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刘焱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周恩来在领导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历程中,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稳步前进,反对急躁冒进;紧紧抓住发展生产力,时刻不忘改善人民生活。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强调关键是科技现代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同时强调对外开放,学习一切国家的长处。他的这些经济建设思想,虽然因为左倾错误的干扰,未能完全实现,但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至今仍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功奇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2):84-8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形成时间、表述角度不同,但其内容和目标取向是完全一致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前提、互为条件.从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到全面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说明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更趋成熟.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党只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推进党的"新的伟大工程"的建设,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跨越"理论,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是一种辩证的社会主义道路选择论.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又赋予"中国特色".实践反复证明,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正确的,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相似文献
5.
孙欲声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周恩来的民主思想,是周恩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恩来的瓦主思想,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萌芽,在旅欧期间形成的。周恩来民主思想的特点有三:(-)批判地性承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二)民主思想与公仆意识;(三)以普通人身份和各方人士民主协商。周恩来瓦立思想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总工会课题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7(4):80-84,9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具有核心内涵上的一致性和具体内容上的相关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的总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工会工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事关工人阶级根本利益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性质的核心,二者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7.
8.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大历史重任,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逐步形成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和经济纲领的同时,便把荡涤封建文化、 相似文献
9.
覃雪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0(3):115-118
中国传统文化对周恩来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周恩来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群众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厚德载物的“仁爱”思想和“民本”思想;强调模范行为的示范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践履”精神;灵活的工作方法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亿“致中和”、“贵柔”的思想;求实性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行轻言、脚踏实地”的求真务实精神。 相似文献
10.
张建华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1-4
从历史衔接、理论认识、总体布局、价值取向四个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缘起进行尝试性解读,并择其要者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走向是:破解面向世界的难题、和谐发展的难题和导控资本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韩振峰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遵循相应的社会视角、自然视角、科学视角和价值视角,并以此为根本指针来认清我国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此,我们要积极建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依靠人民群众主体力量,健全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继而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张森林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5):60-63
深入思考"中国特色",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第一,"中国特色"的认知应该基于一些基本原则。例如,"是中国独有的东西","具有明确的参照系","具有多方面的体现","是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等等。第二,"中国特色"的概括应该是多视角的。例如,在"发展原则""发展方式""发展中心""发展道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等方面都有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张传文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分别表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认识形态与社会结构形态,是密不可分的“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制度,是对中国传统社会与苏联模式的变革和扬弃,是对资本主义及其它社会形态文明成果的批判、继承与超越。它既具有质的稳定性,也面临着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王海燕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4(4):1-1,13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列宁发展的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意义在于,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必然性、统一性与模式表现的独立性、多样性。从艰苦曲折探索到成功崛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以其辉煌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无可置疑地验证了唯物史观方法论意义的真理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发展的性质、社会发展的动力和途径、社会发展的内容、社会发展的领导力量、社会发展的目标、社会发展的哲学思想、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等方面来看,民主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有着鲜明的区别。历史证明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的国情也决定了中国不能选择民主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立足国情、适应时代、强国富民的道路,也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走民主社会主义之路。 相似文献
17.
红色资源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二者形成时代的耦舍,红色资源是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应然选择.红色资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及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8.
熊吕茂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6)
60年代初期,周恩来在八字方针提出和制定的过程中,强调经济工作要实事求是,提出了调整国民经济的主张,将我国的国民经济从极度的困境中挽救出来,为贯彻和落实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八字方针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成于邓"。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基本正确的探索期、正误交织的曲折期和严重错误的失败期;思想框架几乎涉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内容。其探索有成绩也有失误,但作为起点和正反经验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