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无论是从学科性质上、还是从研究对象的特性上看,都有必要加强对古代文论范畴的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在以往研究中由于轻视理论思维作用而产生的若干问题,然后指出:广角度地展开文论范畴研究,可以更准确地评价古代文论家的理论贡献,勾勒一代文论思潮的运动轨迹和揭示古代文论的发展规律,同时,它对中外文论的比较研究和沟通古今文论的历史联系也具有一定作用和意义,是推进古代文论研究科学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袁济喜 《求是学刊》2004,31(6):123-127
中国古代文论有着丰富的精神蕴涵,它植根于中华民族特定的文化形态之中。它以天人相感,观物取象,重视情感体验作为基本特点。深入开掘这种精神价值传统,是实现中国古代文论与当代文论相结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从艺术心理学的特定角度,重新审视、评价中国古代文论,探求文论的心论内涵,在文论与心论的交汇处,把握“文心”的动态流变与静态建构,进而揭示中国古代文论的艺术心理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命理哲学"批判周山本文从文化与哲学的角度,对"命理哲学"这一文化怪圈进行历史的寻觅和科学与迷信的剥离尝试,认为"命"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关于命运的探索,经历了命相与命理两个阶段,前者试图从形相中寻找决定人之性命的规律,后者试图通过时间、...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人类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类型。从宏观历史角度来看,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划分为前文化时期,创生时期,古代转型时期,制度凝定与丰富、发展和普泛化时期,近代转型期等几个历史阶段。在长期发展中,儒教伦理精神、道家风格态度、关怀现世人生的世俗化宗教情感,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本特征和风格气派。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文化创新是我们现在和未来几代人的历史使命,为了卓有成效地进行文化创新,我们应汲取其中一切有益于文化创新的养分,摈弃其中的糟粕。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从历史角度对德国文化哲学概念的提出及文化哲学在德国获得的系统化发展进行了梳理,其次对当前德国文化哲学研究的概况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当前德国文化哲学研究的主要范围进行了分析。通过这三个方面的阐释,展示了德国文化哲学研究的历史脉络及其在20世纪90年代复兴和当前迅速发展的新动向。并以德国文化哲学研究为范例,揭示了文化哲学作为一种哲学方向的性质,澄清了当下流行的一些将文化哲学等同于一个主题领域的误解。  相似文献   

7.
孙琪  王媛媛 《探求》2007,(1):70-72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深,中国文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鉴于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处理好继承中国古代文论和借鉴西方文论的关系,从而改变现代文论的“失语”现状,实现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本文从精神和知识论两个层面提出了一些完成“现代转型”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中国古代的庄子哲学和西方近代的尼采哲学的渊源、结构和逻辑系统作了比较研究,认为庄子、尼采哲学本质上都是人格哲学。文章通过庄子、尼采两种哲学的比较,试图从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上揭示出东西不同民族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同态关系和内在逻辑的互补交融性。  相似文献   

9.
量子力学哲学精神的再认识张海潮一、从自然角度论证人类自由的伊壁鸠鲁哲学关于必然和自由的思想产生得很早。在古代,有一些哲学家尝试从自然角度论证人的自由,并试图借用自然界的运行机理理解人类社会和消除社会纷争。形成了自己比较完整的体系的代表人物是中国古代哲...  相似文献   

10.
从生成论的视角来看,文化哲学通过对人之存在的历史性的深刻理解和把握,阐明了历史与文化的内在统一性,从而使文化哲学超越了一般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成为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的文化哲学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新的历史解释模式.文化哲学始终以自觉的文化批判精神为指导,通过对人类文化精神生成过程的宏观与微观的描述,力图阐明现代人类生存危机的文化根源,并为未来的人类生存提供多种可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把基督教的社会历史方面和精神文化方面加以区分的前提下,评述了俄国哲学家从哲学人学观点对基督教关于"两个世界"、"灵"与"肉"、"福音"、"天国"、光与黑暗、救世与救灵等基本观念所作的重新理解,和对圣经文本某些重要概念的重新解读.通过与哲学观念和古代宗教观念的比较,分析了基督教的二重世界观特点,并指出了这种哲学人学解释在当代世界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生成论的视角来看,文化哲学通过对人之存在的历史性的深刻理解和把握,阐明了历史与文化的内在统一性,从而使文化哲学超越了一股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成为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的文化哲学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新的历史解释模式。文化哲学始终以自觉的文化批判精神为指导,通过对人类文化精神生成过程的宏观与微观的描述,力图阐明现代人类生存危机的文化根源,并为未来的人类生存提供多种可能。  相似文献   

13.
论人类精神的跨世纪走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本期起,本刊增加页码,愿新的版面能为广大读者带来新的信息和新的观念。新年之始,我们开始推出文化哲学研究栏目,邀集跨世纪的一代青年学者从哲学、文学、科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大视角对人类精神做回顾与前瞻,做广义的文化哲学的透视,力图揭示世纪之交人类精神演化的新态势、新发展和新突破,以迎接人类精神和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4.
张吉琳 《社科纵横》2006,21(1):115-116
言意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理论,在经历了从先秦到魏晋由哲学思辨的发展逐渐进入到美学和文学理论领域,成为中国古代美学、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同时它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它对意境论的影响更为明显,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力图从对言意论的发展入手来探明这一理论对意境论所产生的影响及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重在描述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中西比较文论的发展历程 ,并对之加以评析。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中西比较文论从起步逐渐走向系统性和专题性 ,日益趋于文化比较。我们的比较文论具有其自身的现实背景和现实意义 ,它是一个在西方现代、后现代思潮冲击下 ,重新阐释自我与他者关系从而重新进行自我文化定位的历史课题。总观这一历程 ,前进和反思的交替说明中西比较文论仍处于未成熟阶段。展望新世纪的比较文论研究 ,切实的途径是展开中西文论、文化的对话 ,通过文论对话和文化对话、交流走向中西融合。  相似文献   

16.
印度现代著名学者D.D.高善必的《印度古代文化与文明史纲》,是其在历史研究领域中的代表作之一。该书向为我国从事南亚历史与文化研究的学者所推重。季羡林先生认为该书“是一部学术价值很高的著作”,并盛赞其作者“一空倚傍,独立创新”的精神。他进而指出,印度和世界学术界给该书以很高的评价,因而将其“译为汉文,实有必要。”该书行文简约,不足二十万言,但内容却涉及印度古代政治、经济、社会、民族、宗教、文化和艺术诸方面,勾勒了印度从原始时期到封建社会前夕的历史轮廓。作者力图从生产发展和经济活动的角度来探寻印度古…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古代文论究竟有没有理论价值,及其在当代有无作用的问题,在古代文论研究界的认识上倒是并无原则分歧的。因为从古代文论研究界所从事的专业出发,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正确地把握着古代文论的价值观,而且从实践中积累了不少在现代文学领域不同层次运用古代文论的成果资料。所以,现在的问题,主要的并不在如何统一对古代文论的价值观及其应用的认识,当务之急是着重研究如何进一步发挥古代文论的理论价值以及如何加强它  相似文献   

18.
文气说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哲学概念,以气论文的文气说则是我国古代文论的一个悠久传统。然而,由于历史的沉积,气论的源头及其向文坛转化、运用的流程已模糊难辨,本文旨在透过依稀的历史帷摹,对气论的产生、与文坛的结合和发展的流程,以及文气说的美学意蕴,进行初步的考论,力图展示这一古老学说的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19.
武善增 《阅江学刊》2010,(5):146-147
中国学界对20世纪上半叶的文论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其成果主要体现在现实主义文论和浪漫主义文论两个方面。由于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历史长期禁锢的原因,现代主义文论的研究在80年代几乎是一片空白。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主义的具体流派、思潮开始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但这些研究要么只是从文学史的视角,而不是从文论的视角进行思考,因而缺乏一种哲学的或诗学的理论品格;要么固于视野偏狭,固执己见,无限夸大研究对象的价值和地位,造成结论的空妄无当。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方法论的角度,从哲学、美学和文论的结合上,综合地探讨了有关中庸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先秦儒家的中庸之道很早就被介绍到了西方,一度曾为欧洲启蒙思潮所容纳;古希腊中道在中国的传播是从本世纪初开始的,时中国现代文艺美学思想起过一定的影响。作者着重探讨了亚里士多德中庸论的伦理性质、方法论特点及其与孔子中庸之道的差异。本文还评述了罗素与王国维的中庸研究特色。作者认为,作为人类文明思想宝贵遗产的东、西方黄金中道,必将会被整合到世界文化思想体系的总图景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