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官员腐败的深层原因及对策靳草,梁瑞华一、令人深恶痛绝的官员腐败现象官员腐败,自有阶级社会出现以来,可以说是古已有之.当今中外,对之可谓招数施尽,或明令整肃,或思威并重,或设专门机构纠察,或不惜严刑峻法,甚至剥皮实草,株连九族……都难根除腐败现象.当今...  相似文献   

2.
何岂 《今日南国》2014,(12):50-50
中共广东省纪委2014年11月16日披露,全省新提任省管厅级官员在广州接受集体廉政谈话。中共广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告诫这些官员要警惕从政道路上的九个“陷阱”,即:1.通过向官员身边人、近亲属或情人迂回行贿;2.通过与干部打牌、打球、赌博、旅游、出访等间接行贿;3.通过向干部低价过户或购买车辆、房产、商铺、车位变相行贿;4.通过为干部家人送干股或合伙做生意隐性行贿;5.通过资助干部子女境外上学、经商或投资入籍行贿;6.通过赠送或超高价格回购干部手中的贵重玉石、字画、古董等行贿;7.通过资助官员跑关系、进步“上位”或“摆平”“麻烦事”行贿;8.通过安排领导干部在企业、协会、学会挂名兼职取酬行贿;9.通过帮助干部放高利贷或“借款”、“借房”给领导干部的名义行贿。  相似文献   

3.
丘生 《中华魂》2012,(23):23-24
近些年来.官员强奸案在媒体频频曝光.引起公愤。 稍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些恶贯满盈的封建官吏也会有所顾忌.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干出伤风败俗之事.而我们一些戴着“人民公仆”光环的官员居然就敢这么做.只要看中一个可人女子,不论她是谁,不论在什么地方,大开色戒,如入无人之境。他们践踏的何止是个人形象.  相似文献   

4.
《金陵瞭望》2010,(7):40-40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历史长河中。多少英雄匆匆走过.历史仅记住了他们。在史书撰写时。多少官员粉墨登场。史官仅把他们列入了循吏传。那是因为他们足以彪炳史册.留香千古。《南京历史上的清官》一书。正是记载了诸多凝固在历史中、雕刻在史册上.传诵在百姓口头的巍峨形象。  相似文献   

5.
从汉朝官员投降匈奴的情况看,既有受皇帝猜忌和政治迫害而投降匈奴者,又有出使匈奴时主动投降者,也有出使匈奴遭到扣留而被迫投降者,还有兵败主动投降者或被迫投降者.尽管各类官员投降匈奴的具体原因和途径不尽相同,但都与汉匈军事实力的变化、汉朝恶劣的政治环境、匈奴单于的积极争取以及匈奴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有关.对汉朝官员投降匈奴的问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宜对他们全盘否定,也不宜全盘肯定.应该一方面要明确指出他们的危害,另一方面也要客观分析他们投降的背景,同时还要客观认识他们对匈奴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明初洪武时期,为了解决复杂多变的民族问题,一些朝廷官员或提出了积极可行的见解,或在实践中妥善处理民族关系。从这些官员的具体言行来看,"威德并行"是他们对民族问题见解与实践的核心内容,其中"德怀"是主要的,"威服"是次要的。这些官员主张"德怀"为主,"威服"为辅,主要是受儒家文化、传统民族观、历史与现实经验教训和朱元璋民族关系思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朝廷官员对民族问题的见解与实践,促进了明初民族政策的完善与推行、民族关系的稳定和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哇明达 《社区》2011,(35):39-40
武则天时期。朝廷有位官员叫张衡,虽是令史(俗称吏员或胥吏)出身,但官阶已到四品,如果再升一级。就成了三品官员。唐朝的三品是个什么级别呢?如果拿现在的官职来对比,那么四品是司局级或副部级,三品就是正部级了。不仅如此,在唐朝。有些三品官员如能加上“同平章事”头衔.  相似文献   

8.
邹守益是江右乃至王门一传弟子当中与地方官员交游最多的学者,他在江西各地的讲会数量与相应地区官员的交游数量、亲王学官员的数量成正比,说明地方官员对讲会的参与、支持是学术在地方深入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官员参与或推动讲学的四种情形看,他们与王学的密切程度不一,但总体上对讲会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邹守益与认同王学的官员以道谊相勉,具有以学术引导官员的意识自觉和传道热诚,这是在嘉靖一朝直接的“上行”路线无法施展的形势下,邹守益等阳明学者“下化”路线中一个重要的选择途径.  相似文献   

9.
《北方人》2007,(6)
一个中国林业考察团到德国进行林业考察。他们选择了闻名世界的德国黑森林作为考察地点。当地林业处的一位官员接待了他们。通过德国官员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小说官员形象的“官本位”意识的描写源自历史的“官本位”文化和现实官场中强烈的权力本位主义欲望的影响。绝大多数小说官员形象或多或少都有官本位意识 ,区别官员好坏的标准 ,不在于他们是否追逐权力 ,而在于他们是否不择手段地追求权力 ,以及对权力进行利己性操作。小说官员形象的“官本位”意识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刻意追求权力 ;一是肆意地扩张权力  相似文献   

11.
邱生 《中华魂》2011,(3):41-41
据《检察日报》2010年10月20日报道.记者发现.近年来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流行“坐牢补偿费”。一些贪污受贿官员刑满释放后,竞收到当年行贿人的巨额的“坐牢补偿费”。他们收到巨额“坐牢补偿费”后。也毫不避讳.还有意无意地在公众场合炫耀.以展示自己做人的成功及能力。  相似文献   

12.
清代胥吏与官僚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封建社会的各级政权机构除由一定数量的国家职官组成外,还有大量的胥吏(或称吏员)。他们虽非国家职官,但却是政府职能的实际执行者。他们的政治地位远不及国家职官,但其实际作用却往往超过国家的各级官员。他们虽无生杀予夺之权,却常常暗操权力之柄。  相似文献   

13.
东林党形成于明代万历年间,以顾宪成,高攀龙为领袖的江南学者、官员组成的一个政治派别,其成员主要是一些在野或下野的士大夫。他们笃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学格言。但是他们一的活动未能改变明代行将灭亡的厄运,只是给后人留下了“党人碑后勒遗文”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美国:媒体监督无孔不入美国有严格的法律法规对官员的职业操守从总体上进行限制,而对官员私生活的监督,主要来自新闻媒体。无孔不入的媒体报道,对官员行为形成巨大制约,使他们因担心失去  相似文献   

15.
兴栋  马青 《中国农村》2009,(6):18-20
这个诈骗团伙在征婚网站上专找单身女官员或高知女性下手,他们分别扮演港商、机场票务人员、安检工作人员和负责安检的处长,凭借甜言蜜语和精心设置的连环骗局,诈骗北京、江苏等地5名女性近百万元。  相似文献   

16.
唐朝沿袭了前代的做法,官员致仕年龄一般定在七十岁;全社会形成了年老即致仕的风气。官员的特殊致仕形式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官员因不满朝政等原因主动致仕,另一是由于被迫无奈而被动致仕。官员致仕以后的活动各不相同,或安心休养,或著书立说,或心萦朝政,或复出任职。致仕制度的顺利推行,是政治制度向文明发展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国政治生态中日渐凸显的吏治难题,"为官不为"是指官员放弃或不充分履行自身岗位职责的情形,属于失职渎职的范畴。究其成因,"为官不为"现象是由特定的观念、制度和环境三方面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其中,观念因素是指由于部分官员受到"权力本位"、个人利益至上等错误观念的渗透,致使他们在从政过程中迷失自我,对权力的认知发生异化。制度因素是指由于国家公务员制度中激励机制存在的失衡问题,抑制了某些官员工作的积极性,以及问责机制的缺陷可能被个人"钻空子"以逃脱监督。环境因素是指嵌入到官场生态中的官员,受到高压反腐情势、"乱为"空间的压缩、创新能力的不足以及社会舆论对官员的消极刻画等复杂环境的诱导与规制,从而策略性地选择"为官不为"。  相似文献   

18.
汪金友 《中华魂》2010,(11):32-32
《人民论坛》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前有70%的中国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其中恐惧得最厉害的,是县处级干部。尤其是县委书记和宣传部长,怕曝光,怕麻烦.怕扩大影响,怕无事生非。怕抓住不放。所以他们视网络如猛虎.生怕哪天冲出笼子,把自己弄个遍体鳞伤。(2010年5月上期《人民论坛》杂志)  相似文献   

19.
在明代优老政策的支持下,地方上形成了独特的"寿官"群体。就府一级单位而言,徽州是"寿官"规模较大的区域。徽州"寿官"是由地方府县两级官员依照皇帝诏书,恩授或例授而来,其间有着一定的遴选机制与请得程序。老人通过官员选拔或民间举荐获得相关资格后,经相关部门确认,最终以府县官府的名义授予冠带。尽管"寿官"没有功名,但他们仍可被视为徽州士绅群体的组成部分。"寿官"在荣获冠带前就已有地方声望,获得荣耀后则可通过乡饮制度与地方官员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并且被地方社会视为道德榜样。  相似文献   

20.
在清代的国家治理中,教化百姓、建设符合国家治理目标的地方文化是州县官员的职责之一。关于州县官员具体该如何对百姓进行教化、建设地方文化,在清代的官箴书中有充分的讨论。官箴书的编纂者建议,州县官员可从"去弊"与"建设"两个方面来建设地方文化,即一方面通过颁布法令、重点打击等手段来禁止影响地方社会风俗的活动;另一方面,州县官员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圣谕的宣讲与传播、义学的建设与管理以及对模范人物的表彰与保护等手段对地方百姓进行教化。与当代文化事业建设不同的是,清代地方文化建设仅仅是为了提高他们眼中所谓的"愚民"对儒家社会道德伦理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