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自媒体时代我国公民新闻的繁荣,其对社会各方面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它不仅为传统新闻传播学理论带来了创新,而且促进了传统媒体新闻业务的发展.同时,自媒体新闻也给公众带来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发展.但从目前看,在我国公民新闻的快速发展中也伴随很多问题,特别是公民媒介素养水平的参差不齐,导致传播失实、虚假消息,甚至是网络暴力的出现.因此,急需找出对策推动公民新闻健康发展,促使其在和谐社会和公民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公民新闻"时代的新闻图片失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公民新闻”的兴起,第二媒介时代的新闻摄影逐渐失去了传统新闻生产的固有流程,信源结构与信息评议机制的变化,造成了新闻图片失实,主要表现为新闻图片的客观性、伦理性和监督机制缺失,唯有建立“公民新闻”时代的良性运作和监督机制才能为新闻图片失实提供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论文依托公民新闻迅速兴起这一契机,密切关注网络媒体的最新动态,并结合对公民新闻的具体个例的分析,从多个角度讨论新闻博客的主体表达方式的新突破带来的公民新闻的蓬勃发展,并分析公民新闻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及其本质和意义.同时,对公民新闻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公民在不远的未来定会在表达自己的同时实现与世界的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4.
为了界定“公民新闻”的概念以及探究“公民新闻”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结论认为“公民新闻”不同于“公共新闻”、“国民新闻”和“市民新闻”,它有着本质的规定性;中国“公民新闻”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处在初级实验阶段;“公民新闻”代表着新闻事业发展方向;中国“公民新闻”存在机制问题和“去农民化”倾向,只有政府、媒体和公众三方共同努力和协作,才能为“公民新闻”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从当今社会正处于制度建设、呼唤公民意识提高的大背景着眼,结合传媒公共空间理论,以及美国公共新闻的探索,从受众角度分析了公共新闻理念对民生新闻可资借鉴之处。具体表现为:受众群体由市民向公民转变;报道中受众主动性增强;报道形式更强调公众的参与。  相似文献   

6.
从公民新闻看传媒接近权的实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媒接近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公民新闻为公众实现传媒接近权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径.公民新闻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公众从被动的受众地位转变为主动的传播者,成为公民记者,在对传媒的深度参与中实现传媒接近权;公民新闻改变了传统的舆论形成模式,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权,公众在民意表达和舆论监督中实现传媒接近权.  相似文献   

7.
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新闻的生产传播模式及公民新闻的发展,微博传播机制对公民新闻发展的优势在于微博传播的广泛性扩大了公民新闻的影响范围,微博主体的多样性促进了公民新闻的全面性,微博内容的丰富性促进了公民新闻的多样性,微博传播的便捷性降低了公民新闻的发布成本。但是,弊端也同样存在,如微博的传播中充斥虚假信息、内容娱乐性强、滋生网络暴力、公民新闻的公信力受损、缺乏"把关人"等。微博公民新闻与传统新闻合作互动将成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微博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新闻的生产传播模式及公民新闻的发展,微博传播机制对公民新闻发展的优势在于微博传播的广泛性扩大了公民新闻的影响范围,微博主体的多样性促进了公民新闻的全面性,微博内容的丰富性促进了公民新闻的多样性,微博传播的便捷性降低了公民新闻的发布成本。但是,弊端也同样存在,如微博的传播中充斥虚假信息、内容娱乐性强、滋生网络暴力、公民新闻的公信力受损、缺乏"把关人"等。微博公民新闻与传统新闻合作互动将成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针对2004-2009我国大陆公民新闻的研究总体情况,以时间为主线,将其划分为市民新闻概念的引入、公民新闻在我国研究的勃兴和研究呈现本土化趋势且层层深入等不同阶段,并对各个发展阶段的研究状况展开分析和总结,结论为在我国国情下,公民新闻与传统新闻互为补充、相互成就将是其今后发展的最恰当方向。  相似文献   

10.
公民社会概念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从古希腊开始至今,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公民社会概念的内涵及其相关理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公民社会概念逐渐引入到我国,在学术界引发了一场关于市民社会的大讨论,为此,形成了我国公民社会研究的热潮。经过二十多年的探讨和研究,应重新思考公民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向,可以通过结合我国的社会现实,逐步构建社会主义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在近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尤其是监督方式方面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不足的一面比较明显:监督缺乏相对的独立性,理论研究不足,总体水平不高.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方向是:应该加大对政府部门和官员的监督力度和加大本区域监督和跨区域监督的力度,制度建设和法律建设应迈出更快步伐.  相似文献   

12.
危机传播是学界认同的危机处理的最好方法,危机传播起码涉及到危机方处理、媒体议程报道和公民满意度等三个"力",并且三者互相作用,而公民在其中的作用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舆情和媒体关注的改变而产生改变。  相似文献   

13.
伦敦奥运会110米栏预赛,"翔飞人"意外退赛,央视解说员杨健一气呵成的悲情解说,让亿万观众为之动容。然而,伦敦奥运会结束,杨健解说预案的披露让受众无法接受,直指"被策划"。针对"解说门"运用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以及定性研究法,厘清了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的区别,并据此对杨健解说预案事件进行分析判定,阐述了体育解说员应该如何在解说中正确运用新闻策划,彰显了新闻策划在体育解说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公民政策批评的意义、特点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公民政策批评行为作为政治参与的一种形式,在增强公民的政治信任和决策科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公民对政策的批评行为源于人们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不满意情绪,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为这种情绪的宣泄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人们的从众性导致群体的非理性,又进一步放大了政策批评的声音;网络意见领袖的崛起解构和削弱了官方和主流媒体主导的话语体系,成为公众的引导者、代言者、助推者.剖析了中国公民政策批评在传统与现实的融合中表现出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即公民对高层政治的信任与对基层政府的批评共存,基于现实利益的诉求与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共存,不同区域、不同年龄、不同教育程度的公民在政策批评行为中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从现象学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对一家草根媒体“西安E报”的田野调查,描述了它的日常运作实践及具体特征,并对其在新闻生产和公民生产中的客观意义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西安E报在新闻加工方面,体现了作者个人的生平情境和批判意识;在新闻呈现方面,以普通公民的视角重构了关于西安的“事实网络”;并且,在进行西安新闻再生产的同时,写作者也建构了自身的公民身份.  相似文献   

16.
现代国家建设是基于国家与公民新型权利义务关系的重塑.国家与公民的关系构成现代政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对关系,决定着现代国家建设的基本架构和发展趋势.一种是基于权利平等的公民资格同质化构建,另一种是基于美德和参与的多样化公民资格,两种观点的争论也代表了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的两大思潮的争锋,前者凸现了权利解放,有助于解释消极公民的自由观,后者强调了政治义务,更有助于解释积极的公民观.二者是一种对立还是一种补充关系,学界争论不休.公民资格是一个与国家边界紧密相关的政治概念,在一个国家交往日益紧密的全球化时代,何种公民资格更具有解释力成为一个理论前沿问题,底线公民资格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出路.  相似文献   

17.
罗吉尔·培根的四障碍说以人性为核心,从四大方面阐析人的错误认识产生的的种种障碍。这些障碍无形地阻挡着人们通往真理殿堂的道路。在当今信息、新闻极速传播的时代,新闻媒体以及受众对现代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培育和强化当代新闻工作者与受众的公民意识具有重大意义。在提出新时期新闻工作者以及受众缺乏公民意识种种表现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构路径:勇于再现新闻事实;摒除传统观念中的糟粕,吸取精华,与时俱进;增强理性辨别能力;公正、客观地报导新闻事实。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媒介形态的嬗变,媒介形态的嬗变进而导致出版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即生产力的发展——媒介形态的变换——表达方式的解放——出版方式的变革与创新。传播的历史是一切历史的基础,传播方式的变换必然给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极大的作用和影响。当代社会已进入一种全新的现代信息时代,即以自媒体、自出版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信息传播时代。它的自主化、便捷化、普泛化和平民化特征给当今的社会民主发展以极大的推动,同时,也必然给予公民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以极大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融合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的新闻传播学在20多年前就已出现,新闻传播学这一新的学科在中国经过了长期的孕育与发展。新闻学可以利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重构体系,以推动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与创新;传播学理论对新闻实践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新闻传播学纳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教育的通识课程,有利于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匿名消息来源一直以来是一个颇受争议的问题,中外学者、媒体研究员对匿名消息来源的定义各抒己见。当前,媒体滥用匿名消息来源现象严重,以对《广州日报》各种消息来源的情况进行的数据统计为例,匿名消息来源所占比重之大恰恰证明了这一点。滥用匿名消息来源产生的原因各异。关键在于洞察其危害,兴利除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