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策划是办好报纸的先决条件。在长期的办报过程中,成舍我呈现了许多风格独具的新闻策划行为。从宏观策划(整体策划),中观策划(版面策划),微观策划(短期策划)及广告、发行策划四个方面分析成舍我成功的办报经验,可为当今的新闻媒体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作文》2010,(3):62-65
成舍我(1898~1991)原名成勋,湖南湘乡人。著名报人与新闻教育家。按照新闻史学家方汉奇的说法,成舍我堪称中国新闻史上的“冠军级”人物。这位和张季鸾、邵飘萍同时代的报人,不仅保持着“从业时间最长”、“创办媒体最多”等若干纪录,还有着“为办报受挫最多”的名声。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坐牢就不下20次,报馆被封也有10多次。成舍我一生波澜壮阔,白手起家创造出报业托拉斯。从办报到办学,从大陆到台湾。台湾舍我纪念馆特聘研究员李磊总结:“他以一个新闻人的身份投身于20世纪中国变迁的历史。其间经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军阀割据、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台海对峙、两岸和解”,成为纵跨一个世纪的报界泰斗。  相似文献   

3.
成舍我堪称中国新闻事业的长跑冠军.从二百块大洋起家到创下资产达20多亿元人民币的"成氏新闻帝国",在近80年的事业追求中,他为中国新闻史写下了一个又一个记录.他采写编评样样精通,经营管理昆乱不挡;他视报业如同企业,品牌意识颇为超前;他兴学办报两翼齐飞,眼光手面罕有匹敌.矢志不渝,百折不挠,是成舍我事业长跑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4.
作为少共苏区中央局机关报,<青年实话>显现出了一种别具一格的办报取向.它具有清晰而执著的受众观念,在强调传播既定内容的同时,还异乎寻常地重视报纸的发行工作.它注意在办报的过程中体现发行的理念,在采编的环节,能考虑报纸发行的因素;以组织儿童叫卖队和建立发行机构等手段,尽可能地提高报纸的发行量;大力倡导读报运动,为青年读者消解接受过程中的阅读障碍,以稳定已有的发行渠道和受众群体.  相似文献   

5.
受众参与,是当今传媒的重要特性和信息传播的需要。按照现代解释哲学的观点,只有当读者将他们的体验、理解,他们的生活积累,他们的整个心灵世界一起投入到作品中去,作品才获得生命。鉴于读者在报纸上所具有的再创造作用,作为现代传媒重要组成部分的报纸有责任也有能力去满足读者“参与”、“再创造”的需求。在编辑实践中,这主要体现为激发读者对报纸的参与意识,调动读者参与办报的积极性。而在报纸上开设参与性专栏,无疑是受众参与办报的大胆尝试,它不仅在缩短报纸与受众距离、促进相互平等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全党办…  相似文献   

6.
当前成舍我的研究,大多将他的从业经历与思想沉淀割裂为大陆时期和台湾时期,出于政治气候的考量,当前大陆的相关研究,极少将成舍我在台湾时期的作品文本作为考察对象。对成舍我在离开大陆之后发表的作品进行细读,结合成舍我子女的回忆录及大陆和台湾学者的相关研究,尝试梳理出成舍我心路历程的基本轨迹,进而揭示在历史大变局中作为自由知识分子的成舍我走上歧途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7.
《大公报》是我国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民营报纸之一,由英敛之1902年创办于天津,至今仍在香港刊行,是我国发行时间最长的报纸[1].1941年,《大公报》成为第一份获得美国“密苏里荣誉奖章”的亚洲报纸,这代表了《大公报》的世界地位.在《大公报》112年的发展历史中,新记《大公报》即从1926至1949年应属于其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波澜壮阔的23年的斗争岁月里,《大公报》有许多办报特色值得后世继承与学习,尤其是在人才的选用与发现上,社评、副刊以及专栏的创办上给后世报界从业者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创办的红色报刊,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鼓动群众、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鼓舞抗战士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创办的红色报刊,虽然数量不多,却在青年学生和工人群体中广泛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宣传阵地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大革命时期,党的各级组织成为创办红色报刊的主体,在内容上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在办刊过程中逐步确立了政治家办报的方针,首次出现了国外宣传阵地;土地革命时期,办刊条件极为艰苦,只能采用秘密及易名方式发行,但党对报刊的组织管理更加体系化,并建立了多渠道、立体式的发行系统;全面抗战时期,宣传抗战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报纸种类更加多样化,一些报刊因合并而停刊,部分报刊甚至出版至今;解放战争时期,办刊环境不断改善,全国性报刊和省级报刊日益增多,办刊模式也更加多样化,并创办了对外传播的多语种报刊。在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政治家办报、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对于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媒体宣传格局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国新闻教育本自美国移植而来,但面临社会的合理化质疑。成舍我以国家建构为合理化源泉,从改造社会入手,主张创办大众化报刊,培育现代国民,实现民族建国的 任务。为此,需吸纳平民教育、工读主义等资源,创办“职业教育”+“文化教育”的混合式新闻教育,从“术”“学”和“德”三个方面培养“手脑并用”的记者,消灭体脑之别 与劳资之分,改变知识分子与民众的互动方式,实现社会改造与民族建国的目标,形成了“立国—立人—立报—立己—立教”的合理化设计。这种合理化路径,以实现商业价值与 文化改造为目的,具有强烈的工具理性色彩。  相似文献   

10.
萨空了、恽逸群和《立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5年9月20日在上海创办的《立报》,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上的一朵奇葩。这张四开四版的日报,政治上高举抗日的旗帜,新闻业务上也有不少独创,最高发行量达二十万份,创当时全国报纸销售量的最高纪录,是最著名的抗日救亡报刊之一。 1932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已经无法公开独立出版自己的报刊。一些共产党员利用记者的身份,进入不同政治态度的新闻机构,曲折地宣传党的主张.恽逸群和徐迈进就是在《立报》工作的共产党员.恽逸群主编国际新闻版兼写社论,徐迈进主编社会新闻版。虽然《立报》是由成舍我集资创办的,但实际上由萨空了、恽逸群等进步报人和共产党员主持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