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现代西方心理学关于人的理论的流派中,有一派的观点和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迥然不同,这就是被一些心理学家誉为代表心理学未来发展趋向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有奥尔波特,马斯洛,克·罗杰斯和默里等人。其中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在我国已有所介绍。以克·罗杰斯为代表的现象学的人本主义思想在西方也流传甚广,而且在五、六十年代高涨的存在主义运动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与人格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卡尔·罗杰斯(C.R.Rogers,1902~1987)作为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渗透其人本主义思想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和“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在当代心理咨询和教育教学上都享有声誉。人格理论是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的核心与基石,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显著特征。(一)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人性观、以真诚和尊重与理解为内涵的“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和“来访者中心”咨询理论中。即以无条件的关怀和无条件的积极尊重为核心,以人的可发展可塑造性为…  相似文献   

3.
一、企业管理中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为马斯洛和罗杰斯。马斯洛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组成动机的是各种不同性质的需要。他认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  相似文献   

4.
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家和提倡者,在心理治疗的实践中首倡非指示疗法和患者中心疗法,提出了人格自我理论,并把这一理论推广到教育改革之中,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思考、新的力量和新的希望,震撼了传统教育的殿堂。他重视教学的心理气氛,强调环境(气氛)的渲染作用。重视教学的心理气氛构成了罗杰斯教学理论的基本特色,它对我们今天的教学工作仍有很重要的启迪作用。一、教学心理气氛的地位和作用罗杰斯在长期的心理治疗实践中发现,患者中心疗法的关键性变量是治疗气氛。他把治疗理论“嫁接’…  相似文献   

5.
解释学亦被译作"释义学"或"诠释学",当代解释学可以分为三个形态,即以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为代表的方法论解释学;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哲学解释学;是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批判解释学或深层解释学。本文分析了解释学的主要特点,重点探讨方法论解释学和哲学解释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东岳论丛》2017,(4):37-42
在西方传统心理学中,人性问题被仅仅看作是哲学问题而基本上被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行为主义以动物性否定人性的存在;精神分析以生物(本能)取代人性的存在。然而,吸收中国道学乃至东方思想体系并倡导向母体——哲学——复归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却改变了传统心理学的这一偏见,而将人的价值、意义等问题纳入心理学研究范畴,并以"人的内在本质"肯定人性的存在;而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发展出来的超个人心理学进一步深入融合东方哲学思想体系并重新攀登了人性能达的境地,不仅充分肯定人性的存在,并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认为人性的核心是"自我超越",同时以"精神性"重新定义人性,提出"超理性的本质",这既是对人性非理性层面地位的提升,又是对人性丰富内涵的深层揭示。可以说,无论是西方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还是超个人心理学,其人性思想的提出和建构都离不开中国道家哲学以及包括印度在内的东方文化体系对其的贡献。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一大批西方心理学家吸收东方智慧,不仅引发了心理学领域的革新,同时也是由西方人吹响向东方学习的号角。  相似文献   

7.
马丁·布伯是20世纪最有名的犹太哲学家,他的“余汝”关系与“吾它”关系、对话哲学、“相遇”、关系本体论等思想深深影响了很多学科,社会心理学也不例外。综观心理学理论的发展,马丁·布伯的思想为心理学理论的不断成熟起着一个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他的思想受到了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推崇,而且也深深影响了心理学后现代理论思潮的产生。在晚近,心理学家们又利用马丁·布伯的思想去研究家庭治疗、女性心理、心理治疗与咨询等领域。  相似文献   

8.
主体性: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核心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的提出,在教育领域,人本主义教育观也日益深入人心。事实上,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基础。本文拟从理论的进路,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境域下的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其核心原则。  相似文献   

9.
浅析人本主义心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娜  杨连菊 《理论界》2007,(1):166-167
本文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起源着手。指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健康人格和完美人性作为研究对象,以自我实现为核心的一种心理学发展理论。这种理论突出了人的动机系统与高级需要的重要作用,把人的社会性放在了一个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脱离了社会实践,因此,其思想难以完全实现.  相似文献   

10.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改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艺 《河南社会科学》2003,11(5):208-209
教育改革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教育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这就对只注重学科知识教学的传统教育目标提出了挑战。人本主义心理学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中心,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主张学生中心教育,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一些新的观点和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了七个主要的代表学派。从对各学派的科学观及方法论意义的研究来看,大体上把他们分为两大体系,一种是以唯科学主义的科学观为依托的体系,例如行为主义学派等。还有一种是以人文主义为主要依托的体系,如人本主义学派、格式塔学派等。多年来,尽管前者一直在心理学发展中占据主流地位,但其科学观的局限性给心理学发展带来的困惑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因此,如何汲取两大体系所长,充分认识和运用科学人文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心理学发展中的问题,对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罗洛·梅的存在分析观阐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洛·梅是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内部具有浓厚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思想倾向的著名心理治疗学家。他的存在心理学把现实生活中的人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人的主观体验和存在感为目标,运用临床观察、现象学分析和经验描述等个案研究方法,形成了当今美国心理学研究和心理治疗的一股重要力量。他的存在主义心理学理论,能在人们面临现代生活及其焦虑时提供支持和指导。他所阐述的某些心理学观点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邢联 《南方论刊》2008,(4):90-91
本文通过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理论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的分析,来阐述在其理论中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关系,乃是一种具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主体与满足其需求的客体和媒介之间相互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孔孟心性学说探讨崔一心以人类心灵中无意识领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现代分析心理学(或称精神分析)的创立,是人类认识自身心灵结构历程中的一场革命。随着行为主义心理学和作为第三思潮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迭兴,心理学说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当我们重审视人类认识自身心...  相似文献   

15.
萨特存在主义美学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让一保尔·萨特(Jcan—Paul Sartre,1905—1980)是存在主义哲学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美学方面同样卓有建树,曾撰写了《美学论文选》、《什么是文学》、《想象的事物》、《想象力的现象学心理学》、《波德莱尔》等一系列著作。在现代西方美学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中,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是人本主义美学思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基本特点之一就是从人本主义的角度考察美学问题,把美学与伦理学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以“第三种力量”或“第三思潮”的面貌出现于五十年代末,流行于六七十年代西方学术界的一个心理学流派。这个学派的理论核心:以人为本;而“第三种力量”或“第三思潮”的称誉,又充分显示出这个学派产生的影响和具有的地位。由于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格的完整和自我的充分发展,所以在它问世不久,就在美国形成了一种称为“发挥潜能”的运动。今天,它的理论已广泛运用到教育、管理、医疗卫生等许多实际部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本主义哲学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浩  周宏 《理论界》2001,(6):59-59
人本主义思潮上世纪初就已传入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围绕这一思潮的研讨相当热烈,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而其焦点,就是人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在关于人本主义的讨论中,有把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化的倾向,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人道主义。这股思潮在国外以马尔库塞为代表,企图把人的自由、人本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其实质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 抽象地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人本主义哲学都主张人有能动作用,人能不断地改造外部世界以适合人的需要,但必须看到,二者在理论上是根本对立的。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人…  相似文献   

18.
有史以来,人们一直试图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进行解释,由此形成了许多"世界图式"。十八世纪以来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兴起第一次真正启动了哲学研究向心理学研究的转向,开启了一个被称之为人本主义的时代,人的内心世界开始受到高度关注。十九世纪后期现代心理学的诞生以及人本主义哲学的持续发展不仅进一步推动了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而且二者还推波助澜,开辟了一个心理主义社会学的时代。心理主义试图把一切社会现象还原为心理现象,提出人类心理意义上的另外一种"世界图式理论",由此也引发了包括社会心理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危机。  相似文献   

19.
李玉红 《理论界》2006,(9):257-257
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主张教学要注意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课堂气氛,使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要求。这些对于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行的“语文素质教育”改革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动机研究的自我决定理论:概念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立足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以当代动机研究的自我决定理论为依据,以其对三种人类内在需求:能力需求、关系需求与自主需求的识别与内外在动机的划分为基础,对我国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进行了解释,并指出该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