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政治、经济的重大变革,必然要求文化观念的相应转变。对一个民族来说,共同的文化观念在建造民族的共同意识,协调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保证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巨大凝聚作用。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基本的文化观念作为共同价值取向、共同的追求目标、共同的精神纽带,那么,这个民族就如没有灵魂,没有脊梁,就会变成一盘散沙,成为没有前途的民族。因而,改变旧的文化观念,建设与社会发展进步相适应的新型文化,是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在文学理论教学与研究的过程中 ,我对文学史理论的关注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其一 ,新时期以来 ,我国学术界展开了文学观念、文学方法的讨论 ,作家、理论家开始反思文学与文学史的研究 ,不少学者提出“重写文学史”的口号 ,但理论说明的深度不够。 90年代 ,文学史理论研究呈现出逐步深入的态势 ,成为不同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 ,专题学术讨论会多次召开 ,有关论著也已出版 ,如《文学史哲学》(陶东风著 )、《文学史新方法论》(王锺陵著 )、《中国文学史之宏观》(陈伯海著 )等。董乃斌主持的“中国文学史学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总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社科文献资源共享建设的构想卢丽娜文献资源与自然资源不同,它是一种智力资源,可以重复使用,反复传递,通过一定的手段,合理配置,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社会科学研究本身所固有的特点,使它对文献资源的依赖性比自然科学研究要强得多,加之,近年来社科研究大环境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茂名荔枝的历史谈起,阐述了荔枝文化是茂名地方特色文化之一,论述了荔枝文化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意义、文献收录范围、建设原则及建设方法,选择DIPS系统的原因,并构思了荔枝文化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向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所作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现笔者就此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它的内容和要求,并结合云南实际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谈一点粗浅的体会和看法。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人们日益感到文化现代化在社会变革系统工程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近年来,理论学术界对文化问题的高度关切与热烈讨论,就反映这一普遍性社会认识和要求.但是,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以及一些人思想上的迷误和盲从,在所谓“文化热”中,对怎样认识和研究文化问题,怎样建设当代社会主义新文化,产生了相当大的混乱.因此,拨乱反正,分清是非,澄清迷雾,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文化观,坚持文化讨论和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地被现代化,已经融入社会主义新文化中,成为当代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优待俘虏、小康社会、“一国两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永不称霸,等等,都是继承与发展了儒家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关于精神文u建设的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邓小平同志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对于当前我们进一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邓小平同志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邓。总览邓小平同志关于精神文明继设用科学论述和战略构想,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战略地位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加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9.
10.
关于云南影视文化基地建设的思考与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增同志提出的建设云南影视文化基地、把云南建成“东方好莱坞”的目标是发挥云南比较优势、推进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互动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举措。建设云南影视文化基地,要有具体的项目和内容作为支撑,同时也要有良好的体制环境和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11.
重振国学与20世纪初的国学热一脉相承,承载着炎黄子孙的强国梦,本质上是把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放在当代世界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格局中,全方位地认识、发现和整理,继承优良传统,实现创造性创新,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12.
我们要建设现代化的新文化,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必须对若干问题取得必要的认同,这是前提.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判断问题.对此,学术界意见分歧很大,甚至截然相反.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在中国传统文 相似文献
13.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敏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6(4):165-166
数字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主要发展方向,它的研究与建设水平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图书馆在未来信息时代的地位和作用。由此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认真研究在新世纪数字图书馆建设这一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胡田庚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5)
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在我国正处于形成建设阶段。80年代以来,不少师范院校的有关学者适应现代社会、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大胆探讨和论证了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的体系结构,出版了一批有关的教材和专著,为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像任何学科的发展一样,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也有一个由形成到发展的过程,它目前还处于起始阶段,还有很多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如何推进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的建设和发展,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此谈几点肤浅的看法。一、深化理论研究,完善学科体系从历史…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建设“黄道婆文化公园”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加以论述,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我们党十分重视两个文明的建设,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科学地阐述两个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在重视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抓好精神文明的建设。但是有些同志,在实践中,并没有真正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其表现,一是抓经济工作的同志,有忽视抓思想政治工作,抓精神文明建设的倾向。做 相似文献
17.
近日,欣喜地读到了李毅博士的新著《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这是继《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新儒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2月出版)之后,他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方面作出的又一努力,也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8.
略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侧重点吴灿新协调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深入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已经刻不容缓。那么,究竟应当如何去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比的建设呢?本文为此略陈一己之见,以期抛砖引...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0余年来,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其成就举世瞩目。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是互相关联、互相促进的。不能想象,当经济、政治建设事业大踏步前进时,文化建设可以处于长期落后的状况。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迫切需要全体人民提高文化素质,否则这一世无前例的伟业将会遇到严重的障碍。这就是1983年以来,中国出现“文化热”的深刻的社 相似文献
20.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需要理论的指导,缺乏理论指导的发展将会产生更多的曲折与偏误。经济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科学的经济发展理论指导,需要社会主义的发展经济学,来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特征与规律,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提供指南,为制订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