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艺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是文艺理论与文艺实践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它反映和体现着文艺家的哲学、美学思想。茅盾从事文学活动六十年,他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联系文艺发展史及自己的创作实践,对文艺与生活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做出了多方面的建树。早在一九二○年,他就提出了“应该晓得什么是文学?什么是文学的哲理?……文学是为表现人生而作的。文学家所欲表现的人生,决不是一人一家的人生,乃是一社会一民族的人生”的唯物的辩证的文艺思想,指出这便是“现在文学家的责任”。也正是在这种正确的文艺史观的引导下,茅盾的作品才放射着时代的光辉,呈现出里程碑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 在茅盾长达六十余年的文学活动中,译介外国文学占有重要地位。他也同鲁迅一样,从译介外国文学开始他的文学活动,并贯串了一生的始终。一我国译介近代欧美文学始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学改良运动。“五四”文学革命在更大规模上掀起了一个译介外国文学的高潮。茅盾作为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在早年不仅从事外国文学的翻译评论的具体实践,而且对于译介外国文学的目的、原则与方法等理论问题,也作过不少精辟、深刻的论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无产阶级艺术》是茅盾同志一九二五年五月初至十月写成的一篇主要文艺论文。该文长约一万二干多字,共分五节,连载于当时《文学周报》第一七二、一七三、一七五、一九六各期上。一般认为茅盾同志的早期文艺思想,即“五四”时期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艺思想是民主主义的,是同情被损害者被侮辱者的“为人生”派的思想,谈不上明确的阶级观点和无产阶级色彩。但这篇重要论文表明,到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大革命高潮到来前夕,茅盾的文艺思想显然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尽管他后来又曾矛盾、苦闷,走了一段  相似文献   

4.
文学作品是写给人看的,因此任何一个作家,不论他的文艺思想如何,属于何种流派,有意还是无意,都有个如何对待读者的问题。 茅盾是标举“为人生”的文学主张走上文坛的。在漫长的岁月中,他的文学观有发展有变化,但是强调文学的功利目的,主张文学要积极地影响读者,则是始终如一的。既要适应读者,又要提高读者,这就是他在如何对待读者问题上的基本态度,并且构成了他的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1925年5月茅盾在《文学界的反动运动》一文  相似文献   

5.
茅盾是建树中国现代文学功绩卓著的文学巨匠。他在文艺战线上战斗了半个多世纪,给我们的文学宝库创造了极为珍贵的财富。他的著作最突出的当然是小说创作,“这些作品刻画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艰苦历程,绘制了规模宏大的历史画卷”对提高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水平产生了很大影响。杰出的作家往往也是见解精深的批评家。在茅盾的著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出发点——论茅盾的《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思考中国现代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特征的时候,不提到茅盾的贡献似乎是难以想象的。因为茅盾自身的文学作品在世界上达到的高度和他作为长篇小说代表作家的份量,还有,跟他一同为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做出贡献的其他作家相比,他在文学创作方法的探索和思考极为突出,所以他一向被认为是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中流砥柱。 茅盾作品自身创作的动力,是由于作者把大革命失败造成的心理压迫升华为对文学的生气勃勃的热情,小说的选材执着于暴露社会的追求不能说与这种心理状况无关。虽然茅盾创作《蚀》三部曲的时候“眼高手低”,同时还难以摆脱忧郁的阴影,但后来这种忧郁的阴影渐渐变得淡薄,转化为认识和揭露社会病根的力量。茅盾清醒地走欧洲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道路,并把社会科学的分析方法与中国古代小说的技巧结合在一起,因而他的作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特别是到了后期的杰作《霜叶红似二月花》,不仅是融合了中外文学优长的结晶,而且可以  相似文献   

7.
<正> 在异采彪炳的建安文坛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在当时是怎样传播的?传播的范围有多大,它们的传播又怎样影响了当时文学的发展?这些就是本文想要探讨的问题。一建安文学产生以后,同其他时期的文学一样,也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得到传播的。从现存有关资料来分析,建安文学在当时传播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条:  相似文献   

8.
茅盾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兼文学翻译家,又是一位具有广泛影响的文艺批评家。他和鲁迅、郭沫若是鼎足而三的文学巨匠,为我国现代文学运动奠定了基础。他对新文学历史的贡献是卓越的,多方面的。一九八三年三月二十七日到四月三日,中国作家协会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首届茅盾研究学术讨论会,在茅盾研究的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标志着茅盾研究的崭新局面已经到来。为了响应这次会议“开拓茅盾研究新领域”的号召,我不顾谫陋,想就茅盾对新诗发展的贡献谈些浅见,抛砖引玉,求教于国内的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9.
茅盾(1896—198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作家,也是大批评家.作家的茅盾和批评家的茅盾两相比较,不但批评家的茅盾先于作家的茅盾,而且,在创作活动中止之后,茅盾始终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的文学活动,便是文学批评.他是现代文学批评,特别是现代小说批评的开拓者之一,是社会——历史文学批评流派的杰出代表.茅盾的文学批评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大的阶段.前一阶段,文艺战士和思想战士的茅盾,以文学批评为武器,在剧烈动荡、复杂曲折的中国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坛,不断地进击和战斗.特定的时代和文学历史进程,培植了茅盾特定的人文心理,和对于文学批评的历史使命的认识,为他的社会——历史文学批评提供了舞台,也形成了他的批评的优势,还有局限.他以现  相似文献   

10.
<正> 茅盾在《蚀》三部曲之一《动摇》中所塑造的反革命两面派胡国光,是个成功的艺术形象,很值得重视和研究。一三等劣绅胡国光形象的基本性格特征,即他的善于看风使舵、窥测方向、多变巧钻的反革命两面派本质,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作为一个典型来描写是不多的,而且类似的人物中也没有象茅盾这样作了极为深入细致的刻画。因此,研究一下这个形象的性格特征及其发展历史不是没有意义的。胡国光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小说写的是我国二十年代第一次大革命高潮时期湖北地区某一县城的社会风云。当大革命风潮席卷到这个县城时,胡国光作为一个“开明绅士”,他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在他一生中不仅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同时还写下了一系列文学论文。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他的作品就陆续译成了汉文,介绍到我国来,对我国的新文学运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茅盾在《高尔基和中国文学》一文中指出:“‘五四’以来,我们的新文艺工作者在实践中曾经遇到好些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可以在高尔基的作品中找到解答。”②不言  相似文献   

12.
当一个作家形成独特的创作个性;成为文学大家以后,人们就习惯于审定他在风格流派、文体模式上届哪种类型,并把他放在世界文学范围内加以比较考察,寻找他与世界文学的联系。随着对茅盾创作个性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发现茅盾的作品,以冷静的社会分析的色彩,以巨大的规模和气势,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在同类作品中独领风骚;人们还进一步发现,尽管茅盾受到世界许多文学大家的影响,然而在总体类别上,更相似于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在这一方面,茅盾的文学活动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现当代文学产生了…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文学的基本特性?如果说形象是文学的基本特性,那么情感呢?它是文学的又 一基本特性。把情感当作文学的基本特性,这不是人为的,而是文学本身所具有的。是否承 认情感是文学的基本特性,这关系到文学理论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情感在文学中占 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从文学创作到鉴赏活动中一以贯之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情 感,就没有文学。  相似文献   

14.
文学要民族化,这是马克思主义一个重要的美学命题。所谓民族化,主要是指民族文学的发展过程和应达到的标准与归宿。近年来,这个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义学民族化的实质是什么?也就是说,它的内在规定性是什么?这在民族文学的创作实践中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文学民族化的实质是什么?我认为,这就是真实、深刻地反映民族的社会生活。这是由民族文学的基本属性和产生条件所决定的。文学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崛起有一个特点:理论先行,创作后起。茅盾作为现代长篇小说的创始人,他的创作道路即如此。茅盾首先把泰纳和左拉的理论引入中国。1922年作《文学与人生》,就介绍了泰纳的文学三要素说,提出文学受“人种”、“环境”、“时代”以及“作家的人格”(这最后一点是茅盾的见解)的影响,并提倡用泰纳的观点观察中国文学。他说:“以上是西洋人的议论,中国古来虽没有这种议论,但是我们看中国文学,也拿这四项以根据。”存写作方法上,茅盾强调文学表现人生应“没有一毫私心,不存一些主观”。又说“譬如人生是个杯子,文学就是杯子在镜子里的影子”。  相似文献   

16.
茅盾的文学思想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茅盾一踏上文坛就在对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认同中确立了“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观。茅盾对自然主义的真实性的主动挥取,是他“忠实的描写人生”观点的深化,对新浪漫主义的一度推崇,旨在从“指导人生”的一面汲取营养。1925年前后,以“无产阶级艺术”理论的提出为标志,茅盾从政治思想上实现了对俄国文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17.
<正>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1940年前后开展的关于“民族形式”的论争是不容忽视的。这场论争的参加者之多,涉及面之广,以及力图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文学形式问题所达到的理论高度,都是前所少有的。可以说,作为一次文学运动,这是我国的文学工作者适应现实和文学发展的需要,朝着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学这一宏伟目标所迈出的第一步。在这场论争中,现代文学巨匠茅盾发表了许多卓有见地的意见,不仅深入地论述了文学的民族形式问题,而且进而论述了文学的民族化及其密切相关的大众化和现代化问题。茅盾的这些主张,在当时对于开创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新文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于建设今天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学也不无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把他放在当时的历史范围之内,首先应该考虑当时的历史潮流,时代赋予人们的历史使命,然后考察历史人物在当时的社会斗争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起了什么作用?是顺应了历史潮流,还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是站在正面指导历史前进,还是倒行逆施,阻碍历史发展?评价宋教仁在辛亥革命后的活动,自然也应如此.辛亥武昌首义以后,从政治方面考虑,首先是建立一个什么国家的问题,也就是政权归谁掌握,执行哪个阶级的意志,为哪个阶级的利益服务,这是关系革命成败的根本问题.斯大林曾经指出:“革命基本问题是政权问题,革命的性质、进程和结局完全取决于政权操在谁手里,哪个阶级掌握政权.”正确评价宋教仁的政治活动,不宜纠缠于某些枝节,次要问题,而应紧紧抓住政权这个基本问题,考察他在为当时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掌权中起的作用,并和同时的革命党人比较具有哪些特色.  相似文献   

19.
茅盾是中国新文学运动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伟大的革命作家、评论家,而且也是杰出的外国文学翻译、研究方面的专家.在“五四”中西文化撞击和交汇的新时代,茅盾是从研究和译介外国文学开始他的文学活动的.在长达六十年的时间里,他既注意继承民族文学优良传统,又始终以宽广的视野,密切注视着世界文学潮流的嬗变,为介绍近现代文学流派,  相似文献   

20.
茅盾在新疆     
今年三月二十七日,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新文学创始人之一茅盾同志逝世两周年。茅盾同志生前曾在新疆生活和战斗过一个暂短的时间。当时,由于新疆的军阀盛世才还伪装进步,骗取了我党和许多进步人士的信任,党派了一批优秀党员到新疆,许多进步人士也在党的支持下来到新疆。茅盾同志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到新疆来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把他在新疆发表的文章和作品,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阅读和研究,充分地估价他在坚持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以及在闭塞的新疆撒播新文化种子等方面的功绩。同时,这些文章和作品也是研究茅盾的可贵资料。为了纪念这位无产阶级文化的巨匠,我们在这一期的本刊上发表了周安华同志搜集、研究茅盾在新疆写作活动的文章,并选择重发了三篇茅盾同志在新疆的遗著,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