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委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0(3):89-94
两宋"说话"艺术的形式是一种置于说话人生存和"说话"艺术精神特性基础之上,在长期的表演实践和与听众交流磨合下形成的具有思想内涵的"生命形式",其核心的艺术特征就是"说——听"的"交流"模式。这是一种渗入"说话"艺术各个层面的艺术特征,"交流"已经成为一种艺术方法。话本小说是对"说话"艺术具有书场感的书面化,是一种书面化的"说话",它很好地保留了"说话"艺术的文本形制和"交流"艺术特性,并对之进行了"写——读"交流方式的书面化改造。这种改造也存在于作品的各个层面,但"交流"作为一种艺术方法始终是话本小说的艺术核心。 相似文献
2.
“准话本”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兵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准活本”的概念是本文首创,指那些可作活本看待的非话本类作品。最早注意到“唯话本”问题的是鲁迅,但视之为“拟话本”则失察。作为话本的前驱,“难活本”与活本具有“血缘”关系。“准话本”在宋代中期以前出现,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张勇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80-82
本文从文体发展的角度,探讨说话的艺术特征及其对于话本小说的文体影响.说话有四个艺术特征1.游戏性质;2.寓教于乐;3.故事性;4.叙事性.此指讲故事的一整套原则和技巧.在说话向话本小说的转变中,说话艺术所具有的上述四个特征被原则性地移植到话本小说中,从而既促进了话本小说的产生发展,也给话本小说的发展带来了某种先天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关于现存的所谓“宋话本”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章培恒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关于现存的所谓“宋话本”章培恒编者按:去年2月,上海大学聘请了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声名卓著的学者为讲座教授,这为我校的教学和科研汇集了一支重要的力量。为了不断地、及时地发表他们的学术新论,本刊今年特辟“讲座教授新著”专栏。在这一专栏首先发表的是章培恒先... 相似文献
5.
宋话本是中国白话小说繁荣的一个契机。话本在形式和内容上和佛教化有密切关系。话本在形式上承袭了佛教变的形式;内容上以佛教的因缘观和报应观为主要内容和结构模式。宋话本这些特点直接影响了明清小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黄进德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Z1)
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说,话本的出现“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其影响之深巨自可想见。而话本则是说话人 (说书艺人) 的底本。如果说,“说话”是人民的口头创作,那么话本就是它的原始的书面记录。因此,要弄清话本的渊源流变就得首先理出“说话”的源头。鲁迅认为小说起于休息:“人在劳动时,既用歌吟以自娱,借它忘却劳苦了,则到休息时,亦必要寻一种事情以消遣闲暇。这种事情,就是彼此谈论故事,而这谈论故 相似文献
7.
高玉洁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1):1-5
《清平山堂话本》中使用的“和”类虚词有“和、同、共、连、与、并、及”等7个,本文通过计量研究对它们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归纳出它们在语法意义和分布上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8.
“说话”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兵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说话”是古代民间艺人讲唱故事的一门伎艺,探讨我国话本小说的发展,追溯“说话”的起源是其必然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从当前学术界对“说话”起源问题的探讨入手,着重论述了它在秦汉时代的萌生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尤其是对“说话”和古代优人的关系作了详尽的考察。资料翔实,说理有据,颇可启人新智。 相似文献
9.
唐兆梅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1)
<正> 赵匡胤是个很有手腕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九六○年初,通过“陈桥兵变”,他夺得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北宋王朝。为使唐末以来的藩镇跋扈局面不再出现,为使北宋不做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赵匡胤建立了一个超过以往任何时代的专制皇权。他在大臣赵普“稍夺其 相似文献
10.
12.
13.
14.
15.
16.
北宋“太学体”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祝尚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太学体”,是宋仁宗庆历年间流行于太学的一种文体。它是石介在猛烈抨击“西昆体”的同时,把文风引向另一极端的产物。其主要特征是怪僻。“太学体”在太学建立之后的形成、影响,以及欧阳修嘉二年(1057)知贡举与它所进行的斗争,是研究北宋古文运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李笑梅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北宋建立在五代的废墟之上 ,统治者的内外方针都是建在“守内虚外”这一基点上 ,在达到政权稳固的同时也埋下了隐患。而最可悲的是后世君主不能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各项方针政策 ,致使负面影响愈其扩大 ,加之军政腐败及皇帝个人性格的弱点 ,终于促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杜蓓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1)
人类在初时说话与歌唱是没有多大的区别的;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才出现了歌唱的形式。要歌唱好,首先应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其次,要字、声统一,“字清”;最后,要使用缓起慢收、重咬、软咬、快咬和慢咬等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兵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本文介绍了南宋的“讲史”和“说经”话本的著名艺人及代表作品,分析了如《五代史平话》、《问答录》等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及其走向,指出它和小说、说铁骑儿话本同样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城市商品经济的产物,而在我国小说发展上理应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0.
论北宋“盗贼”重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东旭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盗贼”罪是历代统治者打击的重点。随着统治经验的积累和阶级斗争的不断深化 ,“盗贼”罪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 ,逐步成为诬称农民起义的代名词。北宋是一个“盗贼”犯罪非常突出的历史时期。为了重点打击“盗贼”犯罪 ,北宋统治者制订了“盗贼”重法 ,以特别法的形式进行重法统治 ,并与法外用刑相结合 ,更突出了对“盗贼”罪的打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