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阅读与作文》2010,(6):60-61
我们人类感知外界事物主要靠视觉,那动物通过什么感觉器官去感知世界呢?研究证明,和人类一样,许多动物也主要凭借视觉来观察世界,但同时,它们还拥有某些比我们人类更敏锐、或者我们人类不具备的感知世界的器官,因此它们“看”到的世界比我们人类看到的更复杂、更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2.
我们怎样理解世界(即我们形而上学的前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怎样对待世界。而我们怎样对待世界构成了我们的基本形态,这个形态影响着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我们的整个文化也来源于此。本文区分了三种基本形态:第一种是建立在宗教基础上的前物质主义社会或传统社会的形态,这是一种诉求的形态,即从超自然的资源中寻求帮助;第二种是物质主义社会或现代社会抑或非宗教社会的形态,这是一种工具主义形态,它主张按照人类的需要来主宰、统治和重塑世界;第三种是未来的(即将来的)后物质主义社会的形态,这些社会是后宗教的,但不是后精神的,它们的形态是让世界按照其本性自然发展,进一步说,是在人类意愿和非人类生命意愿之间寻找一种创造性的协同,参照道家的“无为”观点可以很好地阐述这种协同。  相似文献   

3.
人类可以认识世界,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以实践为中介,通过思维和语言来实现的。广义的语言包括肢体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三者在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对人类认识世界有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成性思维是一种创新的现代哲学思维。他一反近代哲学把客观世界视为某种外在于人的抽象了人类现实生活本质的东西。相反,生成性思维说明了在人的现实生活之外不存在一个独立自存的作为世界的本源。因为我们只有一个由人类存在于其中的现实的生活世界,所以人们认识的标准,人们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就只能从这个活生生的现实世界出发,在现世中或在经由现世的历史来充分加以说明和表达。  相似文献   

5.
隐喻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密不可分。在商务活动和商务认知高庹发达的今天,经济语言也发展成为高度隐喻化的语言。有的隐喻源自人类共有的经验,有的则出自于学习者完全无知的某一特定事件或环境,我们只有通过经验或特定环境的联想来帮助处理新获得的抽象概念。  相似文献   

6.
庄子与叔本华之死亡智慧,源于人类的生命意志,人类在此无论如何终归逃不脱人生大限。人在彼岸世界,凭藉着"灵魂"与"气"之氤氲,导引出庄子生死轮回观的真谛;叔本华则用自然不灭原理来证明人类的不灭性(轮回)。世界作为个体有生有死,但是我们人这个类、这个物种、这个理念却是永远不灭的。文章讨论了庄子与叔本华以不同的方式和跨越时空的死亡理解与诠释。  相似文献   

7.
二、哲学,方法,历时哲学,共时哲学及哲学家的联合与文化一体化哲学作为一种理智的学科和活动,一向追求的是,日益理解人类本性及人类本性得以展现的世界。这种活动本身深深植根于人类本性。而人类本性则是通过每一个人对他本人及其处境的一定理解形成自己的个人经历而认识的。人类情境象我们人类本性一样,也是多方面的。它由我们对自己以多种多样的方式与世界打交道的深刻需要的反应组成。我们把与世界的交往称之为经验。它们集中在特定的事物上——我们所爱的一个女人或男人;我们所栽的一棵鲜花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是“和”本论,然而由于我们过去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斗争性,造成了我们主观地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斗争性的哲学。由于受这一思维的影响,导致我们总是从对立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把自然当成我们人类的纯客体来理解和把握,从而在客观上造成了人  相似文献   

9.
潜意识是一种神秘的力量,它囊括了人类原始的生存特质,也许我们未知的过去和将来都蕴藏在这神秘的未知世界里.百年来,实践证实,只要懂得开发潜意识这与生俱来的神奇力量,几乎可以无所不能.立足钢琴音乐演奏和教学,以西方世界对于潜意识研究百年来的结果为依托,探析潜意识在音乐学求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光带给我们生命,光带给世界美丽.人类在追问光的本性过程中,发展了光基技术,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人类认识世界的每一次飞跃都不开光学的进步.人类从认识光,到利用光,再到驾驭光,这一过程推动着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清朝的闭关政策和蒙昧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有数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灌溉着辽阔的祖国大地,创造了先进的经济和灿烂的文化,对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绵长的古代和中世纪,中国的科学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相似文献   

12.
托尔金的小说《魔戒》和《霍比特人》自出版问世以来,在西方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说描述了一个神话般的中洲世界,其中生活着人类,他们是精灵、矮人和霍比特人以及其他种族,每个种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体系和社会生活组织方式。这些种族的很多生存法则和行为特点与我们人类无异。可以说,托尔金给我们建构了一个类似于人类社会的平行世界,这个平行世界反映了托尔金对人类自身社会的思考和预见。对托尔金作品的深入研究能给我们带来关于现代社会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关系的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处在高度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我们相聚在世界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的中国,汇集人类的智慧讨论疫情与世界乡村复兴大事。这场人类与病毒的斗争,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21世纪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以生命为代价的疫情,需要人类的反思与觉醒。其中最需要我们反思与觉醒问题之一,就是要重新发现与评估古老乡村文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从以简单方法所揭示的机械论的世界到以复杂性方法揭示的不断演化的世界,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我们生存的世界的探索。系统方法、自组织方法等自然科学的发展为我们揭示了不断演化着的客观“存在”,复杂性正是让我们在演化中把握存在,让我们以新的视角去认识世界,去接受正在进行的在思想上的进化。复杂性方法在今天对我们探索世界正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对简单性思维范式的超越,而且极大地扩展了人类对于自然界认识的疆域。  相似文献   

15.
社会生态学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人类目前所面临的极端失衡状态,我们时代需要一个全新的、富有远见的知识体系——社会生态学来应对所遇到的难题。社会生态学主张在不弃置早期科学与社会理论教益的同时,形成一种更加全面的关于人类与自然世界关系的哲学政治学分析。同时,它所提供的不仅仅是对人类与自然分裂现状的理论批评,还阐明了如何从人类自由遗产的重新发现与释读中走出这种分裂。  相似文献   

16.
人类理想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它是面向未来的人类理性的构想,人类对理想的追求是人类区别于动物世界、并使自身高出动物世界、体现人之崇高性和尊严的体现,也是人的自由性与目的性相统一的体现,但理想本身则是人类自由探索与追求规范的统一。这是由人类理想的实践本性和理想在实践中保持开放性和常新性决定的;同时,人类实践的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也使得人类的理想追求必然表现为对自身活动的目的性追求和遵循外在规范的统一;另外,人的异化和功利主义追求导致了人类生活根基的动摇和意义世界的缺失,人类需要重建我们的理想和意义世界,以此才能规范人类的理想和重建未来的生活世界,从而展现人生的理想和人生的意义世界,展现人性的崇高和尊严,并显示高贵的人类区别于动物世界并远远地高出动物世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人类历史发展和世界发展战略的高度所提出来的新理念,为解决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但由于西方社会对中国和平崛起的疑云不散、区域之间文明隔阂与文明冲突依然存在、世界经济逆全球化思潮逐步抬头诸因素的影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诸多的风险与挑战。“大统战+”既能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资源充沛、联系广泛等独特优势,又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借助相关积极力量,其对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着力形成“大统战+宣传”“大统战+文化”“大统战+经济”和“大统战+社会服务”等工作合力,推动世界人民勠力同心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建立学习学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历史,是一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求生存谋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人类学习的历史。随着时代的进展,人类不仅更加深刻地认识着世界,也更加深刻地认识着自己。学习,作为联系着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人类重要活动和课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在人们开始把它作为一门专门学科来进行研究了。  相似文献   

19.
郑和下西洋,以先于西方人的地理大发现、胜于西方人的航海技术,开创了人类大航海的历史纪元,揭开了世界航运从陆地转向海洋的序幕。十五世纪中国人通过海洋走向世界,为蓝色文明的崛起树起了一尊不朽的丰碑,且永远地成为世界海洋文化史上最辉煌、最珍贵的人类共同遗产和精神财富。人们纪念郑和,在于他所代表的一种文化精神以及所产生的巨大影响。600年过去了,让我们用战略的眼光审视海洋,以冷静的思维及广泛的交往来认识世界、融入世界、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不是“多线论”,而是世界史观图景中的唯物史观与唯物史观基础上的世界史观的辩证统一。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的顺序性思想,应该从时代精神的高度、人类历史的长度和世界历史的广度予以理解。我们也可以用马克思“跨越论”来解释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