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石昕晖 《南都学坛》2003,23(5):95-98
早期希腊哲学从巴门尼德到智者派的发展,是希腊哲学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巴门尼德开始,经过恩培多克勒等人的“拯救现象”运动,到以普罗泰戈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显示了围绕本质与现象关系而展开的哲学发展轨迹,蕴涵了以后哲学发展的萌芽,对研究理解整个西方哲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苏格拉底哲学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古希腊民族精神的转变相应,促进了古希腊文化与哲学的变革。在礼俗上,主体意识的觉醒使城邦伦理转变为个人道德;在宗教上,主体意识使神谕转变为理性神;在哲学上,苏格拉底哲学主体意识是对希腊自然哲学和智者哲学主体意识的扬弃。苏格拉底理性主体意识处于希腊精神哲学的上升时期,是柏拉图哲学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理论准备。苏格拉底哲学主体意识直接开启了希腊哲学的繁荣时代,其哲学主体意识的觉醒使希腊的文化和哲学都达到了繁荣。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提出希腊艺术具有“永久魅力”的观点,是众所公认的;但对希腊艺术“永久魅力”所构成的美学要素,学术界却有仁者智者之见.因此,我们不揣浅陋,试图从希腊艺术中人类性格本质特征及其变化发展,来探讨希腊艺术的“永久魅力”.力求从这座人类艺术的迷宫中,开掘出一些“新鲜的小块.”  相似文献   

4.
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框架里,"智者"是一个受到诅咒的群体。"智者"的群体形象在柏拉图的笔下被刻画成虚假智慧的拥有者,"为了赚钱而将智慧出卖给需要他的人",是"兜售精神产品的零售商和批发商"。站在城邦传统价值维护者的立场,柏拉图以知识垄断者的身份批判自己的论战对手自有其理由。然而,自此以降2000多年来的后世学者大多奉柏氏之言,对智者多加挞伐,实乃精神上的自我禁锢。同苏格拉底一样,智者也是在古希腊贵族文明出现危机的时刻应运而生的知识生产者。然而,这个群体的出现动摇了希腊智慧的"属神"本性,将求知这一活动职业化、公开化、民主化,堪称智慧的"盗火者"。智者引领了西方思想史上第一次启蒙运动,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5.
确认人的主体性,建构基于普遍理性的知识与生活,是苏格拉底哲学的基本主题.他的德性论以知识论为基础,以道德主体之确立为核心,开始于自我的理性反思,而展开于自我之道德实现.无论知识还是实践,都贯穿着理性的逻辑.正是这种强调知识论、伦理学与存在论相统一,洋溢着理性精神和乐观主义的哲学,超越了智者派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深刻改变了希腊哲学的思维轨迹,推动了希腊哲学的人文转向.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哲学范畴产生、演变和发展的历史 ,从一个侧面体现着古希腊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按各个不同时期提出、讨论和深化的中心范畴为主线 ,以范畴发展的相对确定形态为契机 ,古希腊哲学范畴的逻辑发展 ,大致可分为 5个阶段 :从泰利士到赫拉克利特 ,从巴门尼德到德谟克利特 ,从智者学派到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以及亚氏以后的晚期希腊哲学。  相似文献   

7.
评《希腊哲学史》(第二卷)余纪元继《希腊哲学史》第一卷之后,汪子嵩、范明生、陈春富和姚介厚四位先生经过五年多的辛勤劳作,又推出了第二卷,介绍公元前五至四世纪的希腊哲学,主要论述智者、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本书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它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8.
修辞术是与雅典政治相关联的公民的技艺。作为第一代智者的最重要人物,普罗塔哥拉开启了修辞术教育,阐发了修辞术的重要假定,即反对的话语与强弱逻各斯;他的相对主义与他的修辞术实践相关,是在分析与吸收希腊早期思想运动的基础上,对变化了的希腊社会生活的回应。  相似文献   

9.
普罗太戈拉是古希腊哲学发展史上智者派的著名代表。他曾说过一段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由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恶意的批评,也由于智者派的某些人物,特别是晚期智者派的怀疑主义、虚无主义和玩弄诡辩的风气,智者派在欧洲思想发展史上长期得不到公正的评价,遭到许多人的轻视和否定。至今,人们对于智者派的评价仍时高时低。当然,由于智者派并不是一个巩固的集团或派别,不象别的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派别那样在哲学上有一种共同的学说或  相似文献   

10.
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诗学》是西方美学的开山杰作 ,它从哲学高度提炼魅力永恒的希腊艺术精神 ;以现实主义观点 ,探索希腊艺术的历史演变 ,总结其发展规律和创作原则 ,高度肯定艺术的社会功用 ;以哲学的睿智建树了西方第一个比较系统、合理的美学理论 ,深刻论述了艺术的本质 ,以悲剧为代表的艺术创作原则 ,以及艺术认知社会人生、教化伦理道德、陶冶审美情操的功用 ,真切体现了希腊艺术追求真善美的精神 ,对后世西方美学思想、艺术理论有深远影响 ,它的许多合理见解 ,至今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试论古典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古典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吴岚(珠海市拱北中学珠海519000)公元前二千年至二百年的古希腊文化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希腊文化、古典希腊文化和后期希腊文化.公元前五至四世纪的古典希腊文化代表了古希腊文化发展的巅峰,其繁荣、发达的程度是奴隶制或封建制国家都...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罗马皇帝的大军踏上希腊的土地, 以城为邦的时代就已完结。但雅典离开古典传统的距离从未象罗马帝国离开共和国那么远。雅典是旧希腊和希腊世界公民传统的代表。罗马人统治下的大部分希腊城邦拥有或多或少的自由自治。通过建立新城,罗马人削弱了帝国之中城邦的基础。城邦的政治作用已失去, 城市作为文化中心仍很重要。罗马人向希腊人努力学习, 但是, 罗马帝国经济上的活跃和罗马人的天才实践使其在立法上的成就前无古人。东希腊被一个东方起源的东方式的宗教征服了。罗马征服了希腊世界,同时也毁灭了自己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公民教育的发源地。希腊的公民教育与希腊的城邦建制是分不开的。斯巴达和雅典是典型的代表,斯巴达属极权主义的公民教育类型。雅典属民主主义公民教育的类型,是现代公民教育思想和实际的根源,对世界公民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希腊悲剧是从广大自由民与氏族贵族及僭主长期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希腊悲剧从一产生,就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包含深刻的社会内容。随着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确立、全盛和衰落,希腊悲剧也相应地确立、全盛和衰落了。本文试图通过它们的代表人物对这种消长关系作简略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的主要伦理学著作<论至善与至恶>进行了解析.作者指出:西塞罗抓住希腊伦理学的核心问题,紧紧围绕至善问题批判晚期希腊三大主要伦理体系,将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亚学派的伦理学的内在逻辑矛盾和外在实际困境展示在人们面前.西塞罗的政治、法律著作中已经包含着"公民伦理"的思想,通过<论至善与至恶>的写作,西塞罗基本上完成了对希腊伦理学遗产的清理.这种批判性的扬弃使他不但能够兼收并蓄,为发展适合罗马共和国的伦理思想改铸出一整套拉丁伦理学术语,而且以他那个时代和民众的共同道德意识为裁决标准,重整了适应主流文化发展的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16.
从希腊天学到哥白尼革命(上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希腊人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备的宇宙论:大地是球形的,是地球,处在宇宙中央,有若干天球围绕地球旋转,恒星和七大行星分别镶嵌在这些天球上。希腊的天学或宇宙论是希腊自然哲学的一部分。要彻底改变希腊的天学观念,需要彻底改变希腊的自然图景。更有甚者,需要把自然哲学的思考方式转变为近代科学的思考方式。哥白尼通常被视为近代科学第一人。本文介绍了科学史家对哥白尼革命的看法,并提供了作者的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人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备的宇宙论:大地是球形的,是地球,处在宇宙中央,有若干天球围绕地球旋转,恒星和七大行星分别镶嵌在这些天球上.希腊的天学或宇宙论是希腊自然哲学的一部分.要彻底改变希腊的天学观念,需要彻底改变希腊的自然图景.更有甚者,需要把自然哲学的思考方式转变为近代科学的思考方式.哥白尼通常被视为近代科学第一人.本文介绍了科学史家对哥白尼革命的看法,并提供了作者的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和西方对民主的思想、制度等问题的理解和实践更多的是基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和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之间的分歧.近代以来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在西方发达的物质文明和坚船利炮与发展中国家形成明显的强弱对比之下,以民主、自由为依托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也成为发展中国家几乎是无法选择的选择.透视我国的民主发展历程,其始终没有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阶级斗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独立富强的目标等因素的作用.因此,中国民主发展的道路必然要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中国的现实为基础,同时借鉴西方文明有益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柏拉图人治论与法治论矛盾之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柏拉图是卓越的法哲学家,他一生试图解开扑朔迷离的社会政治之迷,澄清法律的本质,但其思路和理论并非一贯如一,中年《理想国》提出以正义论为基础的人治论,晚年与此截然有别,提倡法治论。这种转向是由于(1)对希腊社会现实的反思;(2)批判智者,重建法律的合法性价值基础;(3)哲学结构、思维方式的改变,而实现了视界融合和转换  相似文献   

20.
古代希腊史学在哲学的影响之下,逐渐形成了理性批判精神。希腊历史学家正是以这种批判和自由探究的理性精神为思考基础,在本体论方面形成了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和历史发展有其自身规则的思想,在方法论方面提出了严格的史料怀疑和批判原则,确立了以求真求实为史学宗旨的正统地位。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在希腊史学家中最具代表性,他们在理性的创作过程中奠定了西方史学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