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刘军 《金陵瞭望》2011,(11):70-71
“成立村监会一开始的出发点是想抓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理财.村民不仅仅满足于心中的疑惑.更多的想法是能参与到村的发展。”永安村村监会主任宋家华介绍说.正是有了这些村民的建议.才有了今天的板桥生态园、绿色村庄、村级医疗中心等。  相似文献   

2.
西善桥街道自2010年8月以来.率先在全区实现村级民主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村监会)全覆盖。形成了村级事务决策、执行、监督有机统一的民主管理新格局。村监会作为一个村民自治监督组织.改变了长期以来村级监督机构缺位的局面.完善了农村基层反腐倡廉体系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稳定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金陵瞭望》2010,(9):58-58
为进一步发挥村监会的作用.真正做到村级村务的公开.浦口区江浦街道对村居召开专项会议,明确3项措施,对村级、组级的财务进行全面的汇总和审查,切实加强组级财务管理。一是成立专项小组进行材料汇总。组成了由村会计、联组会计带队的财务梳理小组.对该村组级财务进行全方位的汇总.并安排了村监会成员参加,进行全程监督;二是加强审查力度,落实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4.
《金陵瞭望》2009,(13):70-70
一是“智囊团”作用.严格村级民主监督委员会成员的选拔.保证每一名成员都能吃得透精神、出得了决策.在参与各项村务活动以及民主理财审核中发现得了问题.针对问题提得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通过村监会替村两委会解决一些一时拿不定、吃不准的问题.有效促进村两委会工作。  相似文献   

5.
雨花台区马家店村村监会试点成立运行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村监会建设是新时期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有益尝试,本期刊发该村监会自成立以来进行的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索。村监会的工作,增强了村委会的各项财务收支透明度,提升了领导在群众中的廉政形象,努力做到“给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  相似文献   

6.
《金陵瞭望》2011,(30):57-57
为保护村级集体资产安全、完整,确保村级集体资金规范运行.汤泉街道按照“三健全、一执行”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规范管理,一是健全村级财务公开的检查督促制度。定期安排财务人员检查村级财务公开情况。确保村级财务定期、如实公布,接受村民监督,并及时通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二是健全专项督察制度。加强对专项村级财务资金管理的督查力度,确保实行专账管理。资金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同时开展对村民主理财小组的业务培训,提升督查能力。  相似文献   

7.
咏梅 《金陵瞭望》2008,(12):58-58
村务质询制度.有效地调动了村民参与村级事务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在村干部与村民之间开辟了一条面对面交流的新途经.是强化村务公开、推进农村民主进程的好措施.是密切干群关系的好载体。推行重大事项公开询问和质询制度,使村里的重大决策、财务收支等情况变得更加透明.从源头上减少村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促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及时了解群众诉求.  相似文献   

8.
石蓉 《金陵瞭望》2009,(16):71-71
建邺区沙洲街道沙洲村地处河西新城建设的“主战场”,全村面积2.87平方公里,5个村民小组,现有企业10家。村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拥有140名党员.是全街道党员人数最多的行政村。近年来,沙洲村紧扣区委提出的“高位发展,引领新城”总体目标,积极创新党建工作新举措,走出了一条村级党建工作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邓林 《金陵瞭望》2011,(30):17-18
近年来,浦口区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管理民主”的主题.按照市委《构建“村官”保廉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意见》的部署和要求.探索建立村级民主监督委员会制度.将纪检监督工作触角延伸到村和涉农社区,初步走出了一条党组织领导下的、具有村民自治特色的、代表村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蒋辉军 《金陵瞭望》2009,(21):90-90
一是加强村监会建设.每村设立1名纪检员和数名廉政监督信息员.增加财务公开的内容和透明度。二是健全村民理财小组.完善村级财务审计制度.由镇街农经或纪检部门不定期对各村财务进行监督审计。三是开展对村级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明确“可为”和“不可为”的工作要求。四是完善村务公开制度.统一公开内容、公开时间、公开程序。将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  相似文献   

11.
基于村民自治民主内涵及实践有待深化以及村“两委”关系与“乡政村治”模式有待协调与完善等问题,河南邓州探索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明确了村民行使各项民主权利的运作规程,重大事项必须通过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会议决议才能实施,决议和实施结果公开。这一程序性制度创新有利于引导村民广泛参与村庄重大事务,实现乡村社会各阶层之间利益的均衡,在沟通协商的氛围中体现出现代民主应有的价值内涵。因此,完善的程序性制度是村民自治有效性的基础,多方联动机制是推进村民自治的关键,政府的引导是村民自治制度创新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具备经济职能,还具有一定的治理职能。山东烟台市W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村民自治提供了组织化平台和治理有效的抓手,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通过治理目标的融合、治理结构的互嵌和治理技术的统合,合作社嵌入村级组织,实现村集体再造。合作社与村集体的互嵌形成了以集体治权为依托的村庄治理样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依托集体治权,实现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权和分配权,通过“统分结合”的治理机制实现村集体对村庄的治理有效。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使得集体治权复归,再造村集体和重塑村级组织与村民互动关系,成为后税费时期“悬浮型”政权落地的一种路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地考察和思考,认为村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应由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定位为村集体事务决策和执行机构;“两委”权责中关于党支部权责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变为党支部只把握政治方向及在党内活动,不干预村民委员套的具体事务,乡镇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指导、支持和帮助应明确规定其具体内容为计划生育、征兵、公共设施及遵纪守法方面的监督。  相似文献   

14.
村党组织的领导与村民委员会的自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乡村治理的实际效果。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是应对农村领导力不足、村“两委”职责行使不协调等乡村治理难题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应当坚持遵循国家法律制度,依照法定程序,不能简单以行政命令方式妨碍村民自治。在“一肩挑”下,并不意味着村党组织书记和村民委员会主任在职责方面的简单混同,在乡村治理具体事务中也应当明晰界限。针对“一肩挑”之下二者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也应当区分违纪和违法,给予相应的惩处,发挥法治保障功能,维护法治权威。  相似文献   

15.
缪乾水 《社区》2001,(1):39-40
“城中村”问题多多 近几年来,随着浙江宁波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城市建设发展较快,规模不断扩大,五区及各县(市)政府所在地城乡结合部的大量土地因建设需要被征用,使得这些村已成为“市区里的村庄”。据初步统计,全市人均土地在0.1亩以下的村43个,还有不少村的土地也将被征用。这些村的村民居住比较分散,有的分布在一个街道或者几个居委会之中,村民大部分以经商为职业,村级组织(党支部、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对村民实行的是松散型管理。随着城市发展的迅速,“城中村”的存在弊多利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襄汾县南辛店村有个“老干部议事会”,他们经常深入群众走访村民,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向村委会反映民声民愿。3年时间提出重大建议30多项,多数建议得到了采纳,使“老干部议事会”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参谋部”、“村政协”和村民的“代言人”。这个村“老干部议事会”的9名成员,大都在建国以后担任过村乡县的领导职务,德高望重,群众基础好,口碑佳,在干部群众心目中“有位置”,提出的意见能反映群众意愿,使干部们感到诚服,易于接受。譬如,老干部议事会的会长董天龙,曾任襄汾县统计局局长多年,由于职业的长期熏陶,加上他非常重视个…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政治社会学的个案研究方法,以董家堰村为个案,研究中国农村村级治理的发展动力、运行机制及其治理模式。文章认为.村级治理的发展动力是村民的参与,运行机制是村治与乡政的互动,治理模式及特点体现为集体经济自为型,为政公仆型,决策管理民主型,政治认同型等。  相似文献   

18.
村级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和领导作用大致可以从客观表现和主观感受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具体包括:村级党组织对本村各类事务的决策权;村级党组织与村社区其他基层组织的相互关系;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村级党组织的动员力和号召力;农村干部群众对村级党组织领导地位和作用的主观感受和评价。调查表明,从总体上看,当前村级党组织在村社区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巩固的,村级党组织大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了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广大村民对村级党组织是信任和拥护的,村级党组织在农村社区仍然享有较高的威信。另一方面,与过去相比,村级党组织在农村社区的地位和威信客观上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村级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的情况不甚理想,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动员力和号召力有所降低,对农村社区的控制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9.
土地补偿款依法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其村级留存比例反映了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之间土地补偿款分配的利益博弈,这场利益博弈的本质是村民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问题。实践中,许多地方的村民利用“一事一议”的优势制度安排,以村民(代表)大会决议的法律形式否定村集体对土地补偿款的留存权,将土地补偿款“分光花净”,导致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弱化,服务村民的职能日益衰弱,以至于在严重的旱灾面前,丧失了组织乡村抗旱的基本功能。文章针对问题的成因分析,提出了解决土地补偿款村级留存问题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农村,村是具有相对完整的经济、社会功能的微型社区,是党和政府通向千家万户的桥梁和纽带。一个村就是一个“小‘社会’”,只有充分发挥其内部各种社会组织的作用,才能促进村级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在村级组织建设上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其中一个突出的变化是行政管理方面改变了过去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政社合一”的体制,基层政权只设到乡(镇),在村一级设立村民委员会。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发挥村民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