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乐府《陌上桑》叙述五马太守企图调戏并占有采桑女罗敷而遭其严辞拒绝的故事,歌颂了罗敷的坚贞与智慧,批判了太守的丑恶与愚蠢,是历来为人们所喜爱的具有喜剧色彩和浪漫主义成分的乐府名篇。尤其是第一解中以铺陈烘托手法描写罗敷之美的诗句:“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这已成为后人描写美人的典范手法之一。然而,历来对“来归”句的主语为谁的问题,众说纷纭,至今莫一。有云“已婚男子”者,如清代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说:“缘观罗敷,故怨怒妻妾之陋。”有云“耕…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六年版)释汉乐府《陌上桑》时说,“耕种者见之,停锄停犁而忘其工作,到了家里互相埋怨为什么坐着贪看那美妇人的容貌,使得田没有犁,地也没有锄”。这是诠解“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句的。我翻阅时,疑为“千虑一失”之误。此诗中的“坐”字并非“坐着”之意,而是“因为”、“由于”的意思。意为这些忘犁忘锄的耕者回家后互相抱怨,因贪看罗敷的美色而耽误了工作。若用“坐者”来释“坐”,于环境也不协适。试想,哪有人会坐在美人面前,目不转睛去盯着看人家呢?那场面既便看者迷而不觉,罗敷本人也会不好意思走开了。  相似文献   

3.
论创作客体     
如果有人问:文学创作的客体,即文学创作的对象是什么?许多人可能会这样回答:客观现实。猛一看,这个回答似乎是正确的,“唯物主义”的,天经地义的;而且几十年来我们也一直这样看待。然而事实上这个回答是非常笼统的,是很不确切的。“客观现实”,这几乎就是人类社会、外在自然、小至无内、大至无外的一切事物,难道它们都是文学创作的对象?天体运动的规律也是客观现实的一部分,但就它本身来说,是文学创作的对象吗?爱兹病毒的活动情况也属于客观现实的范畴,文学要写它吗?相反,人的情绪、情感、感觉、  相似文献   

4.
如果我们向大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叫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与你有什么关系?如果你研究出了一套计算机软件,你知道如何保护吗?恐怕能回答这些问题的人不会很多,甚至  相似文献   

5.
在联系实际领会列宁的物质定义时,常有人提出这样一些问题: “这张桌子是不是物质?”“时空是不是物质?”“信息是不是物质?”“社会存在是不是物质?”“张三的思维对于李四来讲是不是物质?”等等。这些问题显然是无法作出简单的回答的。如果回答“是”,那就势必要把具体的物质实体、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属性同物质本身混同起来,好比把张三的眼、手、足同张三本人混同起来一样,这是荒谬的;如果回答“不是”,  相似文献   

6.
人们大都听到过这样的说法:“中国人的婚姻高稳定、低质量”,“60%的夫妻是凑合型”,“改革开放使性观念混乱,离婚潮泛滥”。然而,提出这些观点的人实际上从未进行过有关的实证调查。中国人的爱情和婚姻现状究竟如何?中国人的凑合婚姻真有那么多吗?市场经济和外国文化对婚姻层面渗透的广度和深度如何?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题为《转型期中国人的婚姻质量》的全面性调查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些问题。下面刊登报告中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7.
老子的名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过去,人们都理解为:“人民不怕死,怎么能用死来吓唬他们”?其实,这样的理解并不符合老子的原义。由《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可证其原来是这样的提问:人民不怕死,怎样使他们怕死呢? 一、两个提问句上的毛病 此句出于今本《老子》七十四章。毛病发生在两个提问句上: 第一个提问句即本文提及之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今本多如此。“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帛书乙本(甲本此处缺损)如此。 今本的文句显然是反诘句,意为,人民不怕死,为什么还用死来吓唬他们? 帛书的文句则是正面提问句,意为如果人民还是经常不怕死,怎样刑杀才能让他们害怕呢? 显然,二者有三点不同:(1)是“杀”而不是“死’,帛书之“杀”,指刑杀。“死”则包据自然死亡。不能等同“杀”。(2)帛书比今本多三个字:“若”(如果)“恒”(常)“且”(还是)。(3)  相似文献   

8.
“Flash 动画你看过吗?”,“看过!”“用 Flash 做过动画吗?”,“做过!”以上两个问题你完全可以理直气壮的回答。那么我再问你:“你知道 Flash 的很多特效也可以通过编程来实现吗?”“你知道 Flash 编程基本方法及其函数接口吗?”如果你也能肯定的回答上面两个问题,那么你一定是“闪”客里高手中的高手了,请略过此文,同时也请你原谅我的班门弄斧之举。如果你还不知道 Flash 编程是怎么—回事,那么请跟我来,我们一起来领略—下 Flash 编程的风姿!  相似文献   

9.
外国人学习汉语 ,往往因为语法概念不清 ,用词不当 ,而常常造成语病 ,尤其是疑问句方面的错误十分严重。以下便是对疑问句的方式 ,词语的用法 ,语序方面出现的错误略作辨析。一、汉语中疑问句的种类(一 )用“吗”的疑问句 (是非疑问句 )疑问助词“吗”加在陈述句的句尾构成疑问句 ,表示希望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如 :“你是留学生”为陈述 ,句尾加疑问助词“吗”便构成了希望得到肯定或否定的疑问句。“你是留学生吗 ?”下面的回答即为“是” ,或者“不是” ,肯定或是否定。(二 )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 (特指疑问句 )把疑问代词放在提问部分的…  相似文献   

10.
一个被忽略了的美学范畴——美因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美的本质是什么?”这是美学研究中公认的最重要而又最难解决的问题。它之所以难以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于“美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这一的问题没有被很好地解决。“美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这是一个很迷惑人的问题。假若让我们单凭生活经验做印象性的回答,那么我相信大多数人对美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会同时予以肯定的。这在艺术作品的描写中很容易找到例证。如《陌上桑》写秦罗敷的美貌:“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悄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这就是所谓佳人之姿倾国倾城。照此描写,不分  相似文献   

11.
一、哲学问题的特点 「美〕伊·伯林 哲学间题是在人类开始反思自身以及思考其它的虽各不相同却有着某些共同特征的事物的时候产生的。这些问题往往很抽象,包括各种本原问题,以及那些很少或根本与实际功利无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主要特征是,似乎没有明确的和可普遍接受的解答程序,也没有我们可以请教的解答这类问题的各种专家。这些问题确实很独特,那些提出这些问题的人也似乎不能肯定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答案,或者怎样去发现答案。举个例子说吧,如果我们问:“在1955年的冰岛上看见过渡鸟吗?”我们知道怎样回答这样的问题——正确的答案显然必…  相似文献   

12.
人都是利己的吆?利已是人的“天性”吆?只有根据人中利己的“天性”,利用物质刺激,才能促使人们积极从事经济活动吆?只有根据人的利已的“天性”,以追逐利润为杠杆,加强自发的市場经济,才能繁荣经济吆?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人,对这些问題的回答都是肯定的。他们事实上也正是这样作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理论也是建筑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3.
《家庭科技》2013,(3):48-48
如果你要点咖啡,服务员问“要大杯还是中杯”,你会做何选择?如果你要买保险,推销员问“最大保额希望是20万元还是10万元”,你的倾向是什么7我猜,你不会每次都能继续追问“还有小杯咖啡吗”“有没有更小的保额”这样的问题,尽管现实中这些选项都确实存在。换言之,所有下意识地做出二选一回答的人,都为商家平添了不少销售收入。  相似文献   

14.
胡适和梁漱溟分别是现代中国西化思潮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本文仅就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作一比较研究,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一 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中曾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归结为“一种新态度”。他称这种“新态度”为“评判的态度”,并且强调指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五四新文化运动持的也是这种“评判的态度”。 根据胡适的解释,所谓“评判的态度”,如果用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话来表示,就是“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它“含有几种特别的要求”: (一)对于习俗相传下来的制度风俗,要问:“这种制度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二)对于古代遗传下来的圣贤教训,要问:“这句话在今日还是不错吗?” (三)对于社会上糊涂公认的行为与信仰,都要问:“大家公认的,就不会错了吗?人家这样做,我也该这样做吗?难道没有别样做法比这个更好,更有理,更有益的吗?”  相似文献   

15.
艺术的沦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今天的世界中,真正的艺术正在沦落和消亡!法国诗人瓦勒里曾痛苦地发出质问:“伟大的东西还会在欧洲再度产生吗?”。今天,当我们做出“伟大的艺术还会在世界上产生吗?”这一质问时,我们的心情比瓦勒里更为沉重,也更为沉痛。这是一个迫使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如果谁在十九世纪提出这样的问题,许多人将不屑于回答,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个问题过于的可笑和无价值。但是,在今天的世界中,当我们认真地提出这一问题时,真正的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们都将会感到它的份量。  相似文献   

16.
<正> “上帝不是在掷骰子”,这是爱因斯坦常用的一句口头禅。对此很多人感到诧异,象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家难道也信奉上帝吗?这个问题也曾引起一些科学家和哲学家的广泛关注,大多数人认为,爱因斯坦信仰的“上帝”决非宗教徒所信仰的拟人化的上帝。诚然,这种理解是对的,但仅仅指出这一差别是不够的,因为它只回答了爱因斯坦“不信仰什么”,而没有进一步说明他“信仰什么”。爱因斯坦是一个有着深沉宇宙宗教感情的人,而且在科学史上,与爱因斯坦有着同样宗教感情的科学家也不乏其人,对这种现象我们应如何理解?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我们了解科学家的思  相似文献   

17.
如果有人問,什么是概念?或者会得到这样的回答:概念是一种思惟形式。如果再問:什么是思惟形式?則可能会得到这样的回答:思惟形式是人的大腦对客現事物及其关系的一种反映形式。 这样回答,已基本上道出了对思惟形式的唯物論的观点。就是說,这种觀点主張:思惟形式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形式,而不是主观臆造的东西。也就是說,根据这种主  相似文献   

18.
价值真理能不能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一席之地?看来这个问题现在面临着似乎是“悖论”式的处境:如果它完全满足真理的一切本质规定,那么称它为真理就行了,何必要说“价值真理”?如果它不能满足真理的一切本质规定,那么它还能是“价值真理”吗?为了从这样的处境中找到出路,需要探讨一下真理的本质规定,看看价值真理这一概念是否能满足这些规定。  相似文献   

19.
何谓儒教     
序我要向大家提问:何谓儒教?无论对方是读书人,或者不是读书人,恐怕都会这样回答:儒教就是伦理道德之教。还可以继续问下去:你认为儒教是宗教吗?于是,无疑会遇到这样的回答:儒教不是宗教。儒教不是没有论及死的问题吗? 这是人们关于儒教的最普通的概念。这个概念就是:儒教没有论及死的问题;它论述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这个概念非常普及。中国人培育出了儒教,大部分中国人如此认识这个问题,更不用说深受儒教影  相似文献   

20.
一、生产劳动的理论与历史古典政治经济学自创立起,首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什么是财富,什么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从而怎样使国家致富。关于生产劳动的理论最初就是这样产生的。它的本意在于回答:财富是由哪些劳动创造出来的。什么的财富?马克思曾经说道:“如果抛掉狭隘的资产阶级形式,那末,财富岂不正是在普遍交换中造成的个人的需要、才能、享用、生产力等等的普遍性吗?财富岂不正是人对自然力--既是通常所谓的‘自然’力、又是人本身的自然力--统治的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