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本·白图泰(Ibn Battutah,1304—1377)是摩洛哥丹吉尔人.全名穆罕默德·伊本·阿布杜拉·伊本·穆罕默德·伊本·伊布拉欣·赖瓦蒂·团哲,以伊本·白图泰之名著称于世.他是中世纪四大旅行家之一.他一生中曾三次外出旅行.1325年,当他22岁时为了进行朝觐,开始了第一次旅行.从摩洛哥出发.经阿尔及利亚、突尼斯、西的黎波里、埃及、巴基斯坦、黎巴嫩、叙利亚,到希贾兹,然后作初次朝觐.接着从麦加出发,抵伊拉克、波斯、小亚细亚;又回到麦加作第二次朝觐,此后留居麦加达两年之久.后又离开麦加赴也门,渡海至东非,返抵阿拉伯半岛南都至波斯湾,游历  相似文献   

2.
作为 12世纪杰出的阿拉伯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 ,伊本·扎法的政治思想却不为当代学者所知。其巨著《对统治者的慰藉》阐述的政治思想有 :统治者应听取忠诚顾问的忠告 ;采取有效的统治策略以及具有对臣民仁慈等优秀德行。经比较 ,伊本·扎法与马基雅维里的政治思想有许多相同之处 ,说明伊本·扎法的政治思想对后者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易司马仪是伊朗萨曼王朝的第二任统治者(27/892—295/907),他在这个伊朗民族王朝中,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他的各项改革在伊朗乃至中亚史上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打算就他的改革活动作一初步探讨.一、易司马仪的上台易司马仪·伊本·阿赫马德(lsmail jbn Ahm~ad)于234/849年出生在河中地区最著名的萨曼家族.据说他的祖先萨曼是萨珊朝大将巴赫兰·处  相似文献   

4.
伊本·鲁西德(Iba Roshd,1126—1198)即西方人所称的阿威罗伊(Averroès),是中世纪阿拉伯最伟大的哲学家,在世界哲学史上也是重要哲学家,是沟通东西方哲学的关键人物。这里所论述的是其认识论和对西方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著名哲人伊本·西那及其道德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综述中世纪哲学家、医学家伊本·西那的成就、影响,并着重评述其伦理道德思想。  相似文献   

6.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不仅是伟大的德国作曲家和世界上第一流的天才音乐家,而且是一位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热情的讴歌者。十九世纪以来,没有一个音乐家不曾研究过他的作品,直到现在,他的音乐仍受到世界上各国人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7.
前言近年出版的沙·马合谋·伊本·米尔扎·法即勒·忽刺思所著《编年史》(奥·弗·阿基穆什金校订、翻译、注释、研究并索引,莫斯科,1976年),是波斯文《编年史》的校订、译注和研究论文(以下简称《编年史》)。这部《编年史》是为察合台家族的亦思马因汗(1670—1682年在位)写的,成书于回历1087(1676—1677年)年,书中叙述了1428年至17世纪70年代中期的东突厥斯坦统治者们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唐代的泉州港,已经汇集很多海内外的商人,同交州、广州和扬州并称为我国对外的四大贸易港。迄至宋元之际,更加兴盛,超过广州,被当时人誉称为“世界上最大之港”。摩洛哥著名的旅行家伊本·拔都他说:“刺桐港(即泉州港)为世界上各大港之一,由余观之,即谓为世界上最大之港,亦不虚也。余见港中,有大船百余,小船则不  相似文献   

9.
黑色幽默是一个六十年代流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为代表的有布鲁斯·杰·弗里德曼、托马斯·品钦、约翰·巴思、约瑟夫·赫勒、小库尔特·尼格、库特·冯尼格等十几位作家。他们用辛酸却又是尖刻的、悲观甚至是绝望的笔调,描绘出一个荒唐可笑、支离破碎的世界。他们在探索不同于传统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鲍里斯·维昂(1920—1959)是法国文坛上的一位黑色幽默作家。他早在1947年就发表了其代表作《似水年华》。这是一部成功的黑色幽默小说。作品描写了一对深深相爱的青年男  相似文献   

10.
“卡夫卡式”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奥地利德语作家弗朗兹·卡夫卡(1883—1924)是本世纪初欧洲文坛上一位独特的作家,这位终身未婚、身体赢弱的保险公司职员,1935年,即他去世后的十一年,由其挚友马克斯·勃罗德违背他的把他的著作“全部予以焚毁”的遗愿,出版卡夫卡六卷本文集。尽管当时纳粹政权禁止其发行,但它却不迳而走,在欧美各国形成一股“卡夫卡热”。1958年又出版了卡夫卡九卷本全集。1963年为纪念卡夫卡诞生八十周年,在他的故乡布拉格举行了卡夫卡国际讨论会,卡夫卡成为一位有广泛影响的国际作家。1982年一位西德学者约阿希姆·翁塞德在他的专著《弗朗兹·卡夫卡》中指出,世界上研究卡  相似文献   

11.
莫泊桑与契诃夫、欧·亨利齐名,并称为世界著名的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莫泊桑出生于1850年8月5日。早在他进入鲁昂中学学习时,就尝试诗歌和戏剧的创作。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诗人和剧作家路易·布耶先生,布耶就鼓励他写诗。同时,他也认识了当时法国著名的小说家居斯塔夫·福楼拜先生。认识福楼拜先生,可以说是他一生转折的开始。从此,莫泊桑就踏上了短篇小说创作的征程,开始了他一生中新的一天。事实证明,福楼拜不仅是一位天才作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导师。正是这位小说大师,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才把莫泊桑引向了小…  相似文献   

12.
从一八三五年马克·吐温诞生至今,一百五十年过去了;从一九一○年马克·吐温逝世至今,也已经七十余载.然而,马克·吐温生前即已确立的世界文坛巨子的声誉却并未见衰.若以幽默文学而论,他仍堪称世界魁首;如同国际影坛只有一个卓别林,国际文坛迄今也还只有一个马克·吐温.象这样一位举世闻名的文学大师,其自传汉译本的问世,在翻译界、外国文学界和一般读者中无疑都应是引人注目的事.因此,我们很高兴看到许汝祉同志译的《马克·吐温自传》的出版.该译本的特点是:译文完整,注释详尽,译笔朴实.但同时感到遗憾的是,这  相似文献   

13.
埃德加·爱伦·坡与查尔斯·波德莱尔是19世纪美国和法国非常有影响的文学家,两位伟人的人生境遇和美学观如此相同,彼此的影响如此之大,在世界文学史上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4.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文坛,先后诞生了两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一位是马克·吐温,一位是杰克·伦敦。他们同样都是美国社会阴暗面的揭发者,但揭发的手法却各不相同。马克·吐温擅长幽默和讽刺,他惯于运用令人惊叹的夸张笔调,把生活中某些丑恶事物放大好几倍,让人们看清它的荒谬和可笑之处,从而达到揭露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反对种族歧视、嘲笑金钱罪恶的目的。他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愤怒与控诉是寓于强烈的讽刺之中的。杰克·伦敦则不一样。他当过童工、水手、淘金者、流浪汉,艰难酸辛的经历,使他对金元帝国最底层的劳苦大众的生活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他能够用一种异乎寻常的冷静语  相似文献   

15.
弗朗西斯柯·何塞·戈雅·伊·吕森提斯(1746——1828)是西班牙近代杰出的大画家,有“画家中的莎士比亚”之美誉。他的艺术成就标志着西班牙现实主义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峰,他是欧洲浪漫主义美术的伟大先驱,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艺术大师。  相似文献   

16.
哥伦比亚《时代报》报道了一位名叫世界杯的人——迭戈·卢塞罗。 迭戈·卢塞罗是美洲体育记者的偶像、国际足球运动员、天才记者、敏锐的作家、战地通讯员、画家、雕塑家、银器雕刻师、冒险家、自学成才者,更重要的是,他是14届世界杯足球赛的见证人,全世界唯一的见证人。 迭戈的真名叫路易斯·阿尔弗雷多·休托,乌拉圭人,1901年6月14日出生。但文学界、足球界和他的众多崇拜者总是称他的笔名  相似文献   

17.
符拉基米尔·加拉克季昂诺维奇·柯罗连科是一位杰出的、享有世界声誉的俄国作家、社会活动家。 柯罗连科在十九世纪末叶俄罗斯古典文学著名作家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他的中、短篇小说、文艺特写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反映了俄国在两个世纪交错阶段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的人民生活,展现了在他之前文学中还未触及到的现实生活的许多方面。伟大的无  相似文献   

18.
莫里斯·梅洛·庞蒂(Naurice Merleau Ponty 1908—1961)的名声与影响比起他的同代人让·保尔·萨特要略逊一筹。这大概首先归因于前者的早逝(53岁),其次则是后者在文学、社会活动方面的成功大大提高了他的影响与知名度。但是实际上,正如法国著名评论家完桑·德贡伯所说,梅洛·庞蒂才是法国现象学运动的真正代表,开创了法国存在现象论的道路,从理论意义上讲,他是从3B(麦尔·德·比朗、巴什拉、柏格森)一代到3H(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一代,然后再到三位怀疑大师(尼采,马克思,弗洛伊德)的承前  相似文献   

19.
整合历史与现实的艺术梦幻──卡洛斯·富恩特斯的文学之路聂运伟在当代墨西哥及拉丁美洲文坛上,卡洛斯·富恩特斯(CarlosFuentes,1928──)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作家.自五十年代以来,他的作品.如长篇小说《最明净的地区》(1958)、《好...  相似文献   

20.
阳光洒在加州贝弗利希尔斯的“半岛旅馆”的庭院中,贾森·加兰尼斯取出手机,接听了一位巴基斯坦银行家的电话。他刚和一位著名的亿万富翁之子联络过。此前,他和一位牛津大学的系主任通了电话。 “我相信人们正谣传是我父亲在控制一切”,30岁的他说:“若是这样,我已经令许多人陷入困境了”。他的父亲也够神通广大了。过去的15年,贾森的父亲——约翰·彼得·加兰尼斯——是在装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