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以英国当代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代表著《四门城》为蓝本,重点分析莱辛如何在神秘主义色彩极浓的苏非思想的遁世哲学中找到社会认识价值和对现实的启示意义,充分地展示了作者对纷繁的现实问题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2.
《金色笔记》是当今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当今世界文坛大师级人物多丽丝.莱辛发表于1962的作品,该作品被普遍认为是莱辛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以莱辛的多种人生经历为切入点,多角度剖析了《金色笔记》这部奇特而新颖的作品,也涉及了该作品所引发的争议,并对莱辛及其作品做出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出版于1950年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是多丽丝·莱辛一部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虽然该书的出版早了莱恩的生存论心理学经典作品《分裂的自我一对健全与疯狂的生存论研究》整整10年,但是《野草在歌唱》作为莱辛的处女作,不但触及了莱辛创作中一再表现的主题,如妇女的社会地位及生存状态、种族歧视制度等,还审视了“人类的生存”,凸显了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深刻的精神危机.在这点上,莱辛和莱恩的思想不谋而合.可以说,从《野草在歌唱》开始,莱辛就像好朋友莱恩一样对人类生存和命运赋予了深刻的人道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4.
《金色笔记》是当今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当今世界文坛大师级人物多丽丝·莱辛发表于1962的作品,该作品被普遍认为是莱辛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以莱辛的多种人生经历为切入点,多角度剖析了《金色笔记》这部奇特而新颖的作品,也涉及了该作品所引发的争议,并对莱辛及其作品做出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英国当代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代表著<四门城>为蓝本,重点分析莱辛如何在神秘主义色彩板浓的苏非思想的遁世哲学中找到社会认识价值和对现实的启示意义,充分地展示了作者对纷繁的现实问题的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6.
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苏菲主义思想是莱辛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在不同的语境中苏菲主义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本文涉及到苏菲主义的内涵,哲学与宗教的区别;讨论了伊德里斯·沙赫与苏菲主义的关系,西方新苏菲主义与伊斯兰教的苏菲主义的区别;最后,驳斥了苏枕的"苏菲主义推崇众人皆信教,它完全排斥理性、否定国家形式"的说法.莱辛接受的苏菲主义是西方语境下的苏菲主义,它既是一种知识又是一种看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莱辛的谈话录《恩斯特与法尔克》是其晚年代表作之一,其中"第二次谈话"所涉及的"(三大)灾难"与"分外之工"问题,对我们思考与当下处境——特别是新冠疫情之后的处境——直接相关的文化与文明冲突问题具有重要启发意义.这一谈话,既与莱辛的《论人类的教育》和《智者纳坦》有密切关系,表达了莱辛对市民社会的深刻判断,也与赫尔德、施莱格尔等现代思想者形成了有意味的对照.对比赫尔德等人对莱辛文本的改写和重新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莱辛,更好地理解"分外之工"的内涵,从而努力学会做真理的永恒探索者而非武断占有者,并从根本上习惯世界的矛盾、多元和不同价值在冲突中的共生共存.  相似文献   

8.
《金色笔记》和《天黑前的夏天》是莱辛作品中最为典型的展现女性在现代生活中的处境的两部小说,从两部小说所共有的鲜明的女性主题入手,以女性理论为指导,分析两部作品中所体现的多丽丝·莱辛不同的女性主义思想,探讨莱辛从青年步入中晚年过程中女性主义思想的变化,进而更加深刻地揭示莱辛对于女性人生和女性命运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以及...  相似文献   

9.
多丽丝·莱辛是学术界备受关注的作家,但是,学术界对其成长小说的研究却十分有限。成长小说是多丽丝·莱辛短篇小说中的重要一类,在这类作品中作者对青少年成长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文章以《木施朗加老酋长》《草原日出》《穿过隧洞》等短篇小说为中心,着重探讨了莱辛成长小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女性主义地理学的角度解读多丽丝.莱辛处女作《野草在歌唱》中性别与空间区隔的关系:由于父权社会里既有的性别分工和性别气质刻板印象,玛丽被局限于女性化的私人空间里;私人空间也再现和强化了玛丽的弱者地位,阻碍了她掌管自我命运的潜能。性别与空间区隔之间互为影响和加强,而非表面"自然"而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