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占东的画画得扎实,为人更扎实。在‘大师如云”、“圣乎遍地”的今日书坛,像他这样扎扎实实作画的为数不多。这也许就是他成功之所在。由蔓开始,赵占东在父亲的培育下,走入鲈口艺术的世界。後来,工美设计,参军入伍,昼2传口,在美术殿堂得到充足发展人才学家发现,成功往往是从梦开始的。赵占东也不例外,他儿时就迷恋上了美术和音乐,萌生了对艺术的渴望。夏季草丛中的蚂蚱、蜻蜓,北方冬季个序上变化万千的霜花,牵动他的艺术之梦,是令他神游和细心揣摩、描绘创造的艺术世界。对书画颇有研究的父亲发现了占束的天赋,便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2.
音乐世界充满着艺术的魅力,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之惊奇叹息,音乐宛如一股奔腾不停的激流,倾入人类历史文化的长河,源远流长,永不止息,它那特有的艺术魅力,使人为之心驰神往;它那深遂的审美情思,给人以愉悦、抚慰,智慧和力量。在漫长的艺术实践中,音乐还被广泛综合应用于舞蹈、戏剧、电影、电视等艺术形式中,如果没有音乐就没有健全的人类精神文明,整个地球将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寂寞世界。一、音乐的内在美和音乐美感音乐的内在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客观的音乐美和对它的主观感受──音乐美感。这二者缺一不可,只有承认音乐内在…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教育部大力提倡开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旗帜下,音乐教育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由于音乐艺术独有的个性特征和价值功能,对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人们通过美妙的音乐,感受和领悟到那难以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的真情实感和意境,美化人的心灵,铸造高尚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4.
阿多诺是法兰克福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音乐天赋对西方音乐进行深入思考。关于音乐的美学思想成为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阿多诺思想的全貌。  相似文献   

5.
马尔罗强调艺术的特有价值,恢复宗教艺术以及文化在全世界的开展。他认为宗教艺术才是“纯艺术”,而这种艺术只有等到把一个不纯世界否定掉以后才会出现。他把宗教仪式看成是十全十美的艺术,也是一种超越艺术的艺术。所以目前马尔罗正在和一些赞成把人从“负担过重的”睡眠中唤醒过来的优秀基督教徒一道为争取一个“涤除罪污”的艺术而斗争。马尔罗认为,人只要通过一所艺术和雕塑的“幻想陈列馆”就能占有古今各国的艺术,听到那沉默巳久的声音。音乐在唱片中,造型艺术在照相的翻印中找到了自己的印刷所。亚洲和希腊艺术的对比是马尔罗美学的基础之三。他认为古代亚洲艺术把人一笔抹杀掉了,而希腊则把人放在宇宙的中心地位上,不但绦毫没有剥夺他的青春、力量和笑容,而且还给他的容貌图上了一道神圣的灵光。马尔罗在希腊艺术里看到了一个对永恒、对神的否定。  相似文献   

6.
综合 《今日南国》2014,(5):63-63
据外媒报道,今年43岁的詹森·帕吉特因12年前的一次脑损伤患上学者综合症。之后他在数学、物理等领域表现出惊人天赋,摇身变成数学天才。目前,全球只有40人患有这种疾病,患者在遭遇脑损伤之后会在数学、艺术、音乐等领域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  相似文献   

7.
他生长在湖南农村,是一个特别喜欢拉小提琴的男孩。他没有机会上学,除了帮助大人干些零碎的农活以外,就是不停地学拉琴。终于,一天他怀着梦想来到北京参加艺术考试,老师发现了这个孩子独特的音乐天赋,就破格收下了他。而此时他还是大字不识的文盲。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对音乐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他认为:音乐比自然的声音更有表现力,用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内心活动;不是所有的声音都能够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内心活动,只有经过人为选择、艺术组合的声音,才能成为音乐,才能具备这样的表现力;恰当的表现方式和精神内容是音乐成为真正艺术的必要条件,音乐作为经过人为选择和艺术组...  相似文献   

9.
于虹 《21世纪》2001,(5):24-26
他虽属于当今年轻一代的作 曲家,但他那独特的个性和音乐 内涵的深度,早已超越了他所属 于的一代。我认为.他是当今最 杰出的作曲家之一。 今年2月,世界著名华裔作曲家谭盾为电影《卧虎藏龙》而作的原创音乐,在连续获得比利时佛兰德原创音乐奖、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大奖和台湾金马奖后,又荣获美国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音乐及主题曲两项提名,一时成为音乐圈里的一件大事。 在听到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音乐提名的消息后,谭盾高兴地表示“作为一个为全人类而工作的作曲家,我的梦想是让音乐成为无国界、跨领域的艺术。《卧虎藏龙》的原创…  相似文献   

10.
单纯不老     
前段看歌手郑钧的一段电视采访,忽然发现这个60后的男人依然很年轻,无论面容还是神情,目光里甚至还保留着孩子样的纯真。面对采访,面对镜头,有些含蓄羞涩,有些不知所措一一这个年过四十的男人,只有在音乐里才能活泼起来。他的世界格外单纯,似乎除了音乐一无所有,甚至连婚姻都不会经营,更不要说社会上繁杂的其他。他在很多年里一个人躲着做音乐,那是他的单纯世界。他始终没有学会世俗和世故,始终是不入世的,  相似文献   

11.
艺术何以可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艺术社会学的通常研究试图处理"艺术是什么"的哲学命题。由于过分强调审美的时代和社会条件,常常招致"庸俗社会学"的批评。美国社会学家霍华德.贝克尔①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将问题视角转向"艺术何以可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他将艺术视为集体行动,研究多方参与者构成的不同"艺术世界",并尝试以"常规"作为中心概念来分析艺术世界里形形色色的社会互动,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1982出版的《艺术世界》。以两个核心概念为线索,本文结合包括音乐、绘画、雕塑、电影和其他艺术门类的现象评述了《艺术世界》和贝克尔的其他一些相关研究,并对他拓展一般社会学行动理论的努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财富观的批判性蕴含在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之中,这一批判性主要体现在财富创造的实践性及财富观的社会历史性。前者指财富创造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相统一的活动;后者指财富观在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上的统一。在实践性批判与社会历史性批判相统一的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财富的本质,即财富本质是人的创造天赋的绝对发挥。这一财富观批判体现着经济学说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亦折射着极强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意义深远。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成长环境与水关系密切,水是他宽广胸怀、伟大成就的坚实基础。水也是冼星海音乐创作的重要主题。在冼星海的音乐中,水和它所代表的形象鲜明而突出。水的精神和水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冼星海,并在他的音乐历程和《黄河大合唱》等一系列不朽巨作里得到反映。其形成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真切领悟,对时代精神的充分把握,对艺术对象的深沉思考,对艺术家责任的准确理解,对个体的人和群体及人类终极命运的深切关怀。正因为这样,《黄河大合唱》才能够上升成为时代号角、民族心声,反映了人类为生存、为尊严永不屈服的奋斗历程和无畏勇气。它因此超越了地域、时代、民族和国家,成为世界音乐宝库里的珍贵财富和人类文明的经典。  相似文献   

14.
梦幻性是理解德彪西歌剧《佩里亚斯和梅丽桑德》的关键点,歌剧通过独特的音乐结构、音乐语言和音乐主题,构建起一个梦幻般的世界。德彪西对创造梦幻般音乐世界的执迷,体现了他对音乐、梦以及人的心灵世界之间关系的深层领悟。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任务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个人内心的财富,而且使每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这句话的精神无疑是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成为“合格+特长”的人才。作为教师,尤其是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的班主任,其管理班级、  相似文献   

16.
约夏·贝尔是美国著名的小提琴家,5岁学琴就展现出过人的音乐天赋,14岁获得奥斯卡与葛莱美奖,39岁时就享誉世界。小提琴在他手中仿佛具有如泣如诉的煽情魅力,其一流的演奏技巧令众多乐迷为之癫狂,他在波士顿歌剧院演出的门票高达300美元,仍供不应求。然而,就是这位天才,在华盛顿邮报主办的音乐感知实验中,被人们当成了乞丐。他在繁华的地铁入口,拿着价值350万美元的小提琴,演奏了被认为是最难演奏的小提琴曲目。一千多人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乐音音响在时间过程中展开并作用于人体听觉的一种表情性艺术,它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份。音乐的本质在于通过乐音音响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表述与刻画,反映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某个侧面,揭示人类精神世界中的某种情感。音乐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产生于社会,又作用于社会。从社会价值观来讲,音乐作为一种人的主观行为,渗透到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激励人们奋勇向上,给人以精神上的鼓舞和安慰,以及一种娱乐性的、美的享受。对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的精神面貌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音乐的…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音乐界,尤其是在世界音乐之都意大利的热那亚,有一个不可挽回的遗憾让人们痛心: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临终捐献的那把终身陪伴他走向成功的小提琴,再也没有任何作用了!  相似文献   

19.
内体验:音乐艺术审美的核心机制刘启宇一、“内体验”的阐释毫无疑问,音乐艺术审美活动在各种艺术中是最为复杂、最难以描绘和把握的,对于人类来说,音乐既是感受、体验的对象,又是思考、认识的对象。由于媒介的原因,音乐形象没有直接的视觉具体性和造型性,不表达确...  相似文献   

20.
一这是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文学现象:大凡优秀的文学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世界。站立在五四新文学潮头的一批优秀的现代作家们,他们都拥有属于自己的那片艺术世界,和活动于这个世界中、只有他自己才能够创造的有血有肉的活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