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魏时期司马氏霸府的形成与机构设置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晋禅代,司马氏霸府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司马氏霸府的形成及府僚、机构建制、运作方式作了探讨,研究表明其霸府机构设置有三个特点:一是职主禁卫的中卫将军及骁骑将军的设置,二是参战的设立,三是霸府诸曹十分完备。其运作方式主要表现为朝官的幕僚化、霸府僚佐的官与职之间权限界定上保持着相当的含混性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事物的出现,以“霸”为类词缀的“X霸”组新词大量出现,并迅速流行。“霸”字可以分成霸1、霸2、霸3三类不同的“X霸”新词。文章通过对三类“霸”族词的比较,分析“X霸”族新词的语义特征和结构特点,并试从语言内部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对其大量出现的原因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3.
中国儒家思想讲究经世致用,儒者积极参与国家治理,在历史上留下了丰富的事迹与理论.儒者的为政观,孔子提倡为政以德;孟子严格区分王霸并提出尊王贱霸;荀子以"粹""杂"辨王霸之别并提出重王轻霸;王安石兼采众长形成独特的兼用王霸观.王安石论王霸与论心性密切结合,以心性辨别王霸,对宋明理学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论齐桓公创霸的条件宣兆琦齐桓公之所以能够开创春秋霸政新时期,是因为他及当时的齐国具备了首霸的素质和条件。《孟子·公孙丑上》说:“霸必有大国。”这个说法很有道理,但不够全面。笔者以为,似乎还可以再补上一句:霸必由富国和强国。齐国始封时并不大,仅限于国都...  相似文献   

5.
面霸     
余世存 《市民》2006,(5):110-110
在大学生就业压力之下,不但有暗潮涌动的“新盲流”,还涌现出富有传奇色彩的“面霸”、“考霸”。2006年3月底,广东海洋大学应届本科生吴锦方在投出近1000份简历,面试近30次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份1000元/月的营销工作,摘下了“面霸”的帽子。“面霸”是今年大学毕业生的行话,指乐此不疲参加面试的人;“面霸”被拒绝无数次而坚忍不拔的,就成了“拒无霸”。  相似文献   

6.
以“霸”为类后缀的“X霸”新词中,同一“霸”字形成了两类不同的“X霸”新词,其分类依据在于类后缀“霸”语义的不同。探析“霸”语义的古今演变,可以发现产生这种语义现象的原因。另外,作为类后缀的“霸”,其语义也发生了不完全的虚化。  相似文献   

7.
霸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而特殊的机构和政治现象,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和制度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霸府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频繁出现,导致霸府频繁出现的原因有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皇权的削弱;幕府机构和公府机构的高度膨胀;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轻外重的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8.
司马懿凭借自身的政治才能、家族的力量以及朝廷大臣的支持,通过高平陵政变,建立起霸府,控制曹魏政权;经过司马师、司马昭的发展,终于由司马炎以晋代魏。司马氏霸府的规模经历了一个不断壮大的过程。司马氏霸府依靠架空朝廷、曹魏朝廷官僚霸府化、军政一体化等措施来发挥权力中心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前几天我和妻去菜场买菜,菜场里新开了一家粗粮铺子,高粱、玉米、荞麦、燕麦、粟米、芸豆、小豆、黑豆装满了米缸,摆放得整整齐齐。妻子看着新鲜却叫不出粗粮的名字,这也难怪,妻从小在城市长大,自然五谷不分。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墨尔本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城市,这里有钢筋丛林般的摩天大厦群,也不乏怀旧气息浓厚的老旧街巷——同样这里也拥有极富“年代感”的老菜场——女王市场。2010年当听闻北京的崇文门菜市场拆迁的消息时,我还有点不大敢相信,这个比墨尔本的老菜场档次高很多、建筑也新得多的菜市场怎么说拆就要拆了呢?说实话我真的有那么一点不大明白……  相似文献   

11.
陪老伴买菜     
平时很少到菜场,这个星期天,经老伴再三催促,我只好陪她到菜场买菜。 走进旭日菜场,鸡、鱼、肉、蛋、青菜、萝卜、茨菇……品种十分丰盛。我只想尽快地把要买的菜买到手,走到菜摊前,见到水灵灵的大白菜,对她说:“这个大白菜不丑,买几棵吧!”老伴不作声,眼睛盯着菜,边走边打听价钱。“这鲫鱼活蹦乱跳的,买两条吧!”她问了一声价钱,仍然不动声色。这时,我卷衣挽袖伸手抓鱼了,老伴  相似文献   

12.
余平 《社区》2009,(3):60-61
前几天我和妻去菜场买菜,菜场里新开了一家粗粮铺子,高梁、玉米、养麦、燕麦、粟米、芸豆、小豆、黑豆装满了米缸,摆放得整整齐齐。妻子看着新鲜却叫不出粗粮的名字,这也难怪,妻从小在城市长大,自然五谷不分。  相似文献   

13.
“王霸并道”思想及其管理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荀子与管子"王霸并道"思想在理论上的可取之处,指出自汉以降的中国历史就是一部"王霸并道"的政治统治史;同时探讨了研究"王霸并道"思想的现实意义."王霸并道"思想对国家权威的建立与维护、国家国际战略的选择以及对提高企业的战略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霸上与长安     
霸上亦称灞上,是一个历史地名。最早出现可能在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时期。由于霸上位于秦咸阳城东南和汉唐长安城之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谁占领霸上,谁就掌握了战争主动权,谁就有可能敲开咸阳和长安的大门,这在历史上是不乏其例的。秦末,刘邦经武关进军霸上,秦王子婴就素车白马系颈降于轵道旁;唐末,黄巢农民军克洛阳、进潼关直逼长安,唐金吾大将军张直方率文武官员于霸上迎降。但是,霸上在哪里?历史上它为什么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试图根据历史记载结合地理形势,再通过古代一些战争事例来回答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街头巷尾,时常会听到大妈、大婶抱怨买菜难:从小区到菜场距离太远,买一次莱要拎着东西走几十分钟路,实在不便。超市就更不方便了,距离远不算,且菜价比菜场要贵不少。再加上近期物价普遍上涨,菜价也时有影响。居民们连连叫苦:买菜难,买新鲜又便宜的莱更难。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王国维氏“月相四分”说作了全盘否定。首先从“霸”、“朏”的正确解说入手,纠正王氏将霸朏混一的误失,指出“生霸”、“死霸”非月相。其次就王氏引用的《武成》历日,考求出武王克商的具体年月日,揭示“月相四分”说之非。还针对王氏征引的十件铜器铭文,一一辨析,坐实铜器的绝对年代及铸造月日,昭明“月相四分”说无助于铜器断代。最后立足于月相定点,肯定张汝舟先生绍续俞樾之说,对月相名词作了全面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作为颇具地域特色的南方文化,吴越文化不仅天然地形成了清绮、柔软、秀美、瑰丽、浪漫等特点,而且在它早期的发展中也形成了刚健霸性的一面.这种霸性自形成后便成为一种特质内含于吴越文化之中,尽管在此后的不同历史时期吴越文化曾深受不同文化影响,甚至是融进其它文化之内,但这并没有改变吴越文化的霸性.只不过这种霸性在它发展的不同时期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春秋时期它以血与火的政治争霸形式表现,汉末至三国它以孙吴建国称霸江东的形式出现,两晋南北朝时期它则以吴越士人在文学和政治仕途上的奋进来体现.随着隋唐的再度统一,吴越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及其与中原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和融合,吴越文化在文明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它的霸性便不再常以军事上的武力和地方割据的形式表现,而以经济、文化的发展来体现了.  相似文献   

18.
白杨 《华人时刊》2011,(12):74-76
一个有着美丽容貌的南京女孩,为自己的梦想,不惜远渡重洋去新加坡留学。然而,就在美好前景向她招手的时候,她却匪夷所思地回家乡南京,心甘情愿地当起了菜场的"卖菜西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她经历了什么,感悟了什么?苦干一年后,如今的她还愿意继续做菜场里的"卖菜西施"吗?  相似文献   

19.
齐桓公是一位有为有道有德之君。他推行政治、军事、经济改革,以朝天子、尊王攘夷、霸诸侯为治国方略,富国强兵,改善人民生活,使齐国成为五霸之首。  相似文献   

20.
吴长海 《社区》2011,(4):41
下了班,照例去菜场转转,意外地发现一个红薯摊。摊位上摆放的或紫红或土黄的鲜嫩红薯,让我想起诸多和红薯有关的美好时光。童年的记忆里,红薯是孩子们的好朋友。那时节,房前屋后、山坡沟坎,都种满了红薯。到了夏天,繁茂碧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