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于初一、初二的学生来说,打好记叙文的底子,是写好说明文、议论文及其他应用文的保障。其实不论是写人的还是写事的记叙文,都是为了表达一种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而是通过具体的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的。我认为"描写"是写好记叙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顾叶亮,人称十里秦淮的“一灯大师”。1976年粉碎“四人帮”时,他正好15见,为糊弄几个钱交学费,被家人逼着跟夫子庙扎灯老艺人李桂生打打杂,削萝子、搭架子、糊胚子,没曾想到就此落入灯海至令,成为金陵“名灯”。3年前,他被秦淮区政府“揪”到濒临倒闭的夫子庙彩灯厂“救火”,善于革新的闯劲得到  相似文献   

3.
略论骈文之“气”——从“六朝”到“初唐四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骈文之“气”即是指骈文创造者借助对偶、声律、辞藻等要素,在骈文中所展现的充实内容所寄予的那份足以打动人、感染人的真情实感,从而所生发的那股贯穿始终的生动气韵,这也是骈文的生命与灵魂所在。六朝骈文多有一种内在的阴柔之气,然其中梁、陈时期有些骈文渐失于柔靡,其风延至初唐,而“初唐四杰”骈文则气象高华阔大、词采宏博瑰丽、气势充沛刚健,升腾着一股阳刚之气。  相似文献   

4.
溧水县是百里秦淮河的源头.涓涓细流宛如一条丝带向西北蜿蜒而去.横贯古都金陵。历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在秦淮河源头留下了足迹和诗文。她不仅哺育了两岸的人民.也赋予了两岸人民勤于政事、忠信廉洁的性格和高尚的情怀。在新的时期,秦淮河源头的百姓在溧水县委、县政府和各级政府带领下.团结一心.用勤劳和智慧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溧水”添光加彩。特别是在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按照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金陵瞭望》2010,(7):39-39
六朝古都南京.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往今来.涌现出一批批政绩卓著、深受爱戴的清官。《南京历史上的清官》一书汇集了134位任职南京和南京籍的清官、廉吏、能臣的勤廉故事,集中展现了他们“清、慎、明、勤、能”的精神,以及共有的清正廉明、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6.
赵锐 《金陵瞭望》2007,(22):64-65
人类的记忆真是十分脆弱。时光流逝了仅仅一百来年.已经很少有南京人知道.中华门外、秦淮河畔居然至今还完整地掩藏着一座清代兵工厂。  相似文献   

7.
点睛与画龙是文学作品创造艺术形象的两种方法,也是进行文学欣赏所要重点把握的所在。二者看似各自为体,实则相互为用,这就是刘思在《文心雕龙·隐秀》中着力阐述的文学审美原则.点睛之笔要以篇章内容为基础,做到挺拔卓绝,言奇意深;画龙笔法应以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为依据,于失中求得。隐篇与秀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就能使作品的艺术形象既鲜明生动,又含蓄深远。  相似文献   

8.
《金陵瞭望》2008,(22):100-101
灯光、桨影、清河、人家……在朦胧的夜色中坐上游船,倾听着古琴的曼妙旋律,在蜿蜒的秦淮河上茗茶、观景,欣赏演出。如今,由秦淮区委、区政府重点打造,由秦淮区国资中心投资、秦淮风光带水上游览公司具体承办的重点项目——秦淮河水上游览线,已成为南京最耀眼的文化名片之一。  相似文献   

9.
陈宁 《金陵瞭望》2011,(20):35-35
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故都.具有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数不尽的旧淹轶事,许多精华被载^史册,流传下来。其中历朝历代的府志就是一个重要的史料载体。  相似文献   

10.
《金陵瞭望》2010,(20):4-6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尾之年。也是衔接“十二五”发展关键之年。市委十二届十六次全会提出了加快转型创新跨越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结合秦淮实际,今年全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特色秦淮”主题,按照市委、市政府“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工作要求,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特色效益。更加注重城市品质,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努力推动各项工作转型升级,为“十二五”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汉语言文化与西方语言文化广泛接触,大大地促进了中西方人员的交流,也产生了中西文化交流传播中别具特色的特殊人群即"香蕉人""芒果人"和"鸡蛋人",它们成为文化传播领域新名词,并为当代新闻媒体、教育界、文化传播工作者使用。三名词的产生反映了汉语记录国际社会人员交流的现实,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状况,这些形象化又符合认知规律的比喻词反映了对中西语言文化紧密接触背景下的特殊群体的范畴化、类型化。随着汉语文化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国际传播推广的加速发展,鸡蛋人会越来越多,香蕉人中的大部分会演变成传播汉语文化的芒果人或龙的传人,他们对汉语国际化将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媒介与我们始终形影不离。传统媒体时代媒介依赖的典型"电视人"是媒介依赖现象的理论基础,它同样适用于新媒体时代的媒介依存现象的理论分析。新媒体依存症是基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网络和手机本身的特性是新媒介依赖的客观基础,同时,"网络人"和"手机人"的主体是受众,因此受众的心理因素是新媒介依赖的主观基础。通过"电视人"到"网络人"、"手机人"的变化发展,着重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依赖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要准确理解“以人为本”中的“人”的真正内涵,这既是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前提,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十里红妆作为吴越婚嫁文化的一个现象,为我们提供了还原历史的宝贵资料,使我们了解明清婚嫁文化及其折射出的社会风貌、民俗民情。从十里红妆的仪式、奁物入手,阐释十里红妆婚俗文化的物质、心态、制度文化向度。  相似文献   

15.
信息高速公路是一条很宽的信息通道,可以供人们大量、并行、高速地传输信息。“三金工程”是指“金桥”(信息化基础设施)、“金关’(实现电子交易)、“金卡”(实现无纸贸易)工程,这些工程全面启动,将会把昔日满天星式的专用电子信息系统组建成全国大系统,使电子信息技术全面渗透到国民经济各部门。  相似文献   

16.
在逶迤雄峙、依山而筑的南京城垣中.在石头城一段有一大块椭圆形石壁,似有额、眼、口、鼻,凹凸狰狞,状如“鬼脸”。所以南京人又称石头城为“鬼脸城”。民间传说,最先筑城时,这块“鬼脸”石肆无忌惮,越长越大。后来人们在附近掘了一池“镜子塘”.“鬼脸”照了“镜子”。从塘中看到自己尊容的倒影,自觉丑陋,便不再膨胀了。  相似文献   

17.
“辛派词人”是词史上一个重要流派.此流派称谓从最早的稼轩词风格指称“稼轩体”、“辛体”、“稼轩风”.到之后的“苏辛派”、“辛派”、“辛派词人”,呈现出循序渐进的趋势。从指称的变化过程看.它一方面反映出由辛弃疾所开创的这一独特词风渐被同时代人及后人认可.并在创作上体现出有意的推崇和仿效,另一方面也折射出这一领域已愈来愈多地得到词学家的关注并在研究上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8.
佛教“色”范畴体现着色空不二的本体论和“以色观空”的方法论;色空不二的本体论启示六朝诗歌创作不弃物色,“声色大开”,山水诗和宫体诗的兴盛;以色观空的方法论则促进了诗歌理论由“物感说”发展为“直观说”,开拓出诗学理论研究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论语.颜渊》篇的"颜渊问仁"章所提出的"克己复礼为仁"命题,是孔子论"仁"的总纲。古今学者多通过对其中"克己"、"复礼"、"为仁"三个思想要素的诠释,阐述孔子的思想。但是,从该章所包含的"仁—礼"、"人—己"这两层关系入手探究孔子的"仁学"思想以及他所追求的"仁"与"礼"、"人"与"己"相统一的理论目标,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在周礼已经空洞化、形式化的情势下,孔子要"复"的"礼",是由他赋予了"仁"的内涵并以"仁"加以整合的"礼",而不是人们所说的"周礼";在"人—己"关系中,孔子强调"为仁由己",特别重视"己",凸显了对儒者"为仁"的自觉与自信的要求,表现了儒学重视人的主体性和实践理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刘勰《文心雕龙·指瑕》“始有赏际奇至之言”显示出“赏”字在东晋以降的变化。“赏”从军政范畴的“锡赉”向美学意义“欣赏”的意义转型,兴于晋末,在六朝得以完成。“赏”的内蕴变迁与六朝文风转向具有内在关涉,反映出六朝诗文两种体裁均注重个人经验、情感体验的丰实和五言诗的兴起发展,内容方面注重即景灵思、观物兴感等新变,就本质而言是属文联章“情”化,以及审美意识及景物观照趋于自觉、词汇丰赡和修辞技巧发展的表现,刘勰对“赏”务遵字训的规制及与“情讹、文浇”文风的冲突,体现出其“执正驭奇”的理想和六朝文风新变之际辞情义理、承古与启新的互动消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