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宠儿》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被西方评论界誉为后现代主义和女权主义的经典小说。作者利用后现代主义的小说创作理念和艺术手法,成功地将虚幻与现实融合在一起,生动地再现了美国现实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由此,不仅颠覆和改写了西方权威的有关奴隶制叙述话语,而且深刻地揭示了美国黑人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表现出了黑人文化反压抑求认同的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2.
3.
《星期六》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第九部小说,小说出版后广受评论界的关注.小说主人公贝罗安医生一方面显示出英国人身上特有的民族优越感及自豪感,英国仍然是一个崇尚理性、井然有序、等级森严的地方;另一方面其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却充满了欧洲风味和美国气息,强烈地冲击着他的传统文化身份,使他面临着“我是谁,我该成为谁”的身份认同困境.  相似文献   

4.
《骨》是一部自传性很强的作品,其中父女关系是解读小说内涵的一个重要视角。从三组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三个女儿对父亲的不同态度,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美国华裔文学在不同发展阶段对自身文化认同的不同态度,具有一定的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5.
6.
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日用家当》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沃克运用象征主义的视角,敏感的嗅觉触摸到了非裔黑人在寻根文化、伤痛文化与现代白人文明的冲击与涤荡中的苦痛挣扎和文化身份认同,构拟出一幅在深沉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面前迷惘和抗争的画面,体现出作者难以释怀的黑人情结和沉重的沃克焦虑,这也是作者自我意识的彰显。  相似文献   

7.
电影<阿凡达>中描绘的纳威人的世界是一个诗意的世界,而诗意的世界最终还需回归到人的身上,才能变成理想的家园.主人公杰克的身份认同和英雄历程始于身体,途经心灵,又止于身体,无疑是一次家园的追寻和回归.  相似文献   

8.
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成名作《等待戈多》是后现代主义流派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作品。运用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方法从反情节、反人物、反语言、反时间、反场景、反悲喜剧等方面透析了《等待戈多》文本中“反戏剧”的艺术创作特色,揭示了这一全新的表现形式所反映的社会心理现实、文艺思想的影响和贝克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并运用接受美学与读者反应理论阐述了作品能够给予读者的警示和净化作用,以弥补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不足,从而全面透彻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救亡图存近代语境下,晚清知识女性开始涉足诸如游记、政论等原为男性把持的文学类别。《妇女时报》倡导女性"游历",并为女性游记提供言说平台,这在中国女报史上实为首次。细读这些女性游记文本,可见其蕴含的生活史和思想史双重价值:就旅行方式而言,知识女性已由传统社会随夫随父宦游转变为以求学、求职、休闲度假等为目的的"独自"旅行;更为重要的,旅行书写是在媒介叙事的公共属性之外,开创了一个具有私人色彩的言说空间,而知识女性在旅行叙事中所刻意彰显的民族国家意识、现代知识、文明、卫生的自我身份,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近代政治文化对女性日常生活及私人叙事的深度嵌入。  相似文献   

10.
欧茨在中篇小说《自我封闭》中塑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白人女性形象,通过描写女主人公的一生揭示了女性主义作家在探讨女性身份时容易忽略的主体性危机问题,试图从女性和以女性为代表的少数族群自身寻找身份认同的出路。文章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尤其是拉康的相关理论分析女主人公伊迪丝自我身份认同失败的原因,并结合欧茨的个人经历和创作观来讨论女性书写作为女性身份建构手段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古典文学名著《金瓶梅》的巨大写实意义已为世人所公认。文章从人物心理、特征等方面入手 ,就《金瓶梅》中武大郎被毒杀这一情节的超现实性进行了探疑 ,同时分析了其原因以及对小说写实意义的影响和主题思想批判性的削弱。旨在更加客观地认识和了解这部古典名著。  相似文献   

12.
新闻写作是现实生活中最普遍被人关注的一种写作。新闻写作要有价值 ,体现价值的关键在于把握人文视角。人文视角 ,也就是以人为本 ;其价值的解读是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当今社会 ,人文视角是衡量新闻写作价值的尺度。合格的新闻写作者及媒体 ,必须身体力行 ,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13.
审美的逻辑体性是美学内在本质与可能性的表达。知识论与价值论美学认为,审美逻辑体性使幻觉性本质与现实性本质趋向统一,在审美转换中实现审美创造,使一切存在物具备了审美的知识形式时,绽现为现实化的审美成果。  相似文献   

14.
彼得·凯里是澳大利亚享有盛名的新派作家,他的故事不拘泥于现实和时空,总是游移于现实与虚幻之间,带有较强的超现实主义色彩.他的作品中既有对个人痛苦的同情,对黑暗的社会机制的憎恶,也有对澳大利亚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关系的探讨,令人感触,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5.
浪漫陶诗与魏晋佛教有着多方面的联系,从内容题材到语言形式,陶渊明的多篇浪漫诗文都可以找到源自魏晋佛经的凿凿证据。事实证明,亦真亦幻的自娱型陶诗所具有的玩心高明而又脚踏实地,言在八荒之表而情甚亲切的浪漫特色,很大程度是受了魏晋佛教的浪漫想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聊斋志异》中对虚幻世界的描写最具艺术魅力,它表现在人物内外美的和谐统一,情节的离奇幻美,环境背景的虚实相生等三个方面,它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理想世界,传递着一种奇特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7.
乔伊斯的意识流名著《尤利西斯》的主题——对爱尔兰民族文化的批判除了体现在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还体现在对作品中诸多异族形象的描写上。本文拟从形象学角度出发,结合文本,分析《尤利西斯》中的异域形象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揭示其与乔伊斯的爱尔兰民族文化身份建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象征是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姆斯经常使用的艺术手法,解读象征符号是了解其作品的最佳方式。通过探讨《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作品中逃遁现实的象征符号,揭示剧作中在现实和虚幻中游走的人们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9.
对生命终极的追问,是历来大家共同探讨的话语。本文就陶渊明在《形影神》诗中所昭示的求乐、求善、大化的矛盾统一思想进行了剖析,并探究其形成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根据金庸武侠小说的具体作品,结合相关的历史与宗教文献,对小说中所描写的全真教主要人物尹志平进行了分析。首先认为与历史上真实的人与事件相比,小说中尹志平的政治倾向、感情性格等主要方面与史实差别较大;其次重点从小说创作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设置这样一个全真教另类的角色是有必要的,但把这个角色叫成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尹志平",就违背了人物的现实关联及内在精神结构。这是金庸先生所说的"我初期所写的小说",过于强调艺术真实而对历史真实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