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廖茂林 《城市》2016,(8):21-25
全球日益增加的自然灾害和环境的脆弱性与气候变化密不可分。缓解与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并行不悖的两种方式。发达国家的城市在气候变化风险评估、薄弱环节确认、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手段运用等方面积累了较多经验。国外经验表明,基础设施、制度建设以及政府职能划分对促进韧性城市建设发挥重要作用,这对我国建设韧性城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廖茂林  李菲菲  高佳琳 《城市》2017,(11):60-66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虽然起步较工业化晚,但是由于工业化的发展速度较快,城镇化发展也极为迅速.这种超常规的发展速度纵然促使城镇化取得伟大成效,但也催生了诸多结构性问题,使得城市在转型过程中面临日趋多样的外部冲击.于是,如何提升城市应对外部风险冲击的能力或者说"城市韧性"的研究命题应运而生.笔者认为,在我国城镇化建设尚未成型的背景下,城市发展理念面临转型,建设低碳韧性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李鑫  罗彦 《城市》2017,(10):41-48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快速城镇化导致城市病、灾害风险多元复杂、人口老龄化逐步凸显的新背景下,传统公共安全规划思路出现诸多不适应,韧性城市建设的意义尤为重大.在梳理韧性城市理论与演进的基础上,总结了韧性城市的基本特征及韧性视角与传统视角的主要差异.结合国际城市实践经验,提出我国发展韧性城市的总体目标和风险识别优化原则和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作为近年来社会—生态领域蓬勃发展的新理念,韧性城市/韧性社区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和学术热点。但基于城乡规划视角审视当前韧性理论和实践,仍存在其概念模糊和理论难以指导规划实践等问题。首先回顾了韧性、韧性城市和韧性社区的理论发展及研究范式,梳理了当前国际上主流的韧性城市、韧性社区测度方法及指标体系。然后,对比分析了韧性理念下的城乡规划与传统城乡规划的区别,并综述了韧性理论指导城乡规划的国内外探索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合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提出了提升韧性理论指导城乡规划实践的四种措施:完善韧性理论体系;加强韧性规划的顶层设计;以社区为突破口开展韧性社区规划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并强调在此过程中重视理解当地知识和公众参与。本研究扩展了新时期城乡规划理论的研究范式,为城乡及社区防灾减灾规划编制提供了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5.
廖茂林  李春霞 《城市》2019,(3):57-64
笔者选取中、韩两国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作为样本,采用熵权法在统一的指标体系下对中韩城市的韧性进行评价和比较,探索我国韧性城市建设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中韩城市韧性发展水平总体上差距并不明显,但是我国城市的社会类指标评价指数相对较低,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保障建设是我国韧性城市建设中的短板,我国城市社会保障水平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6.
朱守先 《城市》2015,(12):29-33
以零碳能源(非化石能源)为基础的零碳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模式.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在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厘清层级,逐步推进,开展零碳发展试验区建设,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福祉、提升国际话语权与国际形象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洁云  郑艳  周泽宇 《城市》2021,(1):72-79
西咸新区是我国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于2017年入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通过开展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估、 分析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主要影响和潜在风险,对西咸新区组织机制建设、 提升城市气候韧性和宜居性的生态建设、 开展海绵城市和地下管廊城市等协同试点建设、 提升气候防护的科技支撑能力、 创新气候投融资途...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升温,城市高温灾害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城市人居环境。通过CNKI和Web of Science检索城市高温灾害相关文献,采用Meta-analysis方法和Cite Space工具,分析近年来城市规划应对高温灾害的研究进展。结果发现,城市高温灾害的规划应对研究起源于城市热岛方面,在气候变化方面得到发展,最后形成城市高温灾害的研究。在减缓性策略与适应性策略两大主题下,主要应对途径是土地利用、空间结构、道路交通、绿化景观以及建筑等,每种途径又分为多种具体策略。目前在规划体系、针对性规划以及效益评估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在理论上应加强构建规划体系,以及效益评估系统的研究;在实践中制定应对高温灾害的规划编制标准,探索气候友好型城市规划设计方法,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郑艳  林陈贞 《城市》2021,(4):66-72
国际社会适应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中,经济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自2013年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以来,我国加快推进适应气候变化工作.通过分析梳理公开发布的政策文件与具体行动可知,我国推进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有农业、林业、城市、水资源、防灾减灾、旅游业和建筑业等.主要通过政府投资、转移支付、金融保险工具以及示范区建设等不同类别的经济和行政管理措施开展行动,但是尚未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政策工具也较为单一.为了系统构建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的经济政策,提升经济措施的多样性、协同性及效率,笔者建议加强适应气候变化政策的跨部门协同,因地制宜制定规划,利用政策激励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市场机制,开展政策措施的效果评估,加强科学决策支持等.  相似文献   

10.
王晶晶 《城市》2018,(3):48-58
低碳社区是建设低碳城市、低碳社会的基础.笔者旨在对我国的城市低碳社区研究背景、基本议题及理论框架进行文献梳理,分析归纳当前的研究谱系,继而探讨如何推动城市低碳社区研究的深入.近十年来,我国的城市低碳社区研究从介绍西方经验、解读低碳政策向研究我国具体问题转变,使我国学者对城市低碳社区研究的自主性逐渐觉醒.未来更深入的城市低碳社区研究可有以下几点方向:一是加强对经验的深层剖析和理论归纳;二是建立基于我国经验事实和情景的本土化理论框架;三是推动多学科研究向跨学科研究演进.  相似文献   

11.
韧性作为现代城市应对不确定性变化和威胁的新范式,也是维持城市系统正常运行的有效途径,明确韧性城市的定义内涵、核心机制和评估策略对其实践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总结韧性的研究缘起、核心机制和认知观点。其次,阐释韧性城市理论的内涵与外延,从多个角度对其定义进行梳理,简要分析韧性与适应性、可持续性间的关系。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将城市韧性归纳为两种类型:城市"特定韧性"和城市"一般韧性",在此基础上对韧性城市的评估体系和提升策略进行归纳。结果发现韧性模式的确为城市复杂问题的解决的有效范式,但仍需要在韧性分类研究和因地制宜的标准体系等方面进行继续提升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赵培红 《城市》2012,(9):24-28
"十五"以来,我国城镇化高速推进,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城镇人口为6.6亿,占总人口的比重是49.68%,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型国家行列。与之相伴,城镇化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背景下,城市承载力研究显得重要而迫切。一、国内外学者对城市承载力研究的回顾国内外学者围绕承载力概念的内涵演进、城市承载力及其分要素内涵、评价方法、城市群承载力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我们进行城市承载力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雷仲敏  曾燕红 《城市》2012,(11):16-21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全球性问题。基于城市在区域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低碳城市建设成为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应对气候变化、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然而,何为低碳城市,衡量其发展建设的指标如何确立,如何从低碳视角评价比较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水平等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热点。笔者在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此进行粗浅探索。  相似文献   

14.
韧性城市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经济(E)、社会(S)、生态(E)和设施(F)四个维度设计评价体系,以2010年、 2015年和2019年我国3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为例,基于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对30个城市的韧性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一是各城市的韧性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增长速度存在差异;二是经济发达的城市韧性水平相对较高,经济发展缓慢的城市韧性水平较低;三是东部、中部、东北、西南、西北等地区因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差异性导致其韧性水平和建设能力不同。最后,笔者从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生态韧性和设施韧性四个角度对韧性城市建设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蒋尉 《城市》2021,(2):50-59
笔者以文献分析法讨论我国低碳城市建设进程及相关研究进展,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低碳城市的内涵、低碳指标、技术途径、能源利用、政策工具及发展水平评估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城市范围、影响因素及评价体系等方面有待完善.总体上看,学界对较发达地区城市的关注度高于偏远地区城市,非技术性指标的权重赋值低于技术性指标,对不同类型城市的...  相似文献   

16.
河道空间的优化改造作为城市人居环境与社会多元价值提升的手段在我国南方地区被大量运用,其周边将随之汇集大量人口和丰富的活动。本文在应对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关注河道空间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讨论如何最大化其对密集城市的微气候的调节作用,探讨基于人体舒适度提升城市设计的评价方法和策略。以广州市具代表性的河道工程荔枝湾涌一期为例,综合考虑外界盛行风、自然对流和热辐射等多重作用机制的影响,采用微气候模拟软件Envimet,对改造前、改造后的风环境和人体舒适度进行比较,总结出在河道空间城市设计中建立气候适应性评价机制的必要性与策略,并尝试探讨优化模式,探索从人体舒适度的角度出发,在量化、实证的基础上,建立南方地区河道空间设计可操作的城市设计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城市停车场后评价关注的是城市停车场在竣工投产一段时间后,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的满意程度。该文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停车场后评价理论方法体系,结合我国实际阐述了我国城市停车场建设后评价研究的重要意义和研究现状,探讨了我国城市停车场建设项目后评研究的理论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8.
城市综合承载力为城市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城市发展反过来影响城市综合承载力状况,两者相互作用.笔者结合绿色城镇化内涵和要求对城市综合承载力问题进行研究,建立由经济、资源及环境三方面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笔者认为.城市综合承载力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存在客观阀值区间,可利用各承载力阀值区间作为评价标准,用状态指数评价城市综合承载力的限制因素,从而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梳理了韧性一词的起源和使用演变,及其在几个重要学科与研究领域中的概念内涵,包括心理学、生态学、灾害风险管理,以及城市与区域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对韧性的概念进行总体性重构,提出了城市社会空间韧性,即城市社会空间在受到内外突发冲击或是慢性扰动时表现出的社会和空间稳定性与适应性。基于各学科中韧性研究的启示,文章进一步构建了由前摄性的预测行动、后摄性的适应行动和习得性的更新行动构成的城市社会空间韧性三阶段结构模型,以期为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空间变化带来的挑战提供全局性的理论框架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与韧性城市发展间的耦合诉求,提出"源—流—汇"三维生态韧性评价方法,并使用2005—2017年天津市TM/ETM+影像和ASTER GDEM数据,通过韧性源识别、生态足迹核算及最小累积阻力模拟分别对三种韧性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源—流—汇"生态韧性评价法能有效测度城市的韧性强度,三种韧性指标的组合共同决定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稳定性;天津市中心城区各组团韧性强度空间分布不均,三项指数对城市整体生态韧性水平的影响各异,其中韧性源指数是生态安全阈值划定的条件,应保持在1.5Ts2的范围内;韧性流指数是城市形态弹性调节的标准;韧性汇指数是城市空间安全扩展的瓶颈,T_d0.35下的增量建设会突破生态环境容量;并借此提出天津市生态韧性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