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灾疫伦理学所探讨的根本内容,是如何为当代灾疫防治和灾疫后重建提供全新的伦理认知、伦理人性和伦理方法论;为此,它所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灾疫制度重建。在此基础上,灾疫伦理研究展开为时间和空间两个序列:在时间序列上,灾疫预防伦理研究、灾疫预警伦理研究和灾疫后重建伦理研究构成其基本内容;在空间序列上,灾疫生态环境伦理、灾疫生命伦理、灾疫生境-家园重建伦理、灾疫康复伦理和灾疫教育伦理,此五者构成了灾疫伦理学的完整表述。  相似文献   

2.
灾疫伦理学是对当代存在危机与生存风险的应对之学,它诞生于对生成当代频频爆发的灾疫之最终人为因素的伦理检讨。灾疫伦理学就是引导当代人类重建生态理性生存方式,通向“人与天调”之未来世界的桥梁。灾疫伦理学必须为灾疫防治和灾疫后生境重建与家园重建提供伦理方案。所以,理性审查灾疫伦理研究的生存背景、伦理目标、认知视域和探究方法,成为灾疫伦理学构建的奠基问题。  相似文献   

3.
灾疫行为是灾疫研究的直接问题对象,它现实地展开为灾疫场境中的社会行为,因而有待灾疫社会学的诠解。生命安全和健康问题是灾疫行为最切近的要素,由此灾疫医学构成了理解灾疫行为的又一维度。对灾疫医学行为的理解,最终须借助灾疫医学伦理研究。国内学界对医学道德原则的界定、尤其是对灾疫医学行为的伦理反思,可能启迪灾疫伦理学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的国策的具体表述,就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恢复自然.但厉行节约、保护环境、恢复自然的瓶颈战,却是对日趋全球化和日常生活化的当代灾疫予以卓有成效的防治.而《灾疫伦理学:通向生态文明的桥梁》这一新著,却在这方面可以为我们提供其全新的认知视野、切实可行的思想方法和可普遍操作的实施思路.  相似文献   

5.
从伦理社会学入手构建三级导向的当代灾疫预警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灾疫日益全球化和日常生活化的当代社会,重建与时俱进的社会化灾疫预警方式和灾疫预警体系,成为卓有成效地展开灾疫预防的关键环节。当代灾疫预警必须从人出发,以“生命重于一切”和“生命价值高于一切”为根本价值诉求,遵循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伦理原则,以灾疫情事实本真真实和全民问责为基本内容,创建并不断完善以专业·政府·公民为三级导向的灾疫预警体系和“灾疫情高于一切”的畅通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6.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国家战略,也是人类发展的当代进程。如何设计和定位生态文明,这本身是一个不断提升、优化、完善的过程。《灾疫伦理学——通向生态文明的桥梁》一书,却从防治自然灾害和疫病角度切入,重新考察生态文明即生境文明,揭示自然环境生态、社会环境生态和气候生态的生境化,既构成生态文明的本质规定,也构成评价生态文明的宏观体系;而立足当代风险,全面探索可持续生存式发展方式,恰恰是开辟生境文明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7.
灾疫生命伦理作为一门新兴的人文学问,致力于消除当代存在风险,引导人类求取理性生存之道,在应对灾疫的分析中形成了其特殊的使命及研究视角。它直面的事实,是生存毁灭中生命与生态的拯救;形成的目标,是生命的福宁与社会的公义;基于共同体出发的救助责任要求,是公权力必须介入和发挥主导作用;基于道德个体出发的主观意志强调,是责任伦理意识;它对于医学伦理与公共卫生伦理的超越,是由个体化—社会化—全球化的过程。因此,灾疫生命伦理在当今人类生存境遇中担负着某种重大的人文使命。  相似文献   

8.
灾疫伦理学要真正全面发挥当代人类通向未来世界的桥梁功能,必须具备立足贴现未来利益而努力于当下行动的开放姿态,引导社会以自由为最高立法原理,以生命重于一切和生命价值至高无上为价值导向,以完整人道、普遍平等、全面公正为实践规范原则,全面展开灾疫防治和灾疫后生境重建和家园重建,促进人、生命、地球和宇宙共生互生。  相似文献   

9.
灾疫文化是人类应对灾害和疫病而创造出来的自救文化,它伴随人类始终,构成人类文明的持续不衰的动力。当代地球失律和气候失律,导致灾疫失律,即灾疫的日益全球化、日常生活化和治理的日常政务化趋势,迫使灾疫文化研究必然兴起,并以重建生境和生境主义文明为根本目标。围绕此一目标要求,灾疫文化研究必须探讨当代灾疫失律的自然机理和人力机制,揭示"自然、生命、人、社会"共在互存、共生互生的生态逻辑和限度生存的世界原理,探索生境主义道路,构建生境主义价值体系,以为在全社会范围内展开生境主义的灾疫启蒙教育提供认知、思想、智慧和方法资源。  相似文献   

10.
清代因疫灾频发,因而形成一套由官府主导的从奏报到防治的应急机制,大的疫灾半月或旬日奏报一次。特别是道光元年(1821)的《救疫章程》为以后所援用,说明清朝已把对疫灾的防治初步纳入法制化体系,救治措施也向以医药为主要手段,以挽救病患者生命为目标转化。作为责任主体,因救灾不力或隐瞒欺饰而被处罚的封疆大吏不乏其人。但整体而言,清朝对疫灾的防治未能达到制度化水准。这也使得清朝的疫灾防控机制仍处于初步阶段。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作为新型网络底层架构技术的区块链已经开始应用于社会治理领域,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新的着力点。人类面对灾疫的实践活动既是社会非常状态下的治理活动,又是道德意志驱动的伦理实践。区块链技术因其具有多维价值特征与灾疫治理的伦理目标高度契合,有望为现有灾疫治理体系进行赋能。同时,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手段和灾疫治理架构,区块链赋能灾疫治理的伦理风险在于其可能超越了治理活动的边界。因此,需要警惕区块链技术对灾疫治理可能存在的价值偏离。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进程中,气候失律标志人类存在安全和健康生存的宇观环境不复存在。为谋求自救,气候伦理研究必须为恢复气候的时空韵律而重建全新的伦理认知理念体系:气候失律导致灾疫失律,灾疫失律进一步推动气候失律,其根本的推动力是人类无限度的地球活动。要全面节制人类的地球活动,必须重建人与环境的亲缘性存在关系,以此为整体要求,遵循生态逻辑法则,学会限度生存,重建生境利益机制,实施国际协作减排。这既是恢复失律的气候、根治灾疫、重建世界和人类生境的根本认知前提,亦是其恢复失律的气候、根治灾疫、重建世界和人类生境的基本进路。  相似文献   

13.
民国前期(1912-1927年)湖南政局混乱,战争频繁,经济凋敝,瘟疫肆虐,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疫灾带来的危害。这些防治措施表现为如下几个特点:防疫理念由被动向主动转变,防治措施由愚昩向科学转变;现代化交通、信息技术应用于防疫;西医西药在防疫中作用凸显;防治过程中官方主导,社会化趋势加强。  相似文献   

14.
公元4~6世纪北方地区发生了14次瘟疫和7次畜疫灾害,瘟疫的发生主要在今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地区;畜疫的发生主要在今山西、河北、甘肃、苏北地区。疫灾的发生具有稀少性、严重性、地区性、群发性和大部分由战争引发等特点。总结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末北方地区疫灾基本情况与特点,有助于为现代北方疫灾研究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东汉疫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汉疫灾主要发生在王朝初期与后期,春季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夏季发生的可能性最小,一年当中正月发生的可能性最大,具有明显的连续两年发生特征。京师洛阳、扬州会稽等地是疫灾高发区。疫灾成因复杂。疫灾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因素之一,黄巾大起义与疫灾关系密切,医学在对抗疫灾的过程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气候乃宇宙星球、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性质、物种生命活动等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运动变化的天气过程。气候运动变化具有其自身时空韵律;反之,当气候被迫丧失其时空韵律,则表现为失律态。自近代以来,人类按照自己的意愿征服、改造自然的无度行为对自然界产生的微弱影响,以层累的方式积聚起来超过自身临界状态时,就变成一种强劲的野性力量,推动气候发生突变,形成失律的暴烈状态。气候失律必然导致灾疫失律,灾疫失律构成当代人类生存发展的世界性难题。要根治这一世界性难题,重建地球生境和人类生境,其根本前提是恢复失律的气候。恢复失律的气候,需要气候伦理研究为其提供全球性的伦理框架、认知原理、行为准则和社会方法。  相似文献   

17.
“SARS”———这一传染性极强的突发疾病挟死亡阴影煽动起的恐慌 ,借助最先进发达的信息传布网络 ,在虚拟和现实的两度空间不断地相互映射、碰撞、放大 ,弥散……疫灾不仅影响市场秩序 ,也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稳定。在经历这场疫灾之后 ,政府、民众必须以理性的心态对其加以审视。  相似文献   

18.
清朝前期(1644~1839年)湖南境内发生的生物灾害主要为虫灾和疫灾。虫灾以危及稻麦的蝗灾为主,疫灾既有危及人体的瘟疫也有危害耕畜的牛瘟,对社会生产生活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古代湖南除水、旱两大自然灾害外,主要的灾种还有虫灾、风灾、雹灾、冰冻、地震和疫灾,都对社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  相似文献   

20.
当代生态伦理学与藏族传统生态伦理都主张尊重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权和生存权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存在。但是两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 :当代生态伦理学是高度发展了的工业文明的产物 ,而藏族生态伦理是藏族先民自古以来在高原实施的一种民族的生活方式。同时藏族生态伦理是建立在宗教信仰基础之上的。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尊重和挖掘藏族传统文化的价值 ,使其得到发扬光大 ,是保护当前高原生态环境的需要 ,也是创造新的生态文明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