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党史研究》1985年第5期黄峥同志《刘少奇与山东抗日根据地》一文,比较全面地论述了1942年刘少奇山东之行对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文章指出:“在刘少奇的帮助指导下,山东分局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制定和贯彻了一系列重大的决策,从而使山东根据地的工作有了明显转变”,“实现了胜利的转折”。这一论断是正确的。但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山东分局的工作转变实际上早在刘少奇来山东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弄  相似文献   

2.
<正> 山东抗日根据地是抗战爆发后山东党组织领导山东人民建立起来的。1939年春,罗荣桓同志率领八路军115师主力一部来山东,使山东的抗日局面为之一新;发展了抗日武装,扩大和巩固了根据地。但是到1942年,由于日寇发动大规模的“扫荡”和国民党顽军不断制造磨擦,山东抗日根据地却出现了困难的局面,部队减员四分之一,根据地缩小三分之一,并形成被敌、顽分割交叉的情形。这种困难局面的到来,与当时山东分局党内主观上的错误是有很大关系的。分局在  相似文献   

3.
合理负担政策曾是山东抗日根据地重要的经济 政策,是根据地解决财政问题的主要办法。合理负担政策削弱了封建经济,减轻了农民负担 ,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4.
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刘金江,臧济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战中,山东抗日根据地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华北根据地的重要战略基地和战略一翼,是华北与华中两大根据地的主要枢纽,同时在我党由抗日战争向全国解放战争的历史转折中起到了其他根据地...  相似文献   

5.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初维真山东抗日根据地是华北和全国的一个重要的抗战基地。其范围曾多次变化,主要包括津浦铁路以东的山东省广大地区以及江苏省北部和河北省东南部的部分地区;津浦铁路以西的鲁西区,1941年7月后则成为扩大的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正> 山东抗日根据地是全国主要根据地之一,地处华北敌后战场的东南端,是联系华北与华中两大敌后战场的枢纽,对牵制、打击日伪兵力,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抗日敌后解放区的建设中,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占有重要地位,积有丰富的经验。本文试就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历史进行概述,以求得同志们的指正。一、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三年山东根据地经济建设方针政策的确定  相似文献   

7.
<正> 山东抗日根据地,是芦沟桥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逐步建立起来的一个重要的敌后抗日战略基地。它是联结华北与华中两大抗日根据地的纽带,也是华中抗日根据地同位于太行地区的八路军总部及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的联系通道。山东抗日根据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8年抗战中对打败日本侵略者起了重要的作用。到抗战胜利时,山东抗日根据地已有主力部队27万人、民兵71万人、自卫团150万人,共产党员由抗战开始时的2000余人发展到10余万人(不包括划归冀鲁豫区的山东部分)。这一强大的革命队伍成为取得人民解放事业胜利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查禁伪钞是中国金融抗战的重要内容,这在山东抗日根据地表现得尤为显著。最初中共虽确立了“联法禁伪”策略,但受法币牵累,成效并不显著。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伪钞倾销更为剧烈,法币通胀愈加严重,根据地内“禁伪”工作也问题频出。中共积极探索新的斗争策略,尝试建立独立的货币体系,综合利用多种手段查禁伪钞,“禁伪”工作逐渐取得成效。1944年以后,随着沦陷区不断根据地化,伪钞问题又有所抬头,中共继续采取措施防止伪钞反弹。纵观这一过程,货币的自发流动性、民众的趋利避害性、政策的变换发展性,使得山东抗日根据地查禁伪钞工作困难重重。中共以保障民生、打击伪钞为核心的斗争方式,使得根据地金融能够扎根基层,从而推动反伪钞斗争由自上而下的政策性查禁,逐渐发展为自下而上的群众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9.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八路军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根据地,当时被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它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对华北乃至全国的抗日游击战争的胜利起了“战略基地”和“坚强堡垒”的作用;对配合苏联红军作战,收复东北失地起了“前进阵地”的作用。对于研究普察冀抗日根据地史和认识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笔者根据调查和建国以来各种报刊所载有关论文、资料的搜集,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史研究情况作了初步整理,现略述于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为了坚持长期的武装斗争,必须在革命根据地内开展财政经济工作。田赋和其他税收是抗日经费的主要来源。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财经工作的开展,稍晚于北方的其他地区,但就田赋和救国公粮的负担来说,也有较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总结与借鉴。一、“合理负担”政策的提出抗日战争开始后,由于形势的变化,山东敌后处于敌、友、我三种势力并存的犬牙交错的状态。山东抗日根据地是以长期坚持革命斗争的当地干部为基础,以中央派来的军政干部为骨干,发动武装起义,在开展游击战争的环境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在抗日民主政  相似文献   

11.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对敌贸易斗争申春生抗日根据地的贸易工作,包括内地贸易和对外贸易两个方面,对敌贸易斗争主要是指后者。根据地与敌占区"犬牙交错",军事上是包围与反包围的形势,贸易上则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对敌贸易斗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如何争取主动,...  相似文献   

12.
华北抗日根据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地位郝良真,孙继民华北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建的第一个根据地,它南起陇海路,北到长城一线,东起黄海、渤海,西到黄河,包括当时的山东、河北、山西、察哈尔、绥远、热河的全部和河南、江苏、安徽的一部。在这...  相似文献   

13.
1937年7月7日,爆发了“芦沟桥事变”,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开始了.中共掖县县委根据党中央、毛主席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和华北局“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的指示,积极发动群众,于1938年3月8日夜,在掖县城北玉皇顶举行了武装起义,一举攻克了掖城.12日,正式宣布成立“胶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和掖县抗日民主政府,创建了掖县抗日根据地.成为山东建立最早的抗日民主政权之一.  相似文献   

14.
山东抗日根据地保持币值和物价稳定的措施申春生保持市值和物价的基本稳定,无论是在过去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都是经济工作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同时也为从历史的经验中得到某些有益的启示,本文拟对山东...  相似文献   

15.
七七事变,全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战。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正确战略部署下,华北敌后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游击战争。山东逐步创建了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抗日的重要战略基地,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纪念毛泽东诞辰百周年之际。简要回顾在其直接关怀领导下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历程,我们会更深切地体会他  相似文献   

16.
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财经政策及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文瑄 《东岳论丛》2002,23(4):90-96
抗战时期 ,中共山东抗日根据地财经政策的产生、制定 ,是随着抗日战争之对敌斗争形势的发展和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与巩固而不断发展完善的 ;根据地在“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发展经济 ,保证供给”的战时经济总政策的指导下 ,适时制定了各项财政经济政策 ,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根据地财政经济体制 ,在落后的农村建立起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 ,有力地促进了根据地经济的发展 ,创造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基础 ,为夺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同时 ,根据地培养了一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经工作队伍 ,根据地的财经工作实践 ,也为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乃至建国后全国范围内的财政经济建设提供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7.
盐业是华中抗日根据地经济的支柱产业,各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十分重视其产、运、销、缉、税。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盐务管理机构是随着各抗日民主政府的建立和发展而建立和完善的。华中抗日根据地实行“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政策,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促进盐业生产发展。为了确保根据地的食盐供应和盐税收入,并用过剩食盐统一换回根据地重要军需民用物资,各抗日民主政府非常重视食盐运销工作,对食盐实行全面统制管理。由于具体情况不同,华中各抗日根据地盐税的税制和税率有所差异。华中抗日根据地高度重视食盐缉私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食盐缉私举措,严厉打击食盐走私活动。  相似文献   

18.
我想着重说说,当年大众日报在以罗荣桓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领导下,是怎样成为名副其实的“党的立场,群众的报纸”的。 把报纸扎根在群众中 把党的政策变成群众的行动 我是一九四二年春天,由津浦路西来到津浦路东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驻地的。那时正是山东抗日根据地经过敌人一九四一年冬季大“扫荡”之后,  相似文献   

19.
诞生于1938年12月27日的八路军山东纵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土生土长的人民抗日军队。这支部队,是唯一的在没有主力部队帮助的条件下,由地方党单独创建的走向正规化的部队;是长期坚持敌后山东及苏鲁皖地区抗战,并参与八路军揭开中国战场战略反攻序幕的部队;是参与创建中国敌后最大抗日民主根据地——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部队,为全国抗战胜利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袁征毛泽东非常关心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他为抗日根据地政权规定了施政方针,亲自参与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的制定,将新民主主义理论同抗日战争和抗日根据地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有关根据地政权建设的一系列光辉思想,现就主要之点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