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契约及其特点心理契约管理就是引导组织和员工之间对于相互责任的期望与认知达到一种平衡和吻合或者比较平衡和吻合状态,从而形成合理心理契约的过程。心理契约有如下特点,一是主观性,心理契约的内容是组织代理人和员工对于相互责任的期望与认知,或者说是一种主观感觉,而不是相互责任这一事实本身。心理契约可能与雇佣契约  相似文献   

2.
3.
杨勇  颜炳辉 《职业》2011,(21):18-19
对于企业而言,要激发员工全力以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仅仅依靠单一的物质激励难以实现,还要结合员工的心理特点,充分发挥精神激励的作用。因此,心理契约的研究将成为员工激励手段和管理方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实际工作中,考虑到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4.
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其内部关系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李原  郭德俊 《社会学研究》2006,21(5):151-168
员工心理契约是指,在组织与员工的相互关系中,员工所感知到的彼此为对方承担的责任。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组织责任”和“员工责任”。本文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通过对796名被试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对于中国员工的心理契约来说,三维结构的解释相比二维结构和单维结构更为合理,即在“组织责任”与“员工责任”中均包括三个维度:规范型责任、人际型责任和发展型责任。采用回归分析检验相互责任的内部影响,研究结果并没有发现“组织责任”对“员工责任”的平行影响关系,它们之间表现为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既有平行又有交叉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与员工签一份漂亮的心理契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元国 《职业》2007,(1):32-33
企业员工忠诚管理,是企业适应人才市场化趋势下的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忠诚",涉及到员工对企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两个维度,即心理归属和行为服从,而后者则主要受前者的影响.那么,如何塑造和管理员工的心理,使其在加入企业之初以及随后为企业服务之时,都能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并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是一个值得企业去深入挖掘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安家》2006,(9):132-133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员工群体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群体表现出的频繁跳槽现象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对新生代员工不同维度的心理契约破裂、组织认同和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规范型和发展型心理契约破裂显著正向影响其离职倾向;规范型、人际型和发展型心理契约破裂均显著负向影响其组织认同;组织认同在规范型心理契约破裂和离职倾向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发展型心理契约破裂和离职倾向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Argyris (1960)、Levinson et al(1962)、 Schein(1965)等人最早提出心理 契约这个概念。心理契约是作为 构成员工与组织间交换关系和相 互责任的一种心理期望,也就是 说,心理契约就是员工和组织之 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例如员工  相似文献   

9.
肖丽娜  陈艳 《职业》2011,(2):27-28
心理契约概念的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与经济契约不同,心理契约是指存在于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一种隐性的契约,契约的核心内容为双方隐含的期待与非正式的责任。2010年暑期,笔者偕同管理学院几名学生深入到陕西  相似文献   

10.
孟兆阳  吴娟  刘爱华 《城市》2013,(9):72-76
一、城镇化过程中城市文化的得与失(一)我国城镇化进入新阶段1978年~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由1.72亿人增加到7.12亿人,城镇化率由17.92%提升到52.57%(见图1)。我国的城镇化经过了快速发展时期后,随着城镇化率过半,城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要求。正如国内相关学者所言,新型城镇化的"新"是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兴,是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  相似文献   

11.
“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教授提出的。它可以描述为这样一种状态:即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的满足条件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但企业与员工却依然能找到决策的各自“焦点”,如同一纸契约加以规范。即企业能清楚员工的发展期望,并满足之。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作出全力奉献,因为相信企业能实现他们的预望。  相似文献   

12.
当前形势下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规模正在逐渐扩大,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受到各种政策、概念及范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这些产业未来发展中的核心看法高度吻合,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对二者的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科学的对比分析,从而为促进这些产业发展各种举措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保障。同时,应重视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正确看待不同驱动因素产生的实际作用,确保这类产业发展稳定性。基于此,本文将对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文化创意形成的产业经济,必然要用经济的方式来进行生产,这种生产是通过投资来实现产品和服务以获取经济利益的有组织的活动.面对这样的问题就要揭示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理论、生产要素和结构,以及在资本投入和产品中涉及的物质资本、文化资本和组织资本.文化创意产业就是通过文化资本投入而生成的生产和运营的产业,其资产的评估和测量也应以文化资本为核心.  相似文献   

14.
15.
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明华 《城市》2009,(5):46-48
一、文化创意产业是新一代战略产业 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于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在新世纪的中国掀起了一股旋风.并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创意已成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有创意的地方必定有技术的创新和经济的增长.创意理念推动着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的现代化。在全球经济进入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背景下.创意产业蓬勃兴起。据联合国统计.创意产业占全球GDP的7%,并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长.  相似文献   

16.
当年,我们物质贫乏得很可怕,但是,物质摆脱贫乏状态之后,精神的贫乏更可怕。穷人可以“人穷志不穷”自慰,但得了软骨病的富人没有“精神”,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成为精神的“奴隶”。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公民素质、精神生活是正相关的,没有发达的文化创意产业,有素质的文化公民也无从谈及。随着国民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未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可能逐步转化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对落后和公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这是中国走向大国之路上必须逾越的一道坎。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视角,就广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必要性进行了理论探讨,对广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条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广州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关键在于解放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正>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文化创意产业兼具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双重属性,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也要充分利用我国历史文化资源,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同时,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在这过程中故宫文化创意产业通过科学战略定位和建立完整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体系,极大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吸引更多国内外人关注和认同。  相似文献   

19.
文化创意产业是后工业时代信息经济发展背景下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其摆脱对物质资源的依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文明重要的结晶,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与载体,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生产资料。如何融合时代特征,有效地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资本,是当今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丹 《科学发展》2013,(2):100-106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才问题愈加突出。在对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发展基本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指出目前人才发展问题主要受认定机制、培养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长效生活保障机制等几个方面的影响,上海应重视人才问题,不断创新人才发展策略,加大政策创新突破力度,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其创意成果的转化、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推动城市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