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从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和历史文化语境两方面,并通过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同某些精神生产部门如艺术和诗歌相敌对”这一命题的比较,揭示了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的精神实质,认为“不平衡”论实际上是从物质生产同精神生产的复杂关系这个层面,更具体更深入地批判了庸俗经济学家对物质生产的庸俗解释,从而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性、过渡性  相似文献   

2.
关于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理论见于马克思 1857年 8月至 9月所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文中的第四节。在这一部分内容里 ,马克思阐释了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问题 ,说明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不仅许多欧美文学理论家都接受和发展了马克思艺术生产论,而且在中国文学理论界也得到了新的探索。马克思所论述的艺术生产,在当代世界正向着多个维度展开,主要表现为审美创造中的艺术生产、意识形态中的艺术生产、艺术产业中的艺术生产。马克思文学理论中指出的艺术生产发展不平衡现象,在今天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呈现出了诸多新的特点,既有传统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现象的延续,又出现了艺术生产内部诸要素发展不平衡的新现象。马克思所指出的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关系,在当代也发生了新变化,即在艺术生产中注重商品价值与文化价值兼顾,在艺术消费中实现了多种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4.
物质生产与艺术繁荣“不平衡关系”命题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于对"艺术繁荣"、古希腊的"艺术形式"等范畴的含义的特别梳理,重新解读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与艺术繁荣的"不平衡关系",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马克思是在平衡论的前提下谈不平衡的。  相似文献   

5.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是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弄清这一问题,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文学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把握文学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和发展,是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多年以来,只要一提到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基本关系,人们就往往从二者发展的“不平衡”谈起。因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到了“物质生产的发展例如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对此,先后有很多人从多方面加以解释和论述,提出了不少有见地、有价值的观点。然而也有些意见是值得商榷的。如有人就把马克思这一学说加以绝对化,认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是适合于一切社会形态的永恒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奠基石。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更是肆意阉割、歪曲马克思这一学说,别有用心地片面强调“不平衡’,在他们使我国物质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6.
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这一课题研究,未有一致解答,且不尽完善。欲达到深层解读应从两个方面拓展:一是界定、论析“一般的表述”与“‘特殊性’的确定”的概念内涵;二是从历史语境分析“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的含义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艺术生产”这一理论范畴是马克思对人类艺术活动的一种命名。从《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剩余价值理论》等一系列著作 ,马克思日趋完备地探讨了艺术生产的一般规律及历史变迁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 ,艺术生产的生产方式以及艺术生产力等问题 ,建构了较为系统的艺术生产理论。相对于从哲学的高度比照、规定艺术现象 ,艺术生产理论体现了从人类学、政治经济学等视角切入到艺术活动的另一理路。艺术生产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一个重要的理论创举 ,大大拓展了文艺学、美学的研究领域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当下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艺术生产不平衡规律的两点思考王开国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关于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我们所熟知:“物质生产的发展例如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关于艺术……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  相似文献   

9.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是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量和质的状态关系,这种不平衡是普遍的、广泛的;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也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变更的状态关系,这种不平衡是必然的、绝对的.不平衡的根源在于艺术生产自由自觉的特性,在于艺术生产共同性主题与独特性创作相统一的特性和艺术生产作为最直观的人类心理思维史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关系的学说是、马克恩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的。马克思指出:“物质生产的发展例如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彷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例如,拿希腊人或莎士比亚  相似文献   

11.
当油田开采进入中后期,含水率逐渐升高,开采难度逐渐加大,油田进入低产期。随着开采的逐步推进,产量将降低到经济极限产量,若继续开采,油田将出现负效益生产的不利局面。针对这一现状,以Arps双曲递减法、广义卡彼托夫公式法等油田产量预测模型为依据,对影响经济极限产量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利用投入产出平衡原理推导出经济极限产量关于成本、油价的函数关系,并确定最优产量下的成本、油价临界值,降低经济极限产量。对延长油田开采年限、增加经济可采储量、提高产油量、增加经济效益等油田开发规划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农业经营主体再次成为研究的热点,是坚持家庭经营还是推行规模经营成为争论的主要话题。通过比较分析小农、中农、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的全员生产效率,发现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和劳动力使用导致了大规模经营主体全员生产效率低下。鉴于此,研究认为应该在坚持家庭经营为基本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适当限制农业企业对大田粮食作物的经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对目前我国园林艺术生产状况进行剖析 ,认为园林艺术生产也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生产 ,只有遵循艺术生产过程的一般规律 ,园林艺术创作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重要表现,但在“二战”后,这种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文章在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论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战后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变化情况,并对其不可能长久存在下去的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自然资源限制下,提高蔬菜生产效率对保障供给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中国25省(市)露地茄子生产效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超效率DEA和逐步判别聚类法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生产特点将中国蔬菜生产省份划分为不同产区,研究发现:规模的不适度是制约中国大多数地区蔬菜发展的主要因素;西北地区蔬菜生产效率具有一定优势;从投入、产出和效率三个指标出发中国的蔬菜生产可以分为经济型低投高产、高投低产低效、产量型低投高产、低投高产高效、高投高产高效等五个产区,而针对不同产区的生产特点,蔬菜生产发展的重点应不同.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明确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分析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所有制依据和理论依据 ,论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 ,指出了我国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胜坨油田坨7断块沙二段91层为例,进行夹层三维空间分布随机建模研究,以探索夹层分布与剩余油分布关系。综合研究区内的钻井、测井资料,共识别出泥质夹层、钙质夹层和物性夹层3种夹层。通过对各种模拟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和分析,优选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在研究区内建立夹层三维空间分布模型。模型分析显示,钙质夹层分布范围最广,泥质夹层次之,物性夹层最少。泥质夹层平均厚0.6m,延伸距离50~105m,分布面积一般为0.01~0.05km2,分布密度范围为0.11~0.63m/m,分布频率范围为0.52~1.24个/m;钙质夹层平均厚0.4m,延伸距离40~180m,分布面积一般为0.01~0.08km2,夹层分布密度范围0.15~0.76m/m,分布频率范围为0.61~1.39个/m;物性夹层分布范围小,数量少,对剩余油产生作用小。在2-163、3-33、5-228、4-10、7-221、5-213等井区,剩余油饱和度较高。在这些井区剩余油富集。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认为 ,比喻的基础必须是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相似点。本文认为比喻的形成确有以相似点作为连接点的 ,但是同时指出语言中也存在另一类比喻 ,即以语音语义为主观联想的基础。文章对比喻形成的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以及主客观综合因素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生产结构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和谐发展.我国现阶段乃至其后的和谐社会的精神生产是多元相和的,表现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关系、人类需求多层次性以及精神生产者自身个性差别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对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求、环境和过程进行了介绍 ,并给出了常见的素材采集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