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洋务运动时期,大批洋务官员走出国门,身历目睹了域外城市文明,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尽管他们对城市化的历史必然性没有理性的把握,但他们办工矿、兴商贸、修铁路、建学堂等活动,直接、间接地推动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启动。与此同时,洋务运动还推动了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的扩展,改变了城市社会结构和经济、文化结构,促进了部分城市的近代化进程,这表现在:一、近代市制和控制系统的形式;二、市政公共设施的修建;三、扩大了城市功能。洋务运动使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迈出了最初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3.
长江文化的近代化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即在器物层面上进行近代化努力,在制度层面上展开近代化探求,在社会主体层面上从事近代化求索。由此形成了长江文化近代化的历史特征:(1)外发催生型;(2)同社会变迁的主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3)表现出非过程性与不彻底性。长江文化的近代化对中国早期近代化有关切肯綮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社会,在这种特殊的社会中要实现资本主义近代化,首先要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政治条件。因此,变革清王朝的封建专制制度,是中国近代化的中心内容及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在没有经历过完整意义上的工业革命的情况下,促进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是西方资本主义影响的客观作用,交通运输发展的有利条件,以及近代工商业的巨大推动。这三种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而其他因素都是伴随着这三种力量运动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最早的商会立法是1904年《奏定商会简明章程》,1914年和1929年公布实施了新的商会法和施行细则。中国近代商会法律制度的建立,对于中国法制近代化意义深远,不仅为中国近代民间社会力量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而且提高了商人的法律地位,并为中国近代经济立法和执法提供了强有力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海防思想每一阶段的发展,都对船政的近代化起到了指导作用,而近代船政则经历了萌芽、发展、短暂“盛世”及衰亡的历程.船政近代化的历程显示,任一事物近代化的指导思想必须是先进的、成熟的.在晚清,由于海防思想本身的不成熟,最终导致船政近代化的断裂.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海关所处的特殊地位及其所经办的业务和活动,牵涉到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不能忽略近代海关的存在与影响。本文试从近代社会思潮发展演变的角度,就近代海关对洋务思潮发生、发展的影响和作用问题,进行探讨论述,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近代史上,太平天国革命同中国近代化的关系是十分密切和重要的。这是因为:第一它提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中国近代化纲领;第二它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近代化模式。就中国近代史之为中国近代化的过程而论,这是两个比较具有根本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起源与趋向: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研究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经济地理的巨变,促成了学者们对近代中国经济地理变迁的追寻,首先从开埠港口与其腹地入手,理解近代开放时期中国现代化的空间进程,并逐渐推进到对近代中国经济地理的全面研究,初步勾勒与解读近代经济地理演变的基本脉络与要点。出于对中国本土经验的长时段与深入理解的需要,伴随着现代经济地理学方法与工具的完善,中国经济地理近代部分的重新书写正当其时,藉此可以深入展示1842~1949年中国经济地理变迁的图景与内涵。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近代化进程论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在本世纪内走过了一条由古典型向近代型不断演变的道路,其近代化进程大体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为1900年到1928年,这是学科近代化的起步时期;第二时期为1928年到1949年,这是学科近代化的发展时期;第三时期为1949年到1978年,这是学科统一时期,也是近代化的曲折时期;第四时期为1978年到本世纪末,这是学科拨乱反正和多元化发展时期,也是近代化的再发展时期。作者分别对各个时期的学术观念、学术方法、学科成果、学科人才的状况及特征进行了评析,并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在近代化进程中的成败得失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代城市发展的中国模式及其与美国城市化的比较于云汉一、近代中国的城市发展模式近代中国社会的结构性变化之一就是城市化的初步启动。其标志一方面表现为一批因港而兴、因商而兴、因工而兴、因路而兴的近代城市的诞生和发育,体现出近代城市量的增长;另一方面则表现为...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明是一个双向运动的过程,即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与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普及的过程。而它的发展又与工业化是同步的,这是世界各国城市化的共同规律和经验证明.但是,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却大大滞后于工业化的水平,据统计,目前我国的工业产值已占到国民经济总产值的70%以上,而全国城市化的水平却只有28%;在产值构成中.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率.已由建国初期的3:7转变为8:2,但城市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与农村农业劳动力之比,几十年来,却一直是2:8。虽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长期以来强调生产,忽视生活;强调城市化中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化.忽视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的普及,农村城市化迟缓是根本原因。所谓城市生活方式,即现代化的思维方式、生活行为及现代化的生活服务设施。中国农村缺乏城市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有:  相似文献   

14.
近代对外贸易和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亿.由于近代城市化的特殊性,近代城市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的模式,进而形成了城市土地管理制度变革的不同的路径,主要有由租借国创立新型土地管理制度的变革模式,两种土地管理制度并存并相互融合的制度变革模式,自上而下的自发、自主创立新型土地管理模式及自上而下的缓慢的土地制度变革模式等几种形式,对后来的城市土地管理制度的构建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城市化内容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生态城市化在西方城市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西方城市化是以工业化为条件,基本上在同一条件下进行的,人口城市化指标也确实在工业革命后持续提高.人口城市化比率与城市化呈正相关关系,所以人口城市化是一个可以衡量西方城市化进程的指标,并可用来进行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的相互比较。中国城市化的研究比较流行的观点也与人口城市化相关,这方面研究也得出了几个基本结论:一、在近代以前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口城市化的规模和数量均居于世界领先地位。o唐至明人口城市化率都在10%左右,o其中北宋有人估计是ZO%…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城市社区福利事业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中国城市社区存在的庞大的贫民阶层迫使国家和社会开展救助活动。商人、士绅举办的救助活动成为民间福利事业的主体 ,基督教会举办的慈善救助和下层民众组织的互助亦是民间福利事业的重要形式 ,这些救助和互助活动致使在城市社区出现了一个公共领域。国家举办的救助活动反而居于次要地位。随着以公民权利和社会互助为组织基础和运作原则的现代型救助组织日益增加 ,互助型福利成为近代中国城市社区福利事业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社会军事化略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自晚清以降,社会军事化与近代社会转型如影随形。以近代社会政治史的视角研判,社会转型期的军事权威主义在后发展国家具有普遍意义,内忧外患与衰朽王朝的社会政治结构,导致社会转型过程中军事权威的错位和失范,研究近代中国的社会军事化现象,解读军事权威的离异与回归,对于解读近代社会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鸦片战争前中国仍然是一个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中国才开始近代化。  相似文献   

19.
讨论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前提是确认前近代中国的社会形态.近大半个世纪以来的流行说将中国前近代认定为"封建社会",此说不符"封建"的古义("封土建国"),也不符"封建"(feudalism)的西义(封土封臣、人身依附),并且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封建观相悖反.中国前近代社会形态的表述应为"宗法专制杜会".中国杜会的近代转型所立足的历史前提为此,而不同于西欧、日本的"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20.
论近代中国城乡关系与城市化发展的低速缓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联系性加强与对抗性加剧同时并存的城乡关系 ,是近代中国社会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 ,这种二律背反的矛盾体的存在 ,不仅弱化了城乡关系中联系性加强所产生的对城乡发展的积极拉动作用 ,而且导致了乡村的残破和城市的畸形发展 ,及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低速缓进 ,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和农民运动的风起云涌 ,最终滞缓了近代中国的早期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