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加快科技奥运建设,促进首都实现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奥运是中国申奥成功的重要理念 ,也将成为北京举办奥运会的重要保障条件。加快科技奥运建设对于实现奥运承诺 ,促进首都乃至全国经济、科技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以科技助奥运 ,以奥运促科技”是科技奥运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科技奥运提出的背景、含义、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实施一年多来取得的进展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描述。  相似文献   

2.
《东西南北》2008,(9):21-21
洛杉矾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在世界奥运史上书写了全新的一笔,即把奥运作为产业经营,于是诞生了奥运经济。美国人尤伯罗斯任组委会主席,他用经营的理念让奥运产业化并且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奥运产业赚钱的先河。汉城1998年的汉城奥运会是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韩国以奥运会为契机,跨入到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相似文献   

3.
奥运遗产与奥运会的水平、特色有紧密的关系。北京奥运会的特色是通过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和目标的实现来体现的,它的重要影响是打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人文特色。2008年北京奥运三大理念所带来的"后奥运"效应,将凸显北京奥运的特色和亮点,将充分证明"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奉献给奥林匹克运动的独一无二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4.
国家特色是历届奥运会上的最大看点之一,举办国最受关注的不外乎场馆的造型、功能以及开闭幕式的民族特色。本届北京奥运会,中国的特色完全透过上述载体传达出来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文化奥运、中国奥运,就让全人类在这些有形和无形的中国专属奥运遗产中,铭记中国式奥运会的个中特色吧。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市民的广泛参与是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坚实基础。通过数据分析与资料的梳理,作者发现:北京市民眼里的奥运会是一场"欢乐的盛会";赛场与家是他们观看奥运赛事的首选场所;市民在奥运参与方式上表现出了以传者为主导、非正式性与消遣性的特点。最后,作者建议以奥运的社会参与为契机培养中国公民的公共参与精神。  相似文献   

6.
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提出了著名的奥运三问1.什么时候中国能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 2、什么时候中国能获奥运会金牌? 3、什么时候中国才能举办奥运会?对这奥运三问,国人已经欣慰地看到了答卷: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中国第一次正式派出奥运选手,参加奥运会的唯  相似文献   

7.
试论"人文奥运"理念的内涵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北京在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时,提出了"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三个引人注目的理念.在这三个具有创意的理念中,"人文奥运"的位置虽然排在最后,但其地位和作用却是最重要的.这是因为"科技奥运"与"绿色奥运"所包含的内容,几乎已成为人们对举办奥运会的最基本的要求,在对这两个方面的评价上,也仅是"好"与"更好"间的区别而已,并且在科技与环境领域,更多体现的是普遍性,而较少独特性.  相似文献   

8.
奥运月历     
体验模拟奥运会3月13日,由中国科协、奥科委、青岛奥帆委等单位主办的"科技圆梦想和谐迎奥运"大型奥运科普互动体验展,在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海星会展中心开展。截止23日,每天上午9时至下午4时,市民可凭免费入场券进场,体验模拟"奥运会"。模拟"奥运会"包括模拟赛艇、虚拟射箭、激光射击等项目:观赏水立方模型、鸟巢模型:纵览历届奥运冠军的风采等。此次奥运科普互动体验展设"动感体育体验奥运"、"北  相似文献   

9.
刘刈 《今日辽宁》2007,(5):54-55
"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出席一次奥运会?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在奥运会上可以拿到一枚金牌?中国人什么时候能举办一届奥运会?"这是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讲过的三句话,实际上代表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在这三个梦想都将成真的时刻,人们自然会想起实现第一个奥运梦想的刘长春。9月16日,大型奥运图书《奥运英雄——中国人首次参加奥运会的故事》的首发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奥运英雄的诞生地沈阳东北大学汉卿会堂隆重举行。作者刘刈历时三年多完成此书,用饱含激情的笔墨描绘一个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下文中,刘刈讲述了这本书的缘起。  相似文献   

10.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三大主题探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对北京 2 0 0 8年奥运会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主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奥林匹克运动 ,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北京 2 0 0 8年奥运会的三大主题 ,将为奥林匹克运动翻开崭新的一页 ,也将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宋一 《创新》2008,2(3)
奥运会包含了强烈的生命伦理精神与社会伦理精神。2008年北京奥运会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角度,对奥运会进行了新理解,是奥运会理念发展的新阶段,充分彰显了和谐的时代意义。从整体来看,北京奥运会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突出了人与社会的和谐;突出了人与自我的和谐。在当前,要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弘扬和谐精神,推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产业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北京的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与日俱增,生活垃圾的处理任务异常艰巨。本文回顾了北京生活垃圾处理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实践,结合国际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产业化的经验,对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业的产业政策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金磊 《北京社会科学》2003,(1):35-40,54
20 0 8年的北京奥运会要“举办成为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据此 ,本文从北京奥运场馆规划战略的可持续发展要素中的安全问题入手 ,论证了安全减灾是实现“一流奥运”的重要保障条件 ,并从综合减灾的多侧面研究了“安全奥运”观指导下的规划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14.
人文奥运与奥林匹克的赛场文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20 0 8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 ,那时将使全世界人民的目光焦点对准北京。奥林匹克的赛场文化一直是奥林匹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人所要求的社会性格和现代体育 ,特别是现代竞技体育所提倡的观念是一致的。奥林匹克赛场就是这样吸引着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制度、不同信仰、不同贫富的人纷纷涌向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日本政府借1964年东京奥运会之机,狠抓市民文明素质、提升民族自信心的分析与探讨,为北京市举办2008年奥运会提供借鉴,并提出北京应以奥运为教育契机,加大公共文明宣传力度,提高国民的文明素质。  相似文献   

16.
简析奥运会对举办地饭店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瑾 《北京社会科学》2006,(1):57-61,88
本文主要就奥运会对举办地饭店业产生的微观影响和空间影响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尤其是北京饭店业准备2008年奥运会的住宿需求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述评了国内外对现代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公共游憩空间扩展影响的研究,以“奥运设施更重要的功用是奥运会后服务于公众的公共游憩空间”这个观点为主线,探讨了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