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职业》2000,(5)
本刊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左己3月16日签署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6号令,发布《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并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规定》全文如下:第一条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者就业,加强就业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国家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制度。用人单位招用从事技术复杂以及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工种(职业)(以下简称技术工种)的劳动者,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技术工种范围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  相似文献   

2.
武慧玲 《职业》2008,(11):60-60
就业训练作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柱,是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劳动者就业观念的重要渠道。就业训练中心应当努力提高培训能力和办学质量,成为当地就业培训的“排头兵”和“领头羊”。  相似文献   

3.
《职业》1995,(1)
加强就业训练作好就业服务──劳动部就业司负责人答本刊记者问在《就业训练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颁布实施之际,劳动部就业司负责人就《规定》的有关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问:最近劳动部颁发了《就业训练规定》,请您谈谈这个《规定》出台的背景。答:制定这...  相似文献   

4.
就业训练作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柱,是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劳动者就业观念的重要渠道.就业训练中心应当努力提高培训能力和办学质量,成为当地就业培训的"排头兵"和"领头羊".  相似文献   

5.
《职业》2000,(10)
本刊讯 8月 29日,劳动保障部张左己部长签署第 7号令,颁布《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评选表彰管理办法》,并自颁布之日起施行。《管理办法》全文如下: 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评选表彰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表彰和宣传各行各业优秀技术工人,促进广大劳动者提高技术技能,规范中华技能大奖(以下简称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以下简称能手)评选表彰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大奖和能手评选表彰是国家对全国优秀技术技能人才的奖励制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设全国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办公…  相似文献   

6.
《职业》199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摘登第八章职业培训第六十六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职业培训事业,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第六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发展职业培训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鼓励和支持有条...  相似文献   

7.
贾文婷  刘建明 《职业》2011,(20):104-1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第二条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8.
透支生命     
透支生命文/海岭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1993)刑复字第168号刑事裁定书裁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五条第一款第五十三条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第二条第一款第(1)项规定,栽定如下:核准甘肃...  相似文献   

9.
葛玮 《职业》2001,(2):47
《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在全社会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2000年劳动保障部颁布了《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的规定》,明确对90个技术工种(职业)实行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就业准入制度,要求凡初次就业的劳动者,只要从事国家规定的技术工种职业,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方可就业上岗;用人单位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 就业准入制度的实行,使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劳动者就业上岗的必备的前提。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不但是广大从业人员、待岗人员、转岗人员的迫切…  相似文献   

10.
劳动者就业权益是劳动者正当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法律对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的权益及其保护缺乏具体的规定,相关研究也较为少见。本文结合目前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和一般法理,提出了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应享有就业信息知晓权等九个方面的权益;同时,针对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提出应从劳动者自身、劳动行政部门以及司法机关等三种途径来对劳动者的就业权益进行保护,其中劳动者自身的保护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邢新民 《职业》2003,(2):46
加班加点应有补偿加班加点,在劳动法里称作延长工作时间,是指用人单位在正常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应当休息的时间内,安排劳动者工作。它表现为两种形式:(1)加班,指在法定节假日或公休日(周六、日)进行工作,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的企业,工作日为节假日的,才视为加班;(2)加点,指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如提前上班或推迟下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部发犤1994犦489号)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  相似文献   

12.
胡长建 《职业》2001,(1):48
1994年,原国家劳动部颁发了《职业指导办法》,规定职业介绍机构应开展职业指导工作,配备专(兼)职职业指导员,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指导和服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就业机制的不断发育,对职业指导的工作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职业指导人员素质是搞好就业服务的前提条件,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从2000年开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对职业指导人员职业资格的鉴定工作,通过取得证书的办法,使职业指导人员受到系统和规范性的培训。 职业指导人员在职业指导工作中,因指导对象…  相似文献   

13.
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思考谢尧新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但劳动者的素质相对低下,就业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扩大就业创造条件,把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是新时期劳动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需...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职业培训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任务将更加繁重。职业培训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就业的重要手段,要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加快改革步伐,增加自身功能,提高培训规模和质量,为促进劳动者就业和...  相似文献   

15.
《职业》2000,(12)
从明年起,我国将进入第十个五年计划时期。这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正如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建议》所指出的,今后 5到 10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在这样一个重要时期,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重要手段的职业培训工作,将面临更加繁重的任务。因为无论是发展(这是“十五”的主题)、结构调整(这…  相似文献   

16.
“八五”期间,辽宁省就业训练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立足为促进就业服务,累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60多万名合格的劳动者,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全省形成了以各级劳动部门办学为骨干,企事业单位办学为主体,其他社会力量办学为补充的培训网络,使培训能力不断加强,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培训层次不断加深,培训质量不断提高。目前全省就业训练规模达到年培训12万人。  相似文献   

17.
桃江县委、县政府对部分生活比较困难的离退休干部实行政策倾斜,规定:(-)凡能发放在职职工工资的企(事)业单位,必须优先按月发足退休金,以及政策规定内的各项补贴;(二)在经济条件尚可的企(事)业,离退休人员可享受与在职职工同等的劳保、生活福利待遇,并优先解决这些老同志子女的就业问题;(三)对在特困企业的离休干部,M1996年四季度起,其生活补助费统一由县委老干部局按每人3O0元逐月发放,所需经费由县财政统一解决。桃江县三条规定解困@黄梦其  相似文献   

18.
《职业》1995,(2)
职业培训实体管理规定编者的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此,劳动部于去年10月开始陆续颁布了17个与《劳动法》配套的法规和规章。其中与职业技能培训有关的有《就业训练规定》和《职业培训实体管理规定》,《就业训练规定》已在本刊上期...  相似文献   

19.
《职业》2007,(28)
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遵循的原则。A.协商一致、诚实信用B.合法、公平、平等自愿C.自愿协商、诚实信用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A.书面劳动合同B.口头劳动合同C.书面或者口头劳动合同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支付标准是。A.按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B.按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  相似文献   

20.
邢新民 《职业》2003,(5):41
[评析]对于这起因企业变相扣除员工工资引发的劳动争议,仲裁裁决是错误的。其错误在于,没有查清事实,没有抓住争议的本质。该公司和仲裁委员会都认为,从工资中扣除一部分作为期薪是公司工资管理制度规定的,而这一理由是根本不能成立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号)第19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而在本案中,该公司的工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