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姓名:张臻(KEVIN) 年龄:34岁 工龄:15年 爱好:国画、运动、旅游. 职位:布鲁克斯仪器亚太区人力资源总监,浦东新区外商(各地)投资企业协会、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执委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及复旦大学MBA就业指导中心讲师.长期任职于世界500强,担任亚太区人力资源总监、董事局战略顾问、全球人力资源总监等高层职位.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学会及北美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专业会员;兼任著名商业研究机构纽约Evalue Serv特约高级行业研究员. 自己的一个好习惯:持之以恒,百折不挠. 给职场人的一句话: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相似文献   

2.
马冬 《职业》2008,(19)
新闻背景: 近日,人力资源专业机构"前程无忧"在全国发起了<你的职场是否"缺氧">大型专题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6.82%的职场人正处于职场"缺氧"状态.  相似文献   

3.
姓名:文功 职位:贝因美集团总裁助理兼人力资源总经理,曾担任某国营中型纺织厂经营厂长,知名通信公司企划经理、分公司总经理. 工作年龄:22年 自己的一个好习惯:利用一切机会不懈地学习 给职场人的一句话:每个职场人应该是专业、职业、敬业,同时对企业忠诚、对事业虔诚,对客户真诚、对同事坦诚.具备这样素质的职场人士,无论在做人还是做事方面都会取得真正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姓名:李海楼 职位:北京宇信易诚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人力资源官,历任联想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联想移动副总经理、联想集团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总监等职. 职场年龄:19年 自己的一个好习惯:动手做事之前先问"为什么要做",想清楚目的和意义,想清楚此事为业务或管理带来的增值在哪里. 给职场人的一句话:每个人就是一间独立的公司,你经营的产品品牌叫做"Me".当这个品牌获得众人信赖时,你就成为了最成功的职业人.  相似文献   

5.
李黄珍  骆潇 《职业》2006,(7):18-19
女患者:瑞贝卡 [镜头回放] 2006年4月爆发的“秘书门”事件,在全国所有知名外企乃至职场人士之间炒得沸沸扬扬,甚至疯狂。瑞贝卡被迫离职,并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女秘书”;而总裁陆纯初现今亦已辞职。火山爆发的终端,是“老外和中国员工存在的文化障碍”无法调和、是违背职场规则导致的恶果,或是其他?为此,《职业》杂志记者骆潇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心理研究所闫巩固博士。  相似文献   

6.
朱蒂 《职业》2010,(31)
根据美国某知名顾问公司的研究,职场成功的关键在于"PIE三要素":专业表现(Perfomance)、个人形象(Image)、能见度(Exposure).而三者对"个人影响力"所占的比重,依次为10%、30%与60%. 在老板的眼里,员工也分了三个层次:80%是人尽其才;5%是负债型,有机会就会清算;只有15%是不可丢弃的宝贵资产.提升职场"能见度',简单地说,就是让老板看得见你的能力,把你的名字轻轻地划入资产型名单.  相似文献   

7.
卞文志 《职业》2007,(25):24
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内企业中目前员工跳槽的频率和数量居于世界第一,有74% 的人才在选择热门专业和高收入高风险的专业,不到一半的人对工作较为满意,而大部分人是30 岁以下且是主动跳槽的.就庞大的中国劳动力市场来说,中国的人力资源无疑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然而,这么丰富的人力资源却令众多企业在管理上面临着诸多窘境.其主要原因在于,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正在日益影响着每个职场人士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从而使整个社会都面临着挑战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尤其是传统行业和处于转型期的企业,其生存环境的日益复杂、竞争激烈,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目前正处于风口浪尖的前沿之中.  相似文献   

8.
蓝月 《职业》2005,(6):40-41
在职场上奋斗,就像马拉松长跑,相互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有的人得到重用和提升,有的人在原地踏步或频繁跳槽,还有的甚至被同事们排挤、孤立.也许,大家的工作能力相差无几,只是有人给自己戴上了一副无形的"眼镜",以这种面目去为人处世,自然无法将职场看得清楚、明白.  相似文献   

9.
这个冬天有点冷,金融风暴对国内职场的影响究竟几何?针对眼下的状况,前程无忧(www.51job.com)与天涯经济社区联合进行了"金融风暴下的职场"在线调查,共有3907名职场白领参与,其中62%为男性,38%为女性:53%的被调查者年龄在23~29岁.  相似文献   

10.
杨生文 《职业》2004,(6):15-16
张梅小档案 北京出生、长大,年龄35岁,"海龄"10年.1990年赴日留学,获得同志社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随后赴美获得人力资本硕士学位.是获得国际职业咨询师认证资格(GCDF)的第一个中国人,先后在美国、日本以及中国大陆为700多位职场人士提供职业测评和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现为北京波森人才顾问有限责任公司咨询部经理/职业咨询师.最大的愿望是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每一位关心自己职业发展的人士提供最专业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你想出人头地吗?答案是肯定的.对于职场心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有着精准研究和长期实践,身价达数十亿的诺顿·西门集团的行政副总裁这样说--  相似文献   

12.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美国3D电影<阿凡达>所展现出的职场生存法则,除了给中国职场白领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观念冲击外,几乎所有的职场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东西:如卧底、越权、记日记、专业精神等等.中国职场白领的确能从<阿凡达>中学到一些东西,得到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3.
正湖南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于9月19日依法对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GSKCI)和马克锐等人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进行不公开开庭审理,并于当日公开宣判。GSKCI被判处罚金人民币30亿元,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开出的最大罚单,马克锐等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到三年。这意味着社会高度关注的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商业贿赂犯罪案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14.
职场上奋斗着的每一个人,都渴望着成功.职业规划的兴起,正是为着适应职场人士的成功需求而来的.但是,翻开各种各样的人力资源教科书将不难发现,在分析如何规划个人职业以谋求职业成功时,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持有一种静态的观点,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和互动,忽略了职业环境的选择对竞争成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05年3月18日,由北京东方慧博人力资源咨询服务公司主办的"第三届金领职场洽谈会"在北京长城饭店举行.这是继连续成功举办两届专场洽谈会以来的又一次成功的洽谈会.  相似文献   

16.
从"学校人"到"企业人"角色转换速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人"PK"企业人" 对于众多毕业学子而言,从"学校人"到"企业人",角色关注点各有不同.职场资深专家党向阳先生告诉记者,"学校人"关注的是:成绩、学习能力(记忆力)、集体、思想概念、个体自由."企业人"关注的是:绩效、学习能力(将知识转化为绩效的能力)、团队行动、行为整体责任.  相似文献   

17.
杨梅 《职业》2009,(10)
身在职场,你一定不止一次地意识到: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并非那些"勾心斗角"的同僚,而是自己!  相似文献   

18.
finding 《现代交际》2006,(4):18-19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对刚刚结束的2005年发起了“中国员工心理健康”调查。调查的5000人中,有25.04%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就是说每四个被调查者中,就有一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显示,被调查者经常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感觉不快乐、郁闷、烦躁、彷徨、怀疑或轻视自己,总觉得自己在工作中无足轻重。生活中我们都很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却常常忽视心理的健康。职场上的竞争愈演愈烈,因为长期的心理压力,致使职场人的心态严重失衡,催生了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这类问题,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19.
李磊 《职业》2009,(13)
现在很多国内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鉴于节约成本的压力,往往会想出各种损招让员工"知难而退".殊不知,其背后隐藏着众多的裁员风险.因此,业界专家和职场人士都认为,建立在尊重员工基础上的人性化裁员方法非常值得国内企业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李黄珍 《职业》2005,(12):19-21
2005年职场的当红热门人物中,超级女生、梦想中国、芙蓉姐姐、大长今……这些打破传统成功方式和途径、飞速窜红的星,吸引了众多职场人士的眼球.他们具有成功低龄化、成名途径和方式多元化、成功速度惊人化等相同特征,对传统的职场成功法则和传统职业规划造成的巨大冲击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