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女性神话的反叛──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杨虹伟40年代的上海文坛,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时代背景.涌现出一批“以自己的切身经历来写女性体验”的作家。这些脱离当时主潮流的作家和作品因对人性的深入探究和全新视角,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张爱玲作为代表,其...  相似文献   

2.
一、新视角的启迪新视角是就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立场而言,它是二十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研究的新方法。给予人们的启迪之一是思维角度的变换,它反对在西方文化中占统治地位的男权意识,主张将女性世界和女性话语作为研究对象,重新解读西方传统文化,透视陈旧的社会本文和文化语境,向传统的文学史和文学理论提出质疑。所以站在批判男权意识立场研究文学问题是其理论的出发点。给我们启迪最大的是两个较有代表性的学派:英美学派和法国学派。英美学派采用分析作品中的妇女形象的方式建立女性美学。他们最初分析的是男性和女性作家所作的小说或…  相似文献   

3.
<正>对远古藏族地区各种自然物的神化、祭祀形式与特点,笔者曾著文作过研讨.本文作为补遗,虽不能穷尽其详情,但通过理性的思辨和审视,至少对原始信仰其神秘迷雾背后蕴含着的或哲学或半哲学的宇宙世纪、万物生成之认识观有所大概的了解.(一)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的童年时期,处在蒙昧和半蒙昧状态下尚未开化的人  相似文献   

4.
论古代藏族的图腾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一样,藏族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氏族公社时期,亦即我们倡常所指的原始社会。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生存条件很不完备,人们的思维能力、智商水平也极为有限。人们往往以一种神秘、迷惑的眼光看待事物,认识世界.进而逐步形成了“万物有灵”的认识观念。从此,“万物有灵”成为他们思想和行为的基础,继而有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以及巫术等原始宗教体系。“目四”既义“图腾”一词,源于印第安入鄂吉布瓦部落的方言,原意大致为“他的桂类”、“他的亲属”或“他的氏族标志”。鄂吉布瓦人用…  相似文献   

5.
关於“龙”“龙”一名,系我国中华汉文化中的称谓,且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藏族则名其为“鲁”,是原始宗教信仰中具有强大神性和丰富内容的一大神明。由於历史上藏、汉民族地域环境的不同,语言文字的各异,因而不仅称呼有别,且对其内容和形态的认识也不尽一致。首先,从中华汉文化中的龙说起。其实,龙并不是实在的动物,它是中国古人幻想或虚拟出来的,却也奇怪竟然虚构的那么真实,如此显活。《说文解字》:“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风而登天,秋风而潜渊。”《易·乾卦》:“飞龙在天”、“或跃在渊”、…  相似文献   

6.
自然是宗教最初的、原始的对象,这一点是一切宗教、一切民族的历史充分证明了的。 对于自然的依赖感,再加上那种把自然看成一个任意作为的、有人格实体的想法,就是献祭这一自然宗教的基本行为的基础。 ──费尔巴哈  相似文献   

7.
<正> 原始氏族社会,朦胧混沌,人与自然浑融一体;光怪陆离的万变自然赐于人们以浮想联翩的广阔思维锁地和智慧之光。人类一切思维、宗教乃至文化艺术一概由此萌芽并逐步得到发展。灵魂观念即是那时继自然物崇拜之后而出现的一种宗教现象,且伴随氏族社会的成长和发展而成为原始宗教以致原始文化艺术的精神核心。倘能正确透视灵魂观念的基本特质,无疑有助于领会整个原始宗教、原始思维及原始文学艺术甚而原始人的全部精神属性。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说:“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  相似文献   

8.
对《左传》中的士人形象塑造进行分析 ,作为历史形象的他们 ,同时又是一个个鲜明的艺术形象。塑造这些鲜明艺术形象的艺术技巧主要有 :尚奇、对比、细节等。  相似文献   

9.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家国同构”的社会里,女性的价值必须通过她们所依附的男性来体现。女性遭受的压迫,最严酷的是对人性的摧残和对自由意识的毁灭。影视作品的文化视角,大多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外部冲突,提出妇女解放最基本的问题是人身的解放。在两种文化碰撞、交融的现代社会,妇女必须在人身解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思想观念和精神世界的解放。如果说前者主要靠外力,那么后者则主要靠灵魂的自我搏斗。因而影视作品的文化视角逐渐转向人的内心冲突,展示妇女精神解放的曲折性、艰巨性和重要性。在群体无意识的文化背景下,妇女解放,最终应体现为价值观念和人格的解放。这必然受到周围传统观念的围攻和阻挠,影视作品的文化视角,因之着力展示个人与社会的冲突。所以,必须在改变人们物质文化的同时,提高全民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0.
最早创建于公元7世纪初的藏族法律是由具有地方性军事奴隶制性质的吐蕃王朝政权所制定的法律。吐蕃法律初创之际,充分吸收了藏族先民的伦理文化。借助吐蕃伦理文化广泛的群众基础,吐蕃法律得以制定、实施而逐渐完善,反过来又不断强化着吐蕃的伦理文化,不难发现丰富的伦理文化底蕴是吐蕃法律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1.
苏童是当代独具风格的小说家。他的小说以叙述的优美、精致、诡谲,想象的奇特和舒卷的美学气韵而引人注目,他的小说开拓了当代文学的视野。本文从苏童小说女性形象塑造的角度,思考其创作中人文关怀的注入与女性意识的凸出,以此洞悉苏童小说的女性世界,探讨其独特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2.
徐英春 《齐鲁学刊》2004,(5):157-158
《樱桃园》叙说美丽、善良、正直的农村妇女金小仙为权势所迫而走向毁灭的悲剧故事。金小仙的悲剧显示出当代农村种种不良社会势力对传统的女性美的掠夺和扼杀,使我们看到在当代农村经济增长的背后种种不为人知的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13.
藏族女性作家的书写在新时期以来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她们的汉语书写一方面使文本具有了对话性质的双语互文本;另一方面通过对民族历史和藏族女性的关注,也展示了不亚于藏族男性作家的叙事能力.这种藏族女性的独立意识,建构起了她们作为藏族女性这个边缘群体的书写主体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4.
阿依曲莱克是《玛纳斯》史诗中以玛纳斯为首的一大批重要人物形象中的一个。同时,她还是一个体现史诗美学价值的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之《玛纳斯》史诗中有绮依尔迪、卡妮凯、阿依曲莱克、阿茹凯、萨依卡丽、克勒吉凯、库姬勒等一大批既有倾城倾国之貌又勇敢无畏、有血有肉、生动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无论是在烟火纷飞的战场,还是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都以她们自己超凡的人格魅力增添了史诗的美学鉴赏价值。这些女性形象的人生经历和悲剧命运是整部史诗宏大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史诗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绮依尔迪、卡妮…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古代神话的形象和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古代,英雄神话远远多于自然神话。原始的宗教和社会的嬗变,地域的辽阔和习俗的差异,使我国古代神话形象具有千姿百态的风采。这些神话人物,功高盖世而完美无缺,形象伟岸而性格平面。在典型形象的塑造上,留下的创作经验是多方面的。我国古代神话形象的思想生命和艺术魅力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16.
原始氏族社会是人类历史的幼年期 ,那时人们认为世间一切事物皆有灵魂、意志、权能 ,人类及其社会实践活动都受神灵的控制或摆布。受这一神灵崇拜的支配与影响 ,产生了前兆迷信及其稍后的占卜术 ,且演变、发展成为具有丰富内容和完整体系的一种宗教文化现象 ,对古代藏族物质文化生活尤其对于人们的思维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一 )何为前兆迷信 ?“前兆”指的是物质世界每一事物运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前期现象 ,亦即将要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比如“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以及其它种种物候。处于蒙昧时代的人们受认识能力的局限 ,认为万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女性的文学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莫立民 《天府新论》2009,(3):149-153
中国古代女性的文学批评一直是古代文学研究倍受冷落的领域,研究呈"荒漠化"状态.但中国古代女性的文学批评有着自已独立的发展流程,在不同时代则分别涌现出自已的优秀文学批评家,在文学批评话语体系中也不时羼入自已的独特体会.中国古代女性在文学批评领域内的一些新创,将颠覆时下文学批评史上的一此所谓"定见"与"常识",而导致重新审视时下文学批评史的建构.  相似文献   

18.
女性形象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燕 《中州学刊》2004,(5):78-82
女性形象决非女性本身,它是男性的一种文化构想物,一种人为的话语实践,是男权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语言符号".然而,由于"语言和思想的物化",人们往往以为女性形象就是女性本身,相信对女性的语言描述就是女性现实.所以,女性形象一旦诞生,便会逐渐成为一种刻板形象或定型观念,表达了全社会对女性的性别角色期待.本文拟从形象学的角度,分析父权文化中女性形象产生的深层心理基础和社会文化根源,揭示其中的权力话语关系及其运作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未来的生态女性建设和两性伦理乌托邦构想.  相似文献   

19.
拥有学识和才华固然是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但如果服饰与外型配合适宜,表现出优美形象则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高大型 这种外型给人的印象是充满自信心及活力、外向,有说服力及  相似文献   

20.
陈映真在自己的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她们大都不是小说的主人公,只是构成陈映真小说写作模式或主人公的生活背景。在陈映真小说中,对立中的男女双方定位不同。男性常常扮演着一种理性的社会角色,女性扮演的则是一种感性的社会角色。她们善良、真诚、忍耐但有依赖性。作者对有独立倾向的女性不怎样喜欢。如此,女性永远受动于男性话语的支配,变成了男性世界的边缘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