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诸葛亮为何不纳魏延之计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诸葛亮不纳魏延十日出子午谷以袭长安之计,是对魏蜀两国军事形势的清醒认识,决非“战略之失”。在当时情况下,只有“安从坦道”、“平取陇右”才是唯一正确的策略。而魏延之计在敌情估计、路线选择、军粮供给、时间设想、攻城准备等诸多方面都存在明显的“行军者之大忌”,故不被诸葛亮所采纳。稍后华歆、王肃、陈群等人的见解,亦与诸葛亮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2.
诸葛亮的原始形象受到历代的智化,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演进过程,为诸葛亮艺术形象的最终确立提供了塑造源泉。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将盛行于上流社会的诸葛亮“儒雅”形象与中下层推崇的诸葛亮“民间”形象有效地舍二为一,成功地重塑了诸葛亮的历史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佚名 《阅读与作文》2007,(10):14-18
诸葛亮躬耕何处:后人将《出师表》中“躬耕于南阳”一语,坐实为诸葛亮躬耕于今天的南阳市,使原本清楚的诸葛亮的躬耕地被弄得混淆不清。长期以来,关于诸葛亮的躬耕地一直有“襄阳说”和“南阳说”两种说法。”襄阳说”认为是在襄阳西南的隆中,也就是今天湖北省襄樊市城西的古隆中:“南阳说”认为是在南阳的卧龙冈,也就是今天河南省南阳市西郊的卧龙冈。  相似文献   

4.
“三顾茅庐”和《草庐对》献疑──诸葛亮早年思想和生活考察王大良“三顾茅庐”和《草庐对》,是与诸葛亮早年生活有关的两件大事,也是在诸葛亮研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问题。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大多囿于传统观念,认为诸葛亮从一开始就有“天才的预见”,是‘’智慧的化...  相似文献   

5.
“诸葛大名垂宇宙”,诸葛亮出色的才能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得他的功名业绩在民间广为流传。近年来,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人们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倍加关注,比如人们对诸葛亮的研究及对其体现出的忠诚、智慧、才能等现象的反复评述。文章回顾了近年诸葛亮研究的现象,通过对已有关于诸葛亮研究的梳理,从心理学视角提出并论证了对诸葛亮进行心理传记分析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诸葛亮、李严权争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备登基后,为搞权力平衡,曾大力扶持李严,在“托孤”时,明确指出“尚书令李严为副”。诸葛亮与李严发生了权力之争。通过此事件的剖析,可从新的侧面认识、了解政治家刘备、诸葛亮。诸葛亮击败李严后,对他采用了流放并基本保持原生活待遇水准,这在三国时期是极难得的。  相似文献   

7.
小小诸葛亮,独坐中军帐摆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我请诸位猜诗谜,谁是小小诸葛亮?哎呀呀,我还没名你咋猜,我有美名你再想。——某节肢动物告白古代,有一种身体圆形或长圆形、有四对脚的节肢动物特别亲近人类,尤其敬重读书人。  相似文献   

8.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治国务军措施很多,而其用人政策贯穿于其中,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诸葛亮用人之“得”诸葛亮一生,始终围绕“兴复汉室”政治目标的需要选才,其用人之得可概括为四点:(一)灵活的用人原则。主观上,刘备“总揽英雄...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沂南县为东汉琅琊郡阳都故城所在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相当丰厚,向有“英贤辈出,烟水之胜轶于江南”的美誉。1800年前,一代智星、大名垂宇的诸葛亮就诞生在这里。在中国古代文化长河中,诸葛亮是一位受到历代称颂的“智星”、“贤相”,他在中国古代伟人先...  相似文献   

10.
诸葛亮为“兴复汉室”而进行的北伐,因形势的变化和实力的悬殊,注定不能成功。诸葛亮之所以坚持北伐,是因为北伐的目的,除了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外,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低级目标即夺取凉州,借以增大蜀国的疆域和国力。  相似文献   

11.
诸葛亮对孟获应实施过“擒纵”攻心策略,至于七次则不一定准确。一是缺乏必须做的理由,二是与先前待军众集合一并歼之战术原则不符,三是在现实中缺乏具体的地理环境支持。最早记载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华阳国志》多有将别人事迹附会于诸葛亮身上的例子,因而诸葛亮七擒孟获的真相很可能是将蜀汉政权多人事迹附会于诸葛亮身上。《三国演义》七擒孟获情节丰富,罗贯中在史传和《三国志平话》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写出了给后人深刻印象的“七擒孟获”故事。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与作文》2007,(7):22-25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虽然与诸葛亮有世仇,但他在《三国志·蜀书·邓芝传》中还是能客观地评价:“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手指着刘备和自己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其实当时的英雄远非曹刘二人。曹操论天下英雄时,诸葛亮还未出山;另外,曹操所论对象着重于与自己地位相当的各方军阀,  相似文献   

13.
龚治臧 《新少年》2011,(7):48-49
“小小诸葛亮,独坐中军帐;摆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我请诸位猜诗谜,谁是“小小诸葛亮”?哎呀呀,我还没名你咋猜,我有关名你再想。  相似文献   

14.
三国时期,蜀汉始终以诸葛亮隆中筹策之“和夷”、“和戎”策略处置与边境各少数民族的关系。诸葛亮平定南中后,蜀汉北伐更加注意了抚好与凉州边境羌、胡、氐等的关系,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效。笔者认为,蜀汉在凉州的和戎策略,应当视作是其北伐战略的重要补充组成部分,兼有扩疆拓土和积蓄国力的双重意图,是诸葛亮“治实而不治名”为政风范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5.
新三气周瑜     
周瑜总是想跟诸葛亮比谁聪明。 诸葛亮听说京城开了,家叫“肯德鸭”的店,生意特好,于是他派人去京城打听。士兵回来告诉他那家店是周瑜开的,诸葛亮沉思了一会儿不再说什么。  相似文献   

16.
论诸葛亮“应权通变”的策略思想梁中实对诸葛亮修身齐家和治国平天下的辉煌事业,以及由此而表现出的卓越才识和高风亮节,古往今来的政论家和治史者均极为关注,进行了大量地发掘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诸葛亮的全部精神财富中,除了能给历代以深刻影响的...  相似文献   

17.
张冬云 《南都学坛》2006,26(3):64-66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倾注全部热情和笔力塑造的艺术典型。诸葛亮的“羽扇纶巾”形象有一个较漫长的形成过程,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魏晋野史传说中的名士形象、宋代词作中的儒将形象、元明杂剧中的道教军师形象。诸葛亮“羽扇纶巾”的外部形象流泻出疏淡闲雅、潇洒飘逸、从容不迫的精神风范,表现出道家“自然”人格的特征。同时,诸葛亮又具有“儒者气象”,体现了“以道持守”的儒家道德人格,两者相济互补、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8.
“火射连石”辨析刘旭三国魏明帝太和二年(公元228年),诸葛亮与郝昭在陈仓(今陕西宝鸡)打了一仗,史称陈仓之战。在这次战争中,郝昭反攻诸葛亮使用了“火射连石”.有人认为,“火射连石”是一种新式火器①。这是很值得商榷的。我们首先看史籍对陈仓之战的记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近年来批评和责难诸葛亮的三个问题予以辨析。认为:(1)“三顾茅庐”事实确凿,本无可疑;(2)“借刀杀关羽”毫无根据,完全站不住脚;(3)综观其战略战术、统率能力、改革创新、军事实绩等,证明诸葛亮当之无愧地堪称一流军事家。  相似文献   

20.
公元228年(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北伐曹魏,以赵云、邓芝据箕谷,佯攻为侧翼;诸葛亮率大军为主攻部队,以马谡为先锋,据守街亭。在“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的大好形势下,由于街亭失守,连及箕谷兵败,诸葛亮“进无所据”,只好退回汉中。在汉中总结第一次北伐战争失败的教训时,诸葛亮“戮谡以谢众”。一千多年来,围绕着“诸葛亮斩马谡”这个问题中心,人们聚讼纷纭,争论不休,从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