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三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处青海省西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源头地区,具有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湿地生态系统,冰川资源丰富,在保护全国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以及人类无限制的生产经营活动,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珠江北部源头流域不可忽视的生态破坏问题及其对贵州、广西乃至整个珠江中下游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对修复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甘肃民族地区位于西北大江大河的上游和源头,是西北森林、草原、冰川的主要分布地带。这一特点决定了当地生态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西北和全国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安全。所以,甘肃民族地区不仅仅是江河之源,同时还是“生态之源”。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甘南藏族自治州,是黄河上游源区的主要流经地。黄河的重要支流洮河、大夏河均发源于此。仅玛曲县  相似文献   

4.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自从实施自然保护政策,并划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使得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保护,有利于黄河、长江等下游地区的环境保护以及整体生态的改善.近年来,社会各界充分关注黄河源头的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对于移民群体的传统文化保护、文化传承与文化适应等问题却缺乏足够的关注.本论文侧重从政府的相关政策与法规、设立保护区的初衷以及当地政府对生态移民政策的设计思路进行深层探讨.本文尝试以应用人类学的视野来对上述种种现象加以解读,深层分析政策性的生态移民活动对移民群体的文化传承与文化适应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畲族是分布在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80年代以来,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东南部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取得了迅猛发展,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质量,都大大地优于我国内陆或中西部地区。因此,在相同的时期内,东南部沿海地区所经历的社会经济变革要比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6.
阿拉善的形象:·阿拉善:北京沙尘暴的源头吗?不。·阿拉善速度:经济增长速度全内蒙古自治区第一·阿拉善:亚洲最大的靛蓝染料产业与世界第一的金属钠厂·阿拉善:世界沙漠的最高峰与世界胡杨树最集中的地方阿拉善的思考:·在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维护与经济增长之间构  相似文献   

7.
孟航 《中国民族》2013,(7):13-17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问题的严峻形势体现在许多方面,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中国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区域,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当地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着整个中国的生态安全。民族地区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既是一个关系人民福祉的现实问题,又是一个关乎民族未来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论生态移民与民族地区现代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展是民族地区的主要任务,而生态保护则是民族地区和整个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所在。民族地区强烈的发展要求可能导致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造成这一地区脆弱的生态进一步恶化;生态保护则构成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约束条件。本文通过对二者关系的梳理,探讨"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后,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部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以农业经济为主,自然条件复杂,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这里的农耕生态、森林生态和草原生态受破坏严重,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发展生态农业入手,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结合起来,建立生态优化的生产体系,实现生态与经济两个良性循环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0.
生态补偿制度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制度保障。湖南民族地区占据中国半个绿心,既是我国生态保护脆弱地带,也是我国生态补偿投入重点区域。本文在综合归纳生态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上,剖析湖南民族地区现行生态补偿制度,从综合损失法的视角研究生态补偿制度,通过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和税收机制、设立专项生态补偿基金等方法进行生态补偿制度创新,丰富民族地区生态补偿制度内涵,也对其他地区生态补偿制度设立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三江源”地区生态道德教育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有效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是实现该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了全面掌握三江源地区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现状,我们对该地区生态道德教育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该地区生态道德教育具有民族性、持续性及薄弱性等基本特征。为了有效推进该地区生态道德教育,提出了开展生态理念教育,培养生态理性人;将民族文化与生态道德教育有机结合,丰富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将生态道德教育融入学校教育中,增强生态道德教育的系统性;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促进生态道德深入人心等具体对策,从而为引导该地区群众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王元聪  刘秀兰 《民族学刊》2021,12(2):61-67, 99
相对贫困绿色治理理论吸纳了绿色发展、缓解相对贫困与可持续生计意蕴,因此更能够平衡、协调与融贯“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系统聚焦的效率、公平与可持续取向;在实践中又沿循产业绿色化与绿色产业化运转逻辑,坚持问题追溯、过程管理与目标瞄准相结合,能够精准地消弭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中出现的间隙隔阂,进而能够真正助益藏彝民族地区实现持续性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3月5日下午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人代会开幕后第一个来到属于西部省区的青海代表团参加讨论 ,指出青海省要坚持因地制宜真抓实干 ,更好地推进现代化建设。“两会”期间 ,列席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的青海省省长赵乐际同志说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 ,青海省将根据中央开发西部的决策 ,结合实际 ,重点做好5项工作。这就是 :一要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 ,集中力量抓好基础设施的建设 ;二要突出重点抓生态 ,重点抓好长江源头、黄河源头、环青海湖地区、东部干旱山区、龙羊峡库区和柴达木盆地等6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治理工程 ;三…  相似文献   

14.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和切入点 ,是保证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针对塔拉滩地区生态恶化之现状 ,探讨了对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针对长期以来传统工业化的弊端和目前人们对新型工业化的种种认识误区,本文以地处珠江源头、具有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云南省工业基础较好的曲靖市为例,明确提出要从生态视角和民族文化视角来审视传统工业化。认为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首先要树立新型工业化的生态环境观和民族文化观,遵循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理念,充分利用高科技、信息化、经济增长来保持和重建生态系统,并改变传统工业化导致的二元经济结构和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以通过工业化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6.
邓光奇 《中国民族》2013,(12):50-51
为充分发挥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加快生态旅游产业化发展步伐,以此带动其他相关产业进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就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和整个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角度看,应大力加强各个方面的措施,推动生态旅游业体系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1月29日,江西省政府在南康市召开了全省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现场会,对前一阶段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行了经验总结,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副省长熊盛文在会上要求,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还需要把握几个重点,即要把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家扩大内需的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当前,江西民族地区干部群众正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省政府的具体部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加快实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鄂伦春族长期生活在大兴安岭地区,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形成采集狩猎的生计方式和独特的传统生态观。其生态观保留着适应山林生活、满足狩猎生产需要、根植于原始信仰的特点,可以为当代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思路,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19.
书坊     
《中国民族》2020,(4):96-96
《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作者:詹全友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10该书以民族地区的四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分析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物质文化、生态制度文化、生态观念文化及与之对应的民族地区生态文明物质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明观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与经验,并针对相关问题提供了相应的对策。该书为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保护传承与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双赢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1998年夏季那场特大洪灾之后,国家当机立断下达保护天然林的“禁伐令”,要求“放下斧头,拿起锄头”,把砍树人变成种树人,大搞绿化造林。这项重大决策,是对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和根本利益的最大保护,给民族地区带来了转机,使其有条件和可能继续以资源和生态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