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在罹患劫难150年后,其遭到“四劫”的经历才首次向公众揭秘。  相似文献   

2.
殷俊 《今日南国》2008,(8):58-59
郑剑租住在“一亩园”的一间小屋里。“一亩园”位于圆明园和颐和园之间,是外来人口集中的“城中村”,郑剑的邻居绝大多数是外来务工者。  相似文献   

3.
赵珩 《百姓生活》2010,(6):55-55
近期启动的“寻找流失海外圆明园文物系列活动”让国人把目光又一次投向了这座被毁灭的“万园之园”。圆明园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劫掠,这是常识。但鲜为人知的是,1860年圆明园被焚毁劫掠后,园中大部分中武砖木结构殿宇屋舍坍塌,但园中大多数西洋砖石结构的建筑依然存在,我们从1860年以后外国人拍摄的圆明园照片中还能发现不少园中完好的西洋石雕建筑。  相似文献   

4.
圆明园地处西郊,是最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被誉为“万园之园”,为清帝驻跸听政之地。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入京,咸丰帝由圆明园出逃并病死热河,圆明园惨遭劫烧,遂成国人不可触摸之隐痛。   相似文献   

5.
圆明园遗址公园福海景区经过整修已经开放,供人游赏。百年福海重新碧波荡漾,不禁使人追忆往事。回顾她的坎坷历史,颇有教益。 圆明园曾是驰名中外,举世无双的大型皇家园林,被誉为“万园之园”,园林史上的奇观。圆明园集中了我国历史上和当时南北方以及西洋园林艺术的精华,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高度智慧和创造力。但是,由于清朝统治者腐败无能,这座著称世界的园林,却遭到帝国主义残无忍睹的焚掠,成了一片废墟。圆明园和我们祖国一  相似文献   

6.
始建于康熙朝末年的圆明园历经近150余年的不辍经营,园内山水、建筑格局屡有变迁,但1860年英法联军的焚掠将“万园之园”付之一炬。长期以来,有关圆明园格局的复原成果始终难以全面呈现其变迁。幸好,样式雷世家精心收藏的圆明园营建工程相关图文档案全面、真实地记录了更迭的详情。通过对样式雷传世图档的整合梳理,参照相关文献,尝试将圆明园更迭历吏划分为雍正时期、乾隆初年、乾隆末年、嘉庆时期、道光时期、咸丰时期六个阶段,采取图示语言廓清不同时期的园林面貌,以期较为直观地呈现圆明园的兴衰更迭.  相似文献   

7.
李陀 《社区》2008,(8):52-53
一说环境,我想先说一下圆明园——我是北京101中学毕业的,圆明园就在我们101中学的后面,可说是我们学校的后花园。上学的时候我很“小资”,经常带着一本书到圆明园去散步,那时候圆明园虽然荒芜,可是风景太美了。我自己对占典诗词的理解都离不开这美丽的园子。“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那样的意境在圆明园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8.
麻雯  宫雪 《北京纪事》2013,(11):103-104
嘉庆四年(1799年),权倾一时的大贪官和坤被嘉庆帝赐死,其20条罪状中的第13条即为:“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多宝阁及隔段式样皆仿照宁寿宫制度,其园寓点缀竞与圆明园蓬岛琼台无异,不知是何肺肠。”  相似文献   

9.
卫东 《山西老年》2010,(1):33-33
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是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万春园的统称,是清代行宫式御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公元1707年),占地350公顷(5200余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北京圆明园“西洋楼”建筑建于清朝乾隆十年至二十四年(1745—1759年),前后历时十五年。它是在中国的土地上第一次大规模成群兴建的西方风格的建筑。由于它建造在论者推为京畿“三山五园”之首、欧洲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中;由于它以同中国古代建筑全然不同的面貌出现;由于它在世之日很短,犹如昙花一现,因此,它在国内外都格外引人注目,对它的评介文章和书籍至今不绝。  相似文献   

11.
今天,我的北京之旅第五站是——圆明园。 圆明园,你是我心中之园。走近你的前夜,我已查阅了你那辉煌的历史:你是集锦式园林,有许多各具特色、不同功能的小园林。它们都取材于全国各地的著名风景园林,有选择地予以再创造。在长春园里还有一组欧洲式园林和人工水景,给人有集天下之美于一园的感觉。  相似文献   

12.
同步于清帝的南巡盛典,作为江南著名风物的杭州西湖十景被一一仿建在北京圆明园中,一开这座皇家园林“移天缩地”的先声。文章通过对圆明园与杭州两处“西湖十景”的比对,厘清了圆明园对其写仿的方法为“实景写仿”与“会意写仿”两类,并通过院本绘画、现状照片、清帝御制诗以及保存在故宫博物院中的清宫样式房图档,分别就每一景的对景关系作一简析,得出了圆明园写仿杭州西湖十景过程中的尺度缩小、官式做法、意境追索等特点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蒋毅 《金陵瞭望》2005,(10):17-17
北京圆明园与沈阳“北大营”,作为“沾血”的两个历史性符号,让我们经常性地缅怀过往的惨烈与悲壮。然而现在,在“现代文明”的推动下,历史的味道几近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14.
笑语连珠     
《新少年》2003,(9)
老师问小强:“圆明园是谁烧的?”小强委屈地说:“不,不是我烧的。”老师气得说:“什么,你?你?我要找你爸爸谈谈。”小强的爸爸来了。老师说:“今天,我问小强,谁烧了圆明园,他居然不知道。”  相似文献   

15.
北京西北郊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历史上统治者在这一地区营造的园林,成为清朝大规模建造皇家园林的天然基础。以康熙帝建造畅春园开始,雍正、乾隆和嘉庆又先后营建了圆明园、颐和园、静明园和静宜园。从三山五园建造风格和特色看,它是中国园林文化的逻辑发展的结果。圆明园、颐和园和避暑山庄三大园林各具特色。从三山五园的实物表象及其内涵中,分析其中凝聚的文化传承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明末清初,风云激荡,然而,中西文化交流的潮流却未受到根本性的影响,并得以在此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随着时间的推进,清代出现了励精图治的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康乾盛世逐渐孕育。康乾盛世的一个重要成果及观察指标就是在北京海淀地区诞生了举世闻名的三山五园,即畅春园、圆明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这其中,中西文化交流既是康乾盛世的一个推动力,也是三山五园兴起的重要外因。考察以圆明园为核心的三山五园兴起的中西互动背景,既是清史研究和三山五园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有助于审视和把握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利弊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7.
“天开园的一小步,红木行业的一大步”。2012年2月7日,天开园联合中国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共同发行了“天开园红木家具龙卡”,拉开了2012红木对接金融的大戏。在“艺术品金融化,金融艺术化”的大潮中,  相似文献   

18.
圆明园酒鬼     
日前几个圆明园老泡凑到一起闲聊,不由得忆起十年前的圆明园艺术村,一个朋友感慨道:“圆明园女画家不多,但女孩多。”大家深有同感地哈哈一笑。跟许多一进到圆明园画家村就再没能走出去的女孩一样,我误打误撞地来到了圆明园,之后就再没有跟它脱了干系。本来是来闯北京的,本来是要朝九晚五地成为社会栋梁的,可是一到圆明园,就被它快乐的乌托邦气氛所吸引。于是,班也不上了,写字楼也不要了,开始打着要在北大进修的名义在圆明园租房子混日子。后来,索性连这个堂而皇之的借口也不要了,干脆就做了专职的圆明园家  相似文献   

19.
本编 《社区》2013,(17):33-33
在北京西郊的圆明园遗址中,有一处早已湮没于荒草之中的古迹——文源阁旧址,这里曾是清朝乾隆年间度藏名闻世界的大丛书《四库全书》的“四库七阁”之一。  相似文献   

20.
《金陵瞭望》2006,(1):26-26
鼓楼区在全国城区率先提出了“社区建设是城区工作永恒主题”的丁作方针,并在工人新村创立了“社区议事园”。“社区议事园”是建立在以全体社区居民为主体,以议事会、议事箱、议事厅、议事栏为载体的社区议事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