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理论社团以学习先进的科学理论和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随着社团规模的日益壮大,在高校发挥着独特的影响力和作用也随之增强。高校理论社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活跃校园文化的重要渠道,它为高校宣传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的阵地和平台,它不仅是新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力量,而且是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但其自身发展还有一些不完善之处,这就要求社团成员不断地创新工作机制、改善学习方式并重视活动导向,并且充分结合实践活动。因此,依托理论社团,更好地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途径,对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利于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广为人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大众的理论认知,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新时期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研究,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内涵进行分析,然后从理论教育、行为示范、制度保障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的具体路径,望采纳。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学生理论社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的重要平台,大学生理论社团活动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旨在通过对学生理论社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则、途径的分析,指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建设要从规范社团管理、明确价值导向、提高活动品位、注重监督指导入手,对现今高校理论社团建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具有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我国无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科技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带来各种思潮的侵扰,所以当下要想推动社会前进,就必须找到一个正确且先进的思想来引领,所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思考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属性与要求。在当代中国,深刻理解当前形势,通过选择合理有效的路径来促进大众化的蓬勃发展,是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努力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根本需要。  相似文献   

7.
充分认识在农村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通俗性、灵活性、日常性和长期性等在农村推进理论大众化的特点,提高大众化的积极性和实效性;要科学理解和准确定位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及其关系,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净化农村思想文化环境,创造有利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良好条件;立足农村农民实际,科学谋划,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推动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就中国而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什么,这个大众究竟是谁,大众化的内容又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大众化,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如何科学生动地在学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避免教条主义的照本宣科,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探索与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需要厘清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几个基本问题,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解读视角与方法,深刻揭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与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10.
11.
马嘉 《现代交际》2014,(2):123-123
现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们能更快、更好、更多地接收到资讯。面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更广泛地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渠道,积极利用电脑网络、手机网络,针对不同类型的人群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传播,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容易被受众所接收,从而取得正确的反馈,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发形成的以共同志趣、爱好为出发点的非正式群体组织,具有独特的价值导向功能,是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以大学生社团为载体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新疆迎来大建设大发展的历史大机遇新时期,通过从“新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现状”、“新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和“创造性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发展的举措”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正确把握新疆社会意识形态变化发展,加强和推进新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对于实现新疆的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具有全局性深远性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具有诸多“后现代主义”色彩,传播者、受众、传播效果都具有了不确定性,这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媒体时代的大众传播承担了更大风险,又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不小的机遇,新媒体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如何把握新媒体的机遇,就要看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如何“走好”新媒体传播这步“棋”.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身体力行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巨大贡献,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型代表,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的时期,研究邓小平的语言、目标、方法论方面的大众化特点以及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有着不同的深刻含义,总的来说,它是为人民服务的主义,也应该是为人民所用的。然而,当前环境下,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日常生活存在一定的疏离,进而导致在日常生活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面临着种种考验。因此,要实现日常生活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从理论、社会、个人等层面着手,发现问题所在,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满足人民日常生活需要,完善马克思主义在日常生活中的传播体系,改变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图式这些具体路径来实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教者和受教者都是大众化的主体,他们之间是主体——主体的关系。强调二者的主体间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顺应网络信息化时代发展潮流以及提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效的客观要求。在主体间性视域下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共同提高的原则、尊重群众主体的原则、平等互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相对缓慢,究其原因是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可度不高。现代传播学与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理论传播效果的好坏与受众认可度的高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红色文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产物,同样也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可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中共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辉煌成就也得益于中共一以贯之在农民群体来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共推进农民群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既有丰富理论基础又有迫切现实需求。各个时期农民群体都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以农民群体为主体,这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是在资本主义背景下萌发并完善的,其中的两种生产理论、人口与社会生产方式理论、人口质量理论、相对剩余人口理论等,都从不同的方面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人口规律,是科学的人口理论。我国人口问题有着浓郁的中国色彩,这就要求我们党在制定人口政策时,要从我国人口国情出发,使人口政策与生产力水平、环境承载力相适应,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