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背景知识与阅读理解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外语教师认为学生阅读理解差是由于语言知识的贫乏,以为扩大词汇量和掌握复杂句型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唯一途径。其实了解和掌握文章背景知识是提高阅读能力关键之所在。本文探讨了背景知识与阅读理解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学生缺乏背景知识的原因,并提出了帮助学生提高背景知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英语阅读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英语学习者语言综合水平的重要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是重要的教学活动,是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手段和目的。如何消除大学生英语阅读障碍,并逐步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技能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本文将对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及其成因进行分析,试图找出消除阅读理解障碍的途径及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3.
先秦文献中的"族"与"族类"观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中国古代的“族”字原指氏族军事组织 ,后具有了分类学意义 ,西周时期主要指宗族。随着国家组织的发展 ,血缘关系意义上的周氏宗族组织成为统治阶级力量 ,同族的观念也在国家形式的政治层面渐次扩大 ,中原“诸夏”为同族 ,蛮夷戎狄为“他族”。先秦文献中的“五方之民”是最具民族志意义的记载 ,“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对“族类”关系的影响是一个方面 ,而以当时“中国”之“教”来教化天下的观念 ,则产生了“有教”则无“族类”之分的观念或事实。春秋战国时期的“族类”观与今天理解的“民族”具有渊源关系和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以调查问卷和阅读理解测试为工具,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和研究了理工科大学生的英语阅读态度和阅读理解能力之间的关系.认为目前理工科大学生普遍具有积极和较积极的英语阅读态度;影响学生英语阅读态度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对阅读作用的认识;阅读态度和阅读理解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但相关的程度较弱.  相似文献   

5.
图式理论认为,阅读是来自文字材料的新信息与读者已有的知识图式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充分利用读者所具有的图式,即背景知识,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运用图式理论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图径。  相似文献   

6.
公共图书馆作为现代社会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主要肩负着提升广大群众文化素养的职责。而广大少年儿童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同时也是参与全民阅读活动的主力军。公共图书馆做好少儿阅读推广工作,充分体现了其对下一代成长的关心和呵护。随着“双减”落地,“减负增效”成为义务教育阶段改革的重要方向。“双减”明确提出减少学生课后作业量,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品德修养、全面发展。本文结合“双减”的相关要求,就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如何做好少儿阅读推广服务工作发表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全民阅读在"互联网+"背景下是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关键性阅读资源的高校图书馆,可以提供给大学生大量的阅读资料,有利于大学生培养文化素养与文学内涵,推动发展全民阅读。笔者对高校图书馆在全民阅读下具备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了基于全面阅读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现状,并且在"互联网+"背景下深入研究了全面阅读服务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创新,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风水”学说形成的历史源渊 ,“风水”学包含的内容 ,以及“风水”学在贵德县地理环境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9.
中文"民族"一词源流考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民族研究学界长期认为 ,中文“民族”一词不见于中国古代文献 ,是近代由日本创造并传入中国的外来词 ,这一通行多年且似乎已成定论的观点缺乏根据。在中国古代文献中 ,“民族”作为名词形式应用于宗族之属和华夷之别的一些例证 ,证明了“民族”一词是古汉语固有的名词。在近代中文文献中 ,现代意义的“民族”一词出现在 19世纪 30年代。日文中的“民族”一词见诸 19世纪70年代翻译的西方著述之中 ,系受汉学影响的结果。但是 ,“民族”一词在日译西方著作中明确对应了volk、ethnos和nation等词语 ,这些著作对nation等词语的定义及其相关理论 ,对清末民初的中国民族主义思潮产生了直接影响。“民族”一词不属于“现代汉语的中 -日 -欧外来词”。  相似文献   

10.
人类文明传承的有效途径在于阅读,但现阶段人们的阅读方式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在“阅读推广+”模式下,图书馆承担着文化传承的历史任务,其不单单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还是精神文明火炬传递的重要象征。基于“阅读推广+”模式,图书馆要合理利用课程教育与服务教育的资源,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不断创新文化育人的形式与方式,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办馆质量。  相似文献   

11.
老一代学者曾经谈到的“去蔽”思想,应该是我们今天“补课”的一项重要内容。潘光旦先生从“去蔽”的角度来强调人文学科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在今天仍然很有启发意义。社会心理学对于“偏见”的研究,可以看作是对“蔽”研究的组成部分;而社会心理学对于消除“偏见”的研究,可以看作是研究“去蔽”的途径。人们无论生活在大社会还是小团体中,都要努力地去认识自己的社会和文化,同时要去了解和理解他人的社会和文化,要尽可能做到既有自知之明,又懂得他人。这样,“去蔽”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相似文献   

12.
唐王朝与边疆各民族之间除了以"互市"为主的贸易往来外,在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一系列过程中,或通过武力威慑,或通过政治联姻,或通过遣使册封、赏赐,与边疆民族之间所达成的在政治上表示友好和隶属关系的"贡赐"贸易,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经济贸易形式。  相似文献   

13.
“日”“月”分别为太阳和月亮的象形,似乎已成不争的事实。但历代学者对“日”“月”的形中之义都没有作出圆满的解释,而“日”“月”为男根女阴之象形的新解,圆通地解释了二字的形中之义,并得到了字形、字义、方言、外族语及神话文化等方面的证明。  相似文献   

14.
在前苏联的民族学理论中 ,以“民族” (этнос)概念为核心且涵盖各种“族类共同体”的分类体系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对这套理论虽然存在着诸多质疑 ,甚至否定性的批判 ,但是其影响依然很大。中国民族学界对这套理论的研究不够 ,特别是西方“族群” (ethnicgroup)概念及其相关理论传入后 ,对前苏联的“民族” (этнос)概念及其理论更是绝少问津。在西方“族群” (eth nicgroup)概念和“族群性” (ethnicity)理论大行其道的情势下 ,重视前苏联的民族学理论和当代俄罗斯民族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继续讨论 ,是发展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不可忽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国自古重视且推崇阅读这一理性行为活动,来提升个体知识素养和文化水平。现如今伴随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智能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落地,我国全民阅读推广也被提升到重要战略位置。本文由智能技术背景下的新阅读生态引入,阐述了智能阅读的概念与特征,在此基础上,针对全民阅读推广的难点,提出智能阅读引领下深入推广全民阅读的有效策略,激发和培育国民群体阅读行为的养成。  相似文献   

16.
许建华 《民族学刊》2012,3(4):88-88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1]伽达默尔进一步指出“能被理解的更好存在物就是语言”^[2彝族文献典籍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但由于历史和语言的遮蔽,阅读与理解困难重重,今天我们所了解的彝族文化,只不过是灿烂的彝族文化中的一角,大量的古代文献典籍亟待整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对汉语“除了”相对英语中的介词使用及翻译方法作了阐述。可以表示“在整体中加入一部分”、“从整体中除去一部分”、“仅有或只知做……”等含义。  相似文献   

18.
唐代"蕃族"赋役制度试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代赋役令中对“蕃胡”征收货币税并非因为“商胡”的经营性质 ,税银羊的对象主要也不是“商胡”。内附“蕃胡”或诸国内附“蕃胡”主要指居于北方境内从事畜牧业的各少数民族 ;赋役令规定的税额是隶于正州县与羁縻州的“蕃族”普遍遵循的原则 ,剑南地区“夷獠户”也按半输的税额纳税 ,但并非所有羁縻州都承担赋役 ,仅限于与唐有较强依附关系的已“同编户”者。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对不同形式附唐或内迁的少数民族在起征赋税时间上给予优惠  相似文献   

19.
略论中国古代的"天下"、"国家"和"中国"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古代先民心目中包含“中国”和蛮、夷、戎、狄五方之民在内的“天下”具有某些现代国家的 属性。“中国”一词之“中”,并非源自地域位置,而是源自“以我为中心”的政治理念。在春秋大一统学说中,“中国”和“天下”终究是要合一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热贡艺术的名扬四海,热贡逐步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然而在很多研究成果中,对热贡的界定和理解与其原本蕴含的意义相去甚远,因此本文将在解读当地藏文史料的基础上,结合汉文资料对热贡作一粗浅的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