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林则徐(1785—1850年),清朝大臣。他在漫长的官场生涯中,始终牢记“廉洁”“清政”四字。最初在山东济宁任运河河道总督时,林则徐便立了一块镌刻着“人到无求品自高”七个大字的石碑,以鞭策激励自己。后到江苏任廉访使时,他又在官署大厅挂上一幅亲书的条幅:“愿闻己过,求通民情。”以表明自己做人为官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香港临立会由来与“人权法”透视●叶爽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1996年1月26日成立后,团结和依靠港人开始了全面筹组香港特区的工作。一年来,他们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方针,在深入研究和探讨的基础上,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决定。特别是香港特区第一...  相似文献   

3.
一碟辣酱     
有一年.我在香港教书。港人非常尊师,开学第一周校长在自己家里请了一桌宴席,有10位教授赴宴,我也在内。原来菜都是校长家的厨子自己做的.清爽利落.很有家常菜风味。也许由于厨子是汕头人,他在  相似文献   

4.
有个爱管闲事的人兴冲冲地对朱哈说:“朱哈,我刚才看到两个人,捧了一大盘香喷喷的烧鸡。”朱哈说:“这关我什么事?”爱管闲事的人急忙说:“我看他俩是上你家去的。”朱哈无  相似文献   

5.
咸鱼饭     
《炎黄世界》2011,(5):39-39
上普通话课听写测验,全班最用功的香港人阿英坐在老师面前第一个位置。 老师读“嫌犯”,阿英立刻在笔记写上“咸饭”。 老师不小心瞄到阿英的卷子,但又不忍让她难堪,就提高音量说“嫌疑犯”。 只见阿英迟疑一秒,似有顿悟提笔将“咸饭”改成——“咸鱼饭”。 老师再瞄完后差点晕倒,于是提高音量说:“是‘犯人的嫌疑犯’!”  相似文献   

6.
把鸡尾酒变成财富 1998年春天,一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一则四星级酒店的招聘广告,那家酒店是外商投资的,装修得富丽而有格调,消费很高,出入其中的都是些有社会地位的人。这正是我想要的工作环境,优雅、舒适。因为新开业,空闲的职位很多,我想凭自己曾任机关秘书的工作经历,也许能做个部门副主管什么的。没想到被酒店录用后,我只是西餐厅一个小小服务生。偶然一次,我看到了酒店从香港特聘的调酒师的精彩表演,从此我对花样调酒着了  相似文献   

7.
读了范笑我的《笑我贩书》,“历史”这两个字又一次在我的眼前变得暖昧起来。也许,历史本来就不无嗳昧,因为展现它的通常是些善于制造暧昧的人。或者说,这种暖昧的感觉恰恰来自我看到了一大段未经厨师烹饪的、原汁原味、活蹦乱跳的“现在”。这对我那被大部头史书宠坏了的阅读胃口,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范笑我有个好名字。一个人是应该经常反躬自笑一下的。用自己的名字给自己的  相似文献   

8.
她是荆楚十大漂亮妈妈之一,她是著名的情感记者,她写了一本情感畅销书《谁的婚姻没虫眼》。可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肺部也长了虫眼,不是一处,而是一串、一片,用医生的话说就是“满天星”——晚期肺癌。这样的“满天星”要是挂在夜空中该多美啊,但它竟残忍地密布在人的肺叶上……  相似文献   

9.
曾经在BBS上看到过一组名为“一个人的城市”的黑白照片, 摄影师用他的镜头记录了一个又一个老人寂寥的晚年生活。老人们寂寞的眼神,孤单的身影在黑白的光影交错间表现得淋漓尽致, 敲打着我的心灵——欢乐和活力正慢慢地从这些生命中抽离,剩下的只有孤独。今天又看到了“猫奶奶”的故事,一位善良、慈祥、陷入深深孤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我国收回香港、治理香港、确保香港繁荣稳定的根本法典。这是一部具有历史意义、国际意义的杰作。根据这一法典,香港在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后,将以与内地不同的特殊面貌出现在祖国的大家庭之中。(一)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建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实行高度自治。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其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由香港永久性居民依照基本法有关规定组成。在香港,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  相似文献   

11.
社工除有“北斗星”之誉外,其工作也被称做“社会润滑剂”,为个人、家庭和社会分忧解难。社工概念在香港早已深入人心,而在内地则鲜为人知。香港回归后,随着两地交流日益密切,到内地工作、生活的港人数量大幅增加,香港社工的服务范围也随之扩大。梁秋莎便是第一个北上服务的香港社工,也是“穗港及海外分隔家庭辅导中”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12.
千禧年的第一个春节,我收到了男友从英国寄来的一张贺年卡,落款是两个人。 他结婚了,和别的女人,就在我从机场把他送走才不过一年之后。6年的感情灰飞烟灭。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当进我觉得天都黑了,大白天躲在被子里痛哭。 整个春节,我都把自己挂在网上,常去一个叫《聊斋》的BBS。去的次数多了,注意到一个叫树枝的人,人人都在网上胡侃的时候,他总是很认真地回我的帖子,用一种特别解人意的语言。每次被他一问“你今天心情好吗”,自己就说得心情真的好了起来。一天,我在一个聊天室果到很晚,“树枝”也去了。他说,你怎么…  相似文献   

13.
网友“姗姗”在QQ上与心理师聊起了一件事,她说:前阵子,我从朋友的微信中看到一则转载的小故事。说有一次林肯亲自面试一位应聘者。后来他没录用那个人。幕僚问他原因,他说:“我不喜欢他的长相!”幕僚非常不解地问道:“难道一个人天生长得不好看,也是他的错吗?”林肯回答说:“一个人40岁以前的脸是父母决定的,但40岁以后的脸却是自己决定的。一个人要为自己40岁以后的长相负责。”看了这则小故事后,我们科室的同事都在那里议论。大家将信将疑:  相似文献   

14.
香港著名歌星陈奕迅总给外界乐观开朗的印象,经常逗乐旁人,但前段时间他自爆称:“我越来越怕见到很多人,这不是开玩笑,我有人群恐惧症,好奇怪。”而在日常生活由,也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在路上碰到熟人因怕羞故意躲避,有的人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这在心理学上称为“人群恐惧症”。  相似文献   

15.
误读鲁迅     
在能够对中国保持清醒认识、对民族精神深刻怀疑的历史人物中,我敢说鲁迅先生对当代思考中国问题的思想者影响甚大。先生说,“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呐喊·自序》) 鲁迅先生的这一段话,时常被香港人士、立法会议员司徒华先生引用。司徒先生在其个人网页最显著的位置上亲自手书那段话,并写上自己的留言:“朋友们,请不要让我感到寂寞。”  相似文献   

16.
日里诺夫斯基,一个带有点神秘甚至恐怖色彩的名字。1993年12月俄罗斯大选之后,这个人的影子在世界版图上迅速扩大——从俄罗斯向东欧、中欧,向全欧洲;又越过大西洋向西方,向全世界。“俄罗斯士兵应当向南推进,直到他们能在温暖的海水中涮自己的靴子。”日里诺夫斯基在《向南方  相似文献   

17.
累是他一生的影子——记老年黄永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 ,黄永玉先生在广州画一幅大画 ,一位朋友把他从构思、打草稿到着色的全部过程拍成了一组照片。黄永玉看到了其中的一幅 ,是一个头发开始谢顶的人站在他的画前背向镜头 ,便问 :“这人是谁?”“谁呀 ,是您呀。”朋友说。“是我吗?”黄永玉看到自己开始秃顶的身影 ,不由泛起一阵沧桑感来。怎么一下子60多岁了?这岁月好像被谁偷了去似的!从12岁离开家乡 ,他走过了不少地方 ,厦门、德化、仙游、泉州、赣州、信丰、北京、上海、香港、台湾 ,以及意大利、德国、美国、菲律宾、澳大利亚、日本、法国……世界的许多地方留下了他的…  相似文献   

18.
做公益十年才拿了第一个奖 10年前,21岁的王威看到了"保护母亲河"的行动,找人做了个大T恤衫,写上"保护母亲河"五个大字,然后轮流寄往全国各大高校,找大学生巡回签名,希望宣传完这个理念之后,T恤能再寄回自己手中. T恤在第三站就丢了,王威的公益热情却从此点燃.  相似文献   

19.
“你要比别人聪明,但不一定必须让他们知道。”这是很有智慧的一句话,十分值得我们去体会。有一件事,我觉得自己表现得非常好,现在回味起来依然觉得自己还是有那么一点深度的。事情是这样:一天下午,有个老师兴致勃勃、津津有味地给我讲笑话,讲故事.当他开口第一句出来后,我就知道了是自己早就看到过的一个故事。我一下子就想说,这是我已经知道的。可又一看,这个老师是那么有兴致,我心里又忽地觉得现在我倒应该表现得很专注而跟没听过的一样。于是,我便虚心顺听,不时点头应合,到该奖的地方,我再跟着他一起优然大恰似地笑,而…  相似文献   

20.
海星 《女性天地》2006,(8):45-45
我在香港看到过一家这样起名的咖啡屋——“两个呆子开的店”,另有一间发廊,招牌叫“港大发律系”上海有一茶居叫“开会”,北京有家鲁味面馆叫“无饿不坐”……文字可以游戏,智慧化做字谜,幽默变身为脑筋急转弯。如果你不会说俏皮话,如果你不知“讨厌”是“讨人喜欢百看不厌”,你就会在社交中处于劣势,犹如穿西装去逛美国海滩一样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