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与文化一体化趋势的增强,被称为“现代管理之魂”的企业文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如何在经济转轨时期,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赋予企业以新的生机和活力,已经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普遍关注.读《理论与现代化》去年第5期《论经济转轨时期的企业文化重塑》一文,引发了笔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兴趣.本文试就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者文化素质,企业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等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实践论》和《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是毛泽东的两篇重要的哲学代表著作。“两论”在总结中国革命运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新的理论、新的原则、新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认识论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实践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个完整的理论形态。《矛盾论》是唯物地表述对立统一规律的第一个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两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具体化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六十年来,我国学者对“两论”作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发表了大量论著。可是,却很少看到有关论述“两论”之间关系的文章。在我看来,“两论”之间的关系,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与辩证法的认识论的关系。本文拟从这个角度谈点看法,供讨论。  相似文献   

3.
我刊今年第四期发表了刘登翰先生《论海峡文化》一文,该文从历史文化学和现实层面对海峡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性质与意义,及其与闽台文化、闽南文化的关系作了深入而系统的阐述,既具体论述了“海峡文化”概念的历史基础,也指出了“海峡文化”概念所具有的实践性意涵,系统回答了近年关于海峡文化研究中的一系列问题,不失为一篇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论》是一部探索现实重大问题的著作。它运用历史观与价值观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 ,从历史发展与文化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角度 ,考察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观念文化状况 ,初步构建了初级阶段文化研究的理论框架 ,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的形成、特质、内涵、功能和发展趋势。全书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学风 ,运用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 ,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提出了不少创见。如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和初步论述 ;对文化研究和建设中要防止出现两种错误思想的界…  相似文献   

5.
实践选择研究热点,1984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移向城市。围绕搞活企业这个中心的一系列改革方案和措施相继出台,虽有不少起色,但企业搞活问题特别是大中企业搞活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实践向理论呼唤,改革向“新思想”寻求。于是从国外、国内两个方向上提出的“企业文化”研究,必然地在我国企业改革的大潮中交汇。“企业文化”成了管理理论研究、文化理论研究同社会实际改革运动相结合的“接合部”。我国企业长期存在着经济管理和精神管理  相似文献   

6.
建设节约型社会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设节约型社会”,与之相应的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论研究,近两三年来逐渐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研究的论著数量显著增加。论文方面,截至2005年12月,据不完全统计有150多篇,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王克群的《论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实事求是》2004年第4期)、白雪秋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内涵及其要求》(《前线》2004年第11期)、薛鑫良的《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理论前沿》2004年第11期)、刘海燕的《论节约型社会八个主要标志》(《求索》2005年第1期)、胡治宇的《节约型社会之我见》(…  相似文献   

7.
政治·哲学·法律研究《“后哲学文化观”的成长:兼论罗蒂与分析哲学》,作者陈新、原载《阴山学刊》1996年第2期.第52-58页,责任编辑振华。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1996年第8期全文转载。《略论<纲要>对全面系统地把握“特色理论”体系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作者金石,原载《阴山学刊》1996年第1期.第47-53页,责任编辑振华。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研究》1996年第5期全文转载。《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影响》,作者刘翠芬、李杨,原载《阴山学刊》1996年第2期,第66—72页.责任编辑振华。人大复印资料《毛泽东思想研…  相似文献   

8.
关于公民社会及公民社会组织的研究 ,因其符合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而成为当前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但是 ,很多文章在介绍西方的理论时 ,忽略了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 ,出现了一些“化约论”、“意识形态及目的论”的倾向。正因为如此 ,本文拟从结构、功能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的公民社会和公民社会组织作一番话语上的剖析 ,并试图就其现状及发展做出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取向和建构  相似文献   

9.
篇   名作 者期 数页 码特约专稿关于中国共产党科学总结历史经验的若干思考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第 2期 1- 13中共南开大学委员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第 2期 14 - 2 2中共南开大学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热点学术问题笔谈SA RS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佟家栋等第 4期 1- 15专题研究清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白新良等第 1期 11- 41虚拟经济理论与政策成思危等第 2期 2 3- 45文学思想史罗宗强等第 3期 1- 2 3梁启超的学术思想和办报活动陆信礼等第 5期 1- 2 9社会学…  相似文献   

10.
去年,《理论学习》第十一、十二期合刊上发表了蔡钤同志的论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文章,题为·《毛主席关于政治统帅经济的理论永放光芒》。这篇文章认为,政治统帅经济和政治保证经济中的“经济”只有一种涵义,即都是指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或生产关系。我认为,这两个“经济”有两种不同的涵义:政治统帅经济的“经济”是指阶级成员的经济活动,即  相似文献   

11.
朱子心性论的成熟理论形态,不仅是对此前中国哲学思想史上有关心性论的全面总结和深化,而且对于宋代之后理学心性论及其相关理论更是有着深远而复杂的影响.对于朱子心性论的结构及其内在张力的研究,事关朱子学乃至整个宋明新儒学的核心义理规模和基础理论命题.乔清举先生在2011年第2期的《哲学研究》上刊发了一篇名为《朱子心性论的结构及其内在张力》的论作,沉潜反复之后,笔者认为有必要就乔先生文中的主要观点予以回应和商榷.笔者认为乔先生从“本体”和“功用”的视域看“心”与“性”的“统一”和“分离”,不仅误会了朱子“心”与“性”的概念关系,更是忽视了朱子心性论中曾为朱子反复强调的另一个重要维度,即“情”的维度,从而客观上抹煞了朱子哲学和整个朱子学所素重的现实关怀的面向.  相似文献   

12.
期页题作者·民族研究·再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论国家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白治发扬新温各族人民在维护祖}日统一中 团结战斗的历史传统加强民族理论的研究和宣传用一马克思主义研究民族工作新课题联系实际研究民族问题论党和各民族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反对两种民族主义谈开放与民族地区发展创造、吸收、发展民族文化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初探反对两种民族主义坚持“两个离不开”“双语化”是民族发展的迫切要求共产党员与民族利益关于少数民族干部共产主义化的我见简沦“两个离不开”补苞阿木冬·尼亚孜,几,占O甘-3…  相似文献   

13.
争鸣与信息     
我国僵化体制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我国原有经济体制模式是照搬苏联的,孙冶方、刘国光等同志都认为这种僵化的体制模式是在自然经济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王琢在《社会科学战线》今年第2期发表文章认为,僵化体制模式的理论基础不是“自然经济论”,而是产品经济论。把产品生产的计划经济模式搬到社会主义阶段来,把产品经济论奉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金科玉律,起决定作  相似文献   

14.
十余年来浙江人口科学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口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方面。 一、人口学的理论研究 1、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原理,是人口理论的核心。冲破人口理论研究“禁区”,首先是围绕如何正确认识“两种生产”理论和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展开的,这方面较早发表的文章有董如宾、徐天琪的《控制人口与发展经济》(《人口与经济》1981年第2期,后  相似文献   

15.
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促进社会科学的发展一在四川省纪念党的十一局三中 全会十周年理论讨论会上的讲话许川生产力标准与精神文明建设冯举王文承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何克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模式王新前社会主义目标模式与社会形态研究段渝 谭晓钟新时期词学研究述评谢桃坊四川经济发展依靠智力开发取胜的战略思考刘茂才王青列宁文化观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建构哀阳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结构的基本特征赖廷谦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认系统张立文试论明代中后期人文主义文化思潮陈宝良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定量评价方法初探 唐德章夏元林期 …  相似文献   

16.
民主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加强民主制度的研究和建设,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哲学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理论先导,哲学的解放的重大意义和着力点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李铁映同志在《论民主》(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哲学的解放与解放的哲学》(《哲学研究》2005年第1期)中对这两个方面都作了系统的阐述,其核心思想和观点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一些提法吻合,至今依然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和指导意义。本刊于2010年第8~12期开辟“民主与哲学的解放”专栏,就“党内民主建设”、“发展基层民主”、“学习型政党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品格”、“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等五个方面组织笔谈。本期遴选推出“党内民主建设”主题,摘编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的专家近年来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前线》等刊物上发表的关于党内民主的重头文章,就党内民主建设的演进轨迹,发展党内民主的时代价值、基本路径及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等问题展开研讨,并刊登《论民主》绪论原文及学术界关于党内民主建设的最新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在中外会计学界有许多不同观点,最有影响的当属两个主流学派,即“会计信息系统论”和“会计管理活动论”。从会计实践活动的实际出发,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管理科学相关理论的引领下认真考察会计的本质属性问题,会计应该属于企事业、机关或其他有经济活动组织的一个经济信息管理系统,会计的这种特殊性在于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财务信息为基础,因此脱离货币计量和财务信息基础的任何管理都与会计无关。  相似文献   

18.
当代文化研究成为人文学科学术研究的焦点.人文学科之一的比较文学从组织机构、研究对象到研究方法受到文化研究的深刻影响;从而引发学界对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关系的讨论:有新的“比较文学危机”论,也有“比较文学发展机遇”论,实际上文化研究和比较文学各有各的研究范畴,是两个有交叉但不重合的研究领域,文化研究不可能取代比较文学,在学科形态、研究宗旨和研究对象诸多层面,文化研究和比较文学有一种深层内在的契合,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尖锐对立,更多的是彼此互补互动.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卫红 《东岳论丛》2005,26(6):35-38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结合中国国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发展和创新,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管理的理论观点与战略部署,是我们加强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最新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20.
卢卡奇的批判理论开始于他1923年出版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书中提出的物化观点和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与马克思批判理论的联系中介。当代西方的文化研究以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开始;之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威廉斯的引领下,英国文化研究开创了新的局面;以赛义德为代表的后殖民理论家以及其他“后”理论又将文化研究推向了高潮。赛义德写了两篇关于某一种元理论可以从一个国家向其他国家扩散,进行“理论旅行”的文章,在我国学界影响较大。而许多人在研究“理论旅行”问题时,没有注意到赛义德的“理论旅行”论虽然有普遍理论意义,但他的两篇文章都把半个世纪以来的文化研究的勃兴追溯到卢卡奇批判理论为起点的理论旅行。这可以让人们重新认识卢卡奇和他的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