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学语文教学除了做好积累外,当务之急是给学生思考的权利和时空,从而发展思维能力.下面笔者谈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实现这一点. 一、在自主学习中培养思考的习惯 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有:预习、识记、独立完成作业、复习等."凡事想一想"应成为每个学生共有的座右铭.如:预习中有哪些字、词,句不懂?哪些字难写?自己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还有,自己曾经见闻过或经历过的哪些事与文中内容相似?自已是否经历过相同的情感体验?然后作上记号,准备课堂上发育.在识记时用什么办法最快?在独立完成作业时审题、比较、联想、组织语言等,思考自不必说.  相似文献   

2.
预习是一种按照学习计划预先自学教材的学习活动,它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内容是要求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活动,活动比较多,但效果却不尽人意。主要原因是每课中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的内容比较多,而活动时间不充分,40分钟内很难完成。如果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对教科书中的观察方法、实验步骤进行预演,这样课前就有所发现、有所准备,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科学课要预习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标准下,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本次改革的重点之一。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从预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学生在英语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有效预习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有效预习过程也是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如何才能实现有效预习,如何实现自主性预习,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预习的目的,其次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再次是帮助学生掌握预习的技巧。  相似文献   

5.
小学阶段是-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培养自觉预习的习惯 课前的预习是很重要的.有效的预习,让学生在教师讲课之前自主地熟悉知识,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个大致的了解,明确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尔后带着疑问上课,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个性化预习是一种自主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培养小学生语文个性化预习习惯要坚持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培养小学生语文个性化预习能力要经历具体要求、目标管理、自主管理阶段,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预习是一种按照学习计划预先自学教材的学习活动,它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小学科学课常教学中大部分内容是要求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活动,活动比较多,但效果却不尽人意.主要原因是每课中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的内容比较多,而活动时间不充分,40分钟内很难完成.如果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对教科书中的观察方法、实验步骤进行预演,这样课前就有所发现、有所准备,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科学课要预习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预习是练习阅读的重要阶段,培养好了学生的预习方法,就自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新课标的要求.从而,教师的教学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我校以“五步教学法”的语文高效课堂为主阵地,即:明确目标、预习展示、激发兴趣;学生自主学习新课;分组合作探究展示学习成果;拓展演练、实践与创新;总结与反思,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完成“324”学生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创新创业背景实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通过倾听、观察、提问三个步骤,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与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配合实验考核制度,改善了大学物理实验预习的质量。在此基础上,开展"学生讲、学生做""老师听、老师看"的"翻转"实验课堂,不但缓解了实验教与学的矛盾,而且引导学生成为高能力的学习者,将学习生活化,使学生具备长远持续发展的能力,满足创新创业的职场需求。  相似文献   

11.
语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创造,完成教学活动。教师则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更多表达自己观点、阐述自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一、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能让教学"有的放矢"学生预习课文时,教师可针对每篇课文的特点提出一些要求,这样学生在预习时就有了较明确的任务,也促使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和思考。新授前我先了解部分学生的预习情况,尤其是他们不懂的问题。课上我就引导学生一起重点解决这些问题。课文的重难点就在学生的讨论、辩解中解决了,有时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历史教学方法:启发预习、情境创设、提问思考、讲授巩固.非常适合初中学生,且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培养学生坚持预习教材、看图、勤与思考、整理知识和认真纠正错误等方面阐述了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14.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和思维进入数学课堂,这对于他们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预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初步形成自己的思想与思维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自主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组成部分,作为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做好自主阅读呢?通过反复尝试,我们通过熟读文章,了解大意,在教学中,我特别引导孩子们用“预习五步法”自主预习。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终极目标。教育的过程 ,更是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为此 ,我在这方面作了些粗浅的探索。一、强化预习预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九年制义务教材把“预习”纳入其中 ,目的就是以学生现有知识储备为基础 ,依据教材和教师富有操作性的提示 ,让学生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智活动 ,对课文进行独立的感知 ,获得初步的印象从而独立检验自己的学习过程 ,获得独创成功的快乐和加强自信心。并通过预习中的质疑 ,使的学生的思维激活 ,以便在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7.
语文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学习,既需要放眼于课文,更需要放眼于课外;既要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生活学习的应用;既要注重点滴积累,领会感悟,更要注重习惯养成,潜移默化;在语文教学中不但要强调读写,也要重视听说练习;阅读与习作既讲究方法,又似乎没有定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注重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多方面潜能,达到最佳效果。在阅读教学中,我注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具体做法是:一、我让学生充分预习。初步感知教材,预习中查找资料,弄懂字词意思,理清文章写作顺序、主要内容,画出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并在初读中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课  相似文献   

18.
在十几年的数学教学生涯中,我发现,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发生的错误,只有少部分是自身能力不够,其余都是学生不良学习习惯造成的. 有句俗话说:"习惯决定一切."思想家培根也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新课标也指出:"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需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预习英语的习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预习。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了解学习内容的重难点,认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从而为他们接下来的听课学习做好准备。预习习惯的养成,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课堂  相似文献   

20.
彭实 《科学咨询》2008,(20):73-73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启迪学法 数学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来源.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首先应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首先指导学生预习,要求学生养成边读、边划、边思考,手脑并用的好习惯.每次教学新内容,我都向学生指出要学习内容的要点,并要求学生根据要点,新授例题下面的提问和提示,带着问题去预习.在指导学生课内自学时,我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本,分析算理的文字说明,让学生深入思考知识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找出其它的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