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人为本"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哲学层面的"以人为本"是对中世纪神本主义的反动,是贬斥神性、张扬人性;社会发展理念的"以人为本"是对当代物本主义的社会发展模式的反动,是拒绝物本回归人本,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对"神本"的超越意味着理性的胜利,而理性的片面化则导致"物本"."以人为本"的最终含义是实现马克思说的"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管理思想的演变,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也经历了以"事"为本、以"人"为本、以"能"为本和以"心"为本四个发展阶段。这些管理理念不同程度地运用到了军队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中。从历史维度,运用比较法综合研究这些管理理念嬗变途径,有助于正确理解他们的内涵与外延,更好地为军队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文章太守”最初由欧阳修提出,但它后来不是只指一个人,而是一个复数概念,是具有诗性精神的扬州地方官的统称。古时候科举取士,文人当官,其中多有文采风流之士。但是他们在别处没有“文章太守”这个称号,到扬州却能荣膺此名。无他,盖缘于扬州地方诗性人文的精神特质,人与地精神契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4.
本量利分析是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几个重要概念:边际贡献、安全边际、经营杠杆等存在着一些常用的数量关系。在大多数教科书上均有提及,但却未见有较详细、系统的数学证明,使学习者对这些公式所表现的概念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运用不清晰,今将其中几个内容列举出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说文解字·刀部》利、初、则等字的本义,历来学界看法不一,分歧很大。利、初、则等字本义的考证对深入了解《说文解字》这部字书的释义、释义方式、同部首诸字在字形和意义上的联系,以及词义引申的途径和方向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广泛深入考证基础上,笔者认为:利的本义为锋利;初的本义为裁剪、割断;则的本义为标示等差。董春利的《〈说文解字·刀部〉认知研究》一文认为,利的本义为锋利,但证明过程有误;初的"造义"为"裁衣之始",且语焉不详;则的本义为法则。对于这些错误,本文予以一一匡正。从刀部诸字可以看出,即使是用今天的眼光和标准来评判,《说文》一书也是一部体例较完善,解释较准确的字典。它记录了我国古代文字9 000多个,并以系统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在汉语言文字领域极大地影响了后世。刀部诸字记录了刀的种类、特征、用刀情况、刑罚等,是我们认识古代社会生产、法律、认知状况不可忽视的宝贵材料。  相似文献   

6.
一、析“暧暧远人村”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相似文献   

7.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原始意义是指应该把人当人,首先是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进一步要求则是统治者要尽量想到老百姓的利益,凡能缓解老百姓痛苦者,均被孔子许之以仁.由此引伸出来的另一个侧面则是"仁者"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以及"克己复礼为仁".  相似文献   

8.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绝对自由”的说法颇为盛行,对人们的思想起着严重的盅惑和误导作用。因此有必要从人的最基本问题入手,来对“绝对自由”加以评析。  相似文献   

9.
生活于明代嘉靖年间的胡应麟,曾在《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十一“庄岳委谈”(下)记载了一条史料:“今世传街谈巷语,有所谓演义者,盖尤在传奇杂剧下。然元人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世率以其凿空无据,要不尽尔也。余偶阅一小说叙,称施某尝入市肆,紬阅故书,于敝楮中得宋张叔夜禽贼招语一通,备悉其一百八人所由起,因润饰成此编。其门人罗本亦效之为《三国志演义》,绝浅陋可嗤也”。这里所说的施某,是指的施耐庵;这里所说的罗本,就是罗贯中(见明人郎瑛《七类修稿》卷二十三)。胡应麟的这条笔记,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施耐庵与罗贯中的关系,罗是“门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高校招生考试不再受年龄限制,我国高学历人才的失业问题会越来越突出,因为高校扩招了,并不意味着就业市场也扩大了,相反,高级技工由于动手能力强,就业前景反而看好。高级工迎来“大牛市”,无异于给愈演愈烈的人才高消费一付“清醒剂”,如同一把利剑向越吹越大的学历“泡沫”刺去。人才市场为之震动。  相似文献   

11.
“丰富的个体”的理念是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理念,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丰富的个体”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对人的发展过程的不同方面和阶段的表征。“丰富的个体”对于当代人学研究和现实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艺术起源的主客观条件——兼析“综合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艺起源问题是文艺理论的重要课题,它最终植根于美与美感的起源。以往种种文艺起源理论的不彻底性,归根到底在于它们并没有真正解决文艺起源的特定主客观条件——美与美感的起源;唯物史观的“劳动说”之所以是彻底的,就在于它从创造美学——审美学——艺术学的有机整体中,来考察这个问题。普列汉诺夫在阐发和宣传“劳动说”方面,有其特殊贡献。遗憾的是:他并没有明确阐释艺术起源的特定客观前提——对象的审美属性如何从劳动中产生,只侧重于论证其主观前提——美感的起源;而对于后者,他又没有把马克思关于从动物感觉到人的感觉的质  相似文献   

13.
拙稿《“地”的“分辨”古义试证》一文在《中国语文》1982年第一期刊发以后已有8年,读到了谢质彬同志的大作《“地”有“分辨”义吗?》,不胜欣慰。因为学术研究的开拓,最可怕的是莫过于毫无反响的沉寂;而如果是误入歧途,更是需要有人指点迷津。笔者写作当时,题目即明言“试证”,结语又加“似应”云云揣拟之词,乃是出于对所论问题未  相似文献   

14.
15.
《马列文论一百题》是马列文论研究学会委托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杭州大学、南京师院、江苏师院、徐州师院和我院编写的一部书稿。为该书撰稿的有学者、专家和各高校、研究所从事马列文论教学与研究的同志。该书力求忠实于原著,对原著中的疑难问题,作了详细的解释,对讲授和自学马列文论有一定参考价值。本刊为拔乱反正,肃清"四人帮"在文艺上散布的流毒,推动马列文论的学习,决定自本期起陆续选登其中一部分书稿。  相似文献   

16.
一“是”的意义“于是”在现代汉语中是连词。各种大学教材如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张静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张志公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现代汉语》都指出“于是”是表示承接关系(有的叫顺承关系、有的叫连贯关系)的连词。但是具体意义和用法在各教材中均未涉及。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以下简称《八百词》)对“于是”的解释是:  相似文献   

17.
唐代至宋代道统说内涵并不完全相同,甚至迥异。这主要和韩愈提出的道统“不绝其传”还是“不得其传”的阐释理路有关。如果说宋初之前学者主要是倡导“不绝其传”的话,自二程至朱熹则奠定了道统“不得其传”的一面。如宋初柳开、孙复、石介等人均还是以“不绝其传”为依据建构儒家道统谱系的,皆以道统后继者自任。至理学兴起,程颐等开始倡导道统“不得其传”说,道统上接孟子,度越汉唐,以孟子传道者自任。至朱陆争胜门户,朱熹方奠定了理学道统“不得其传”说。究其源,最初韩愈认为孟子后儒道“不绝其传”——韩愈对荀子、扬雄等都非常重视,时人曾以韩愈比附扬雄,改为“不得其传”后,一字之别,造成了不同的阐释理路。  相似文献   

18.
重析“经济法”的定义——兼议“经济法”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 济法的定义长期 悬而未决有主 客观两 方面的 因素。 经济 法是 一种 现代 法制 观念,它体现了法 学上追求社会整 体利益的社会 本位观,但并不是 一个法律部门 。我国有条件 将经济法作为经济 领域的基本法律 部门,定义为调 整所有经济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 总称,包含民 商法的内容,有利 于法律的传播和 实施。  相似文献   

19.
20.
“的,地、得”三个结构助词被规定分别用在定语,状语之后和补语之前,年头不能说短了。语法书上这么规定,语文教师这么讲,报刊编辑这么用,……照说早该不成问题了。然而,至今除了专门从事文字工作的和具有相当文化程度的人而外,把“地、得”写成“的”的,仍然极为普遍。要把这三个字严格区分开来,看来容易,实则不然。吕叔湘先生就“的”与“地”曾发问道:“这种分别是不是必要?可不可以只写一个‘的’?”1982年出版的电大试用教材《现代汉语》(中册)的词类表里首先(就我所见)以“的”取代了“地”。至于“的”和“得”,吕先生认为“维持两种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