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3月以来,全国各地群众响应党中央号召,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这使我想起了我的学生、郴州市建筑学校原工会主席王凤英。几十年来,她以雷锋为榜样,做了无数好事,不仅感染了周围的同事和朋友,还成为了学雷锋先进个人和全国新长征突击手。上世纪50年代初,王凤英出生于湘永煤矿一个工人家庭,从小学雷锋,乐于助人,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相似文献   

2.
刚参加工作时,父母反复叮咛,到单位要听领导的话,要好好干,要夹着尾巴做人。到单位后,领导和同志们也叵里的教导,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作者实人.一句话,要做个好人。对此我一一铭记于心,身体力行,十几年来,倒也相安无事,而且不时的还能被评个先进、模范什么的、可是,忽然有一天.发现这一切变得有点不合时立了,不灵了。父母告诫,酒是万恶之源。自己也深知,不仅“酒干”不行,而且也没有什金、特异功能,对酒席桌上那十分激烈、十分残酷的酒战、酒官司,则更是从心底里打怯。平日里每每遇到上下级同事之间的迎来送往,我总…  相似文献   

3.
林艺 《现代交际》2007,(1):62-63
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一个听话的好女孩,却要离家出走;一个善良敦厚的父亲,却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我了解着其中的故事,慢慢地揭开了其中的谜题。她要离家出走前,联系上了我。我问她为什么要离家出走,她说她不想破坏妈妈的好婚姻。这是一个知道体贴的孩子,虽然她很小,虽然她的一些想法很幼稚。她的父亲去世五年后她妈妈才再婚,她妈妈为了生活吃了很多苦。继父是个很爱妈妈的人,从她们母女进了他的家,她就感到了妈妈的幸福和知足。  相似文献   

4.
《现代妇女》2009,(1):4-4
最新的研究表明,当新婚夫妇平均度过2年6个月零25天的“蜜月”期后,两人的关系便进入平淡期。对于一般婚姻而言,这个时候是婚姻生活的转折点,务必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5.
<正>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2023年2月2日,一则《为救轻生少年,民警连发27条“生命短信”》的新闻火了,报道中的民警高志文来自安徽泾县公安局泾川派出所。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志文说:“我一直以我的母亲为榜样,以她对我的谆谆教诲,作为生活和工作的方向和指引。”高志文的母亲叫胡晓萍,一位有故事的皖南农家女子。作为妻子,她坚守爱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7.
一名连遭厄运的湖南籍残疾妇女流落到山东,在她奄奄一息之际被当地农民相救。为让湖南女子和家人团聚,家境贫穷的农民决定蹬三轮送她回家。山东到湖南单程两千多公里的路途,在三轮车缓慢的前行中是出了第一步。历经55天的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一路尝尽艰辛,农民脚蹬三轮终于将湖南女子送回多中。  相似文献   

8.
我是法官,在单位工作只认理,从来不看别人的脸色。在家庭生活中,我也是一根筋,加上老婆像我一样是火爆脾气大嗓门,所以,我们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吵得面红耳赤。时间久了,我们也习惯了,谁也没把吵架当回事。有一天,我意外地收到昔日女同学寄来的一封信,看完后随手把信放在抽屉里。后来妻子在整理东西时发现了信,当她看到信中写着“你还记得毕业前我们难堪而又难忘的夜晚吗”时,马上受了刺激,她一个劲儿地要我老实交代毕业前究竟是什么好事难堪又难忘。我脑袋瓜都想痛了,才回忆起那件事来。毕业前的那天晚上,我进城向亲友道别,回来晚了,学校已关…  相似文献   

9.
距离在谐谑中拉近 人与人的结交,从语言的角度看,最重要的大概应是与诙谐相伴的轻松了。惟其诙谐,也就拉近了交际双方的距离;惟其轻松,也就使心与心靠得更近。一日,在排练现场,赵丽蓉拉住一位小品作者兼客串表演的年轻人,这样夸赞他:“瞧,你这个‘大马猴儿’(指剧中人)演得好,小伙子这形象哪儿找去?”这极富赵式风格的谐谑之言,一下子便逗得周围的人哄然而笑,也令那年轻人心里乐开了花,顿时觉得同这位名演员的距离近了许多,无形中更为其以后的合作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说“老”     
戈子 《老人世界》2008,(7):32-32
宣布“退”的那一天,蓦然间觉得自己“老”了,入了老人的行列。 我的周围不乏老人,但是仔细观察一下,老人中似乎分成两种。一种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每天生活照样忙个不停。虽然老了,身上却还保留着朝气,骑着车到处跑,脸上的气色好像也越活越滋润。另一种倒是说老就老了,退下来以后一两年没见,陡一碰面,感觉真是老态龙钟,老年斑一下子布满了脸庞,连腰也直不起来。岁月虽然无情,但对每个人却都·是公正而公平的,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竟会有如此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11.
丛飞,深圳市著名歌手,每场演出费高达万元,却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10年里,他参加了400多场义演,捐钱捐物近300万元,成为178名贫困孩子的“代理爸爸”。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好人”,今年四月被查出患有晚期胃癌的时候,竟然连给自己看病的钱都拿不出来。从那时起,丛飞开始受到人们的尊敬,也受到当地干部、媒体记者的经常拜访和关注;人们纷纷为他捐款,医院也决定免收他的治疗费。深圳团市委也启动了“丛飞爱心助学基金”,接下他的爱心接力棒;2005年11月20日的中华慈善大会上,民政部授予丛飞“中华慈善奖”;11月21日,话剧《好人丛飞》在北京首演。…  相似文献   

12.
“老而不老”新感觉我是在一位老干部家里偶然看到《湖南老年》杂志的。翻开一看,就被它丰富的内容吸引住了,一下子就借了十几本。读过《湖南老年》,总感到它有一种既凝重又新鲜的“老而不老”的感觉。它健康活泼,雅俗共赏,既有哲理性文章,又有趣味性小品,让人深思...  相似文献   

13.
杨岳平 《老年人》2008,(11):22-22
株洲县伊丽莎白影楼经珲陈祥,开照相馆多年,但却从未发现过农村老人主动走进他的照相馆照过一张相。2007年,陈祥心中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全县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免费照一张五英寸的彩照,他把这一想法告诉妻子袁敏莉后,得到了赞同。夫妻俩商议,把这一宏伟拍摄计划,定名为“伊丽莎白·夕阳红”行动。  相似文献   

14.
15.
老戴叫戴戈之.与我在京城某媒体共事多年。老戴不“老”.就是有些气喘加耳背眼花。他人瘦,中等个儿,面色红润,精气神十足。如今,85岁的老戴退休在家,却闲不住,骑辆电动车,驰骋京城。  相似文献   

16.
张贵 《老年世界》2008,(9):26-26
还是上世纪80年代初,用当民办教师时积攒了三年的工资,买了一辆飞鸽牌自行车。这辆“老飞鸽”,是我家近30年来唯一的交通工具。我骑着这辆“老飞鸽”,曾下地种田、外出探亲、接儿送女、买米驮面。只要一跨腿,半天工夫就可轻轻松松地走百八十里。它为我应急解难,化忧为喜,与我有着深深的情缘。  相似文献   

17.
刘兰青 《老年世界》2007,(21):19-19
偶然的机会,得到一本《老年世界》。打开翻翻,满目的精彩内容,脑子里却不由得想到了一个问题:我老了吗?  相似文献   

18.
在2009年2月民政部召开的“中国养老服务体系研讨会”上,笔者第一次提出“未备先老”的说法,透过社会建设和老人增加的不平衡性来概括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9.
“老摔哥”     
这是杭州一位80岁老人创造的,他在杭州“假摔”已有9年历史,是派出所的老熟人,只要钱不要救助,民警送他回外省老家他不肯。这些年,有关老人碰瓷假摔讹诈路人的消息时有所闻。人们的善良就这样一次次被欺骗讹诈,甚至因此惹上无尽的麻烦,  相似文献   

20.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这句朴实语言稍许道出了我们这个社会对于“老”的关注。老年、;老龄、养老,这些语词已经成为这个“老龄化时代”经常见诸报端的关键词汇——老冉冉之将至,老龄社会真的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