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程朱阙里 一代儒商 我的祖籍江西婺源(史上隶属徽州“六邑”)。我的叔公祖辈就迁居屯溪。历代经营外销茶叶,是屯溪茶叶世家。抗战前我的叔公继承祖业,在屯溪观音山开设怡新祥茶号,精制“屯绿”。以沪港茶栈转手外销。外销精茶的品种有“特珍”、“珍眉”、“特贡”、“贡熙”等,质量在国际市场上优于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茶。  相似文献   

2.
《徽州社会科学》2008,(5):58-59
北京瑞丰经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7年7月,位于著名的“中国特色商业街”、“京城茶叶第一街”马连道。“鸿志”为企业注册商标,主要经营安徽茶叶有机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顶谷大方、六安瓜片、屯绿、祁红、黄山贡菊、大生堂紫砂壶,兼营西湖龙井、江苏碧螺春、安溪铁观音、云南普洱茶等全国各地名优茶叶、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的展厅里,有一张同治五年(1866)十二月二十一日,休宁县官府发给屯溪茶厘局的“移文”,内容是关于英国商人来徽州经营茶叶的相关事宜,可谓是见证徽州茶叶外贸的一份珍贵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4.
座落在黄山脚下新安江源头的黄山市新安源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1998年创建于中国绿茶“金三角”、全国十大名茶“屯绿”原产地休宁流口山区。这里群山环抱,山清水秀,常年云雾缭绕,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被誉为绿色仙境。  相似文献   

5.
辛人 《家庭科技》2006,(7):34-35
茶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云:茶为万病之药。《神农本草》亦云:“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茶能祛病健身, 古人早已知晓。他们以茶叶为原料,制成各种茶菜,并视为珍品。早在春秋时期,就曾有过将茶叶制成菜肴来招待客人的记载,且被当时的上层人士所看重。唐宋以来,各种以茶为原料的茶点、茶菜更是名目繁多,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6.
宋代福建茶业生产述论勾利军宋人说:“茶之尚,盖自唐人始,至本朝为盛”①。福建早在唐代就是贡茶产地之一②,宋代进一步发展,尤其是福建建州茶有“独冠天下,非人间所可得”之称③,被士大夫视为极难得的佳茗,代表了宋代茶叶生产的最高水平。因此,有关福建茶叶的栽...  相似文献   

7.
宋代的“产茶额”和“买茶额”中所记载的数字 ,是我们了解宋代茶叶经济发展状况最好的材料。然而 ,“买茶额”和“产茶额”究竟代表什么含义 ?如果我们从字面来理解 ,显然会产生很多的误会 ,而以此为根据对宋代的茶叶经济作出的推断也就不准确。本文从对宋代榷茶制度及其运作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对北宋时期的“买茶额”和南宋的“产茶额”的含义作出解释。认为 ,所谓“买茶额”是指国家的榷茶机构买纳产茶州县政府收购上来的部分好茶 ,以供大茶商长途贩运到北方地区进行销售的茶叶数额 ,而所谓“产茶额”是指产茶州县“批发”和“住卖”的茶叶数 ,也就是官府控制下茶叶在全国的销售总额。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有“小上海”之称的屯溪地域并不大,可从民国21年(1932年)以后,在屯溪(今黄山市政府所在地)发行的各种报纸先后却达20家之多,《大众报》就是其中之一,早年我收藏了一张屯溪《大众报》。(见图)这份屯溪民营的《大众报》创刊于1947年初。发行人陈陶庵不但是社长,而且兼主编、编辑、校对等于一身。《大众报》报头“大众报”三字为行书体,时由曾任徽州歙县县长,民国安徽省政府秘书长等职的石国柱书写。报头框内上下分别有“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五月十七日,星期六”、“暂出周刊”、“第九期”、“发行人:陈陶庵”、“本期出报一张,零售六百元,月售一千四百元,外埠另加邮费”、“社址:屯溪中街”等字样。报纸保存完好。  相似文献   

9.
察隅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南与缅甸、印度接壤,是西藏偏远边境县之一。植被丰富,地势险要。20世纪初叶,在高山密林之间曾居住着许多部落族群。据相关史料记载,程凤翔于1910年进军桑昂地区时,在桑南发现了一种数量巨大(多于滇茶和川茶)而价格低廉的茶叶:“倮茶”。夏瑚于1911年到当地考察时,又在深山密林中见到了茶树。关于“傈茶”的迷雾就此形成。在“倮茶迷雾”的背后,隐藏着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倮茶”的实质是英国殖民主义扶持下,印度阿萨姆地区生产的专门供西藏察隅边境地区“保人”等部落族群消费的一种劣质茶叶,妄图以此打压中国内地茶叶,切断以茶叶建立起的当地部落族群与内地的有机联系,蚕食中国国土,以实现其殖民主义之险恶用心。  相似文献   

10.
武都——中国最早的茶叶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巴蜀茶叶集中到成都,再运到武都卖给西北游牧部落。成都和武都是中国最早的茶叶市场”。茶叶和丝绸是中国最主要的特产,历史悠久。茶树原产于我国云贵高原。早在公元前六百多年,在《诗经》和《尔雅》中已有关于茶的记载。唐朝陆羽著《茶经》更明确地说:“茶者,南方之佳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西汉时,茶叶生产在接近云贵高原的四川已有了相当的发展,茶叶成为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交换物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西北高原地势高寒,不宜稼穑,西北少数民族部落逐水草而居,游牧为生,布帛、食盐、茶叶等  相似文献   

11.
始于17世纪中后期的中英茶叶贸易历经近两个世纪的曲折发展,到19世纪呈现出派繁荣景象。其中,在1868—18ffe年的18年中,输英华茶都在100万担左右。但同时,繁荣的背后隐藏着衰败的危机。从70年代开始,中英茶叶贸易逐步走向衰败。1894年,出口到英国的华茶只有307505担,占中国对英出口商货总值的90%。面对着极其激烈的国际茶币竞争,当时一位英商曾指出:“锡兰茶每年产如此之多,而印度茶产数仍然不减,则华茶在英国市面不能不退”,陷入“无人过问”①的困境。华茶在世界茶市上独占鳌头的“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②。茶叶是中国重…  相似文献   

12.
唐代茶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茶树原产地,也是世界上饮用茶叶最早的国家。相传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茶在古代称“荼”,又名槚、蔎、茗、(艹舛)、?芦等等。到了唐代,才将“荼”字改成“茶”字。古籍中有关茶事的记载,最早见于《周礼·地官》:掌荼,“掌以时聚茶,以供丧事”;《晏子春秋》卷六亦云: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食,炙三弋五  相似文献   

13.
徽商故里大酒店坐落在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酒店依市区的风景名胜“仙人洞公园”而建,与自然环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闹市幽静的典雅空间。酒店交通十分便捷。距离黄山火车站仅300米。距离屯溪汽车站仅500米,距黄山机场3公里,距徽杭、屯黄高速公路入口1.5公里。酒店由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按四星级标准投资改造。服务设施齐全.集餐饮、客房、休闲、艺术表演于一体,是黄山市委、市政府对外接待的重要场所和展示徽州文化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4.
刘兆伟  刘北芦 《理论界》2023,(2):105-108
<正>《序卦》:“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万物始生,艰难重重,然新生之物,创拓精神极强,其势不可挡,越石穿地,克艰而通,通而后达,达而养民,养民乃天下正道。故《屯》卦具备乾道“元亨利贞”、坤道“直方大”之精神。屯道大哉!  相似文献   

15.
唐和五代时期四川的茶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茶业生产的大发展 四川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种茶饮茶的发源地。从先秦到两汉都只有四川才有种茶和饮茶的记载。魏晋六朝时期四川的饮茶活动才传入江南地区,其后又由江南传入华北地区。到唐代,饮茶活动已遍及全国。“茶之为物,无异米盐。人之所资,远近同俗。既蠲渴乏,难舍斯须。至于田闾之间,嗜好尤切。”人们对茶叶需要的增长,促进了茶叶生产的飞跃发展。唐代是我国茶叶生产大发展的时期,并且形成了我国盛产茶叶的局面,在全国形成了山南、淮南、浙西、剑南、浙江、黔中、江南、岭南八大产茶区。中唐以后,茶叶贸易已相当繁荣,茶叶经济在国民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封建政府正式开始征收茶税,并把茶税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适应整个社会对茶叶经济的普遍重视,专门记述茶叶生产、  相似文献   

16.
改土归屯问题,因史籍较少述及,鲜为学界注意。惟四十年代,凌纯声先生曾指出:“贵州古州之苗卫,湖南湘西之苗疆,四川理番之杂谷番屯,大小金川之五屯,皆为清代改土为屯之地”,并认为,“改土归屯实为改土归流之一种过渡办法”。 近年来,笔者对清代黔东南、湘南、湘西及川西等地的屯改,作了一些初步研究,发现各地改土归屯,均属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之举,由于时间、地区及所辖民族不同,多有差别。但作为一项有连续性的政策,各地改土归屯又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兹以本文分述之:  相似文献   

17.
“屯”字的初形和本义,自来多据《说文》,的“屯,难也。象(屮屮)木之初生,屯然而难”作说解。但考诸甲骨文,则屯字的形与义,都不是《说文》所说的那么回事。屯字甲骨文作夕,最常见的辞例是作“△示○屯”形式,屯只用为一对卜骨之称。“一屯即一对”(董作宾说,见《殷虚文字乙编·序》),甲骨学界基本已无异议。从聚合在一起的一对卜骨这一形构中,引出“一对”“配对”“聚合”等意思都不难,若联系《周易》乾、坤、屯、蒙……这一卦序看,“蒙者,萌也,物之稚也”,蒙所指的就是事物的萌芽状态,乾坤相  相似文献   

18.
1938年初,当抗日的烽火刚刚燃起之时,当时的皖南行署及屯溪区署决定成立屯溪卫生事业促进委员会负责筹备设立“屯溪军民免费诊疗所”,所址先在屯溪下街启明小学(解放后称屯溪三小),这便是黄山市人民医院的起源。1938年11月,诊疗所改组成立“屯溪市民医院”,年底,医院迁至栗树园洪家大屋内(即黄山市人民医院现址);1949年10月1日,“市民医院”改名为“屯溪市人民医院”,  相似文献   

19.
(一) 唐宋时期是我国茶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那时候,饮茶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风尚,制茶业和茶的贸易也很发达,茶叶的生产和流通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市贸易,宋比唐更为发达,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有茶的互市。茶的输出国外也比唐代有所增加。北宋李觏曾说:“茶非古也,源于江左,流于天下,浸淫于近代,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贵贫贱靡不用也。”王安石也说:“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足见用茶之普遍。  相似文献   

20.
茶叶生产在万盛区已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早在五十年代,该区生产的“景星碧绿”就被评为四川省三大名茶之一,并编入中国名茶志,使万盛茶叶开始崭露头角。随后,在全国省、市级茶叶评比会上,万盛的“云雾毛峰”、“清名香”、“滴翠香绿”等都取得了好名次。尤其是湛家茶场生产的“滴翠剑茗”在97年荣获中国茶叶学会“中茶杯”银奖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