小均方误差(MMSE)等,可以达到Cramer-Rao下界(CRLB)。然而,通过物理信道测量发现,在实际通信系统中,宽带信道抽头分布通常表现出稀疏特性。通过充分利用信道的稀疏特性,该文将压缩感知中的CoSaMP重构算法应用于MIMO-OFDM系统的稀疏多径信道估计。在达到与传统的信道估计方法相同性能的前提下,基于CoSaMP的信道估计方法以非常小的计算复杂度为代价,大大减少了导频信号开销,从而提高了频谱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分段相关-视频积累是一种典型的雷达信号检测方法,同时也可用于全球定位系统(GPS)或伽利略系统的卫星信号检测。该文重点分析了载波多普勒条件下分段相关-视频积累检测方法的性能,推导了平均处理损耗公式。在给定最大多普勒频偏和载噪比的情况下,采用平均处理损耗最小准则,分析了全球卫星导航(GNSS)接收机最优中频积累时间的计算方法和变化规律。在载噪比45dB-Hz和最大多普勒频偏2000Hz的条件下,该算法比经典算法减小了13.5%的平均处理损耗。  相似文献   

6.
多用户MIMO信道下行链路预编码方案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多用户MIMO系统中基于信漏噪声比(SLNR)的预编码算法,给出了求解方法,并分析了基于信干噪声比的迫零算法必须满足的天线约束条件。与迫零算法相比,基于信漏噪声比的预编码算法没有限制发送端和接收端天线数,同时由于考虑了噪声的影响,不会有噪声放大,可以得到闭合解。仿真部分对基于信漏噪声比的预编码算法与基于信干噪声比的迫零算法在不同情况下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突出了基于信漏噪声比的预编码算法在不满足天线约束条件时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针对多天线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空时频分组码,通过分析其成对错误概率的Chernoff边界,揭示了多径时延特征影响空时频分组码性能的根本原因,给出了在快衰落信道中空时频分组码设计方法。并在ITU-R M.1225建议的车载信道模型下,利用仿真评估了空时分组码、空频分组码和空时频分组码在快衰落信道中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快衰落信道中,空频分组码性能优于空时分组码;多径时延特征是设计适合快衰落信道中具有最大分集增益空时频分组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针对几何建模的空间相关信道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用的空间相关随机MIMO信道的建模方法。构建该信道首先需产生随机独立的MIMO信道,其次将该信道进行相位补偿,最后乘上空间相关矩阵。该信道建模采用随机产生方式,同时考虑信道的时延扩展、多普勒扩展、角度扩展等多种信道参数,通过调整某些参数可生成适用于各种MIMO技术研究的信道模型,如智能天线、空间分集、复用等,并且具有计算复杂度低、产生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分布式发射天线单频网,设计了3种发射信号及针对第一种发射信号的优化方案。首先通过误对概率分析,推导出满速率单频网能获得的分集度,设计了一种能达到该分集度的发射信号和具有满分集度的2种发射信号。然后针对第一种发射信号,提出了基于异步时延的子载波交织分组的信号优化方法,在接收机位置与性能之间建立了一种折中关系。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满分集发射信号能获得8dB左右增益,优化后的发射信号能获得5~9dB增益。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基于传输模式切换的新型自适应空间调制(SM)算法,采用最近邻估计作为系统性能度量的标准,根据信道的状态信息,动态地调整传输模式以最小化系统的成对错误概率,实现在系统频谱利用效率固定和发送功率受限的情况下系统性能的提升。针对SM系统数据传输的特殊性,即一个时刻只有一根发射天线激活来携带数据信息,给出了传输模式切换的简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实现简单,反馈量小,系统性能优于传统的空间调制方法并且能在高相关信道下工作。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多小区间联合的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为了降低系统复杂度,子信道分配和功率分配在不同的层次上分步执行,在小区内部采用改进的Max C/I算法进行动态子信道分配,并以此为基础利用禁忌搜索算法(TS)寻求多小区同频子信道发送功率的最优分配解。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够在满足用户的最小速率要求下充分利用无线频谱资源,提高系统吞吐量。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CFO的职能定位及能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变革对CFO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和评价CFO的能力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基于胜任能力的方法(CBA)的方法发展出CFO的四种角色及7种职能,从而推导出由4个层次9种能力构成的中国CFO能力框架。  相似文献   

13.
通过仿真试验对使用了逐字符和多字符频域差分检测OFDM系统的误码率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信道的相干带宽远大于多个差分编码字符的所占带宽时,多字符频域差分检测的性能优于逐字符差分;信道的相干带宽与多个字符所占带宽比较接近时,逐字符差分检测的性能好于多字符差分检测。  相似文献   

14.
基于步进频连续波,利用MTD滤波,通过时域、频域联合检测,研究了生命迹象探测的新方法,在检测到人体的同时,实现测距的目的。首先,基于人体微动模型建立步进频连续波生命迹象探测的回波模型;然后由回波得到距离像信息,划分距离门,经时域检测后,对有信号的距离门内距离峰值变化信息进行傅里叶变换;再通过MTD滤波,滤除静止目标的影响,经频域检测,即可检测到人体。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差分跳频技术提出了一种G函数的非二进制卷积编码的等效模型,给出了差分跳频信号的最佳接收机设计方法,研究了维特比硬判决和维特比较判决两种最大似然检测算法,并对在AWGN信道下的两种最大似然检测算法的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接收机采用最大似然检测算法对于改善系统的性能有明显的作用,对维特比硬判决法的实现方法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时代的数字教育电视主要是指利用网络媒介,传递以实现一定教育教学任务为主的视频流和音频流,是满足学习者发散需求的最有效途径.本文通过介绍数字教育电视节目的定义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确定了平台整体功能的设计与架构,并完成对平台基本功能能页面的开发与测试工作.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二阶Choi-Wigner Ville变换来分析晚电位信号,解决了用时域或频域方法不能观测到晚电位的问题,并对消除交叉干扰项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取得很好的效果,特别针对非高斯信号,它能给出更好的时频分辨率,给医生提供一种新的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