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考察未成年犯罪人的自我控制状况,并探讨人格、家庭功能、亲子依恋对青少年犯罪人自我控制的影响。方法:以137名少年管教所未成年犯罪人和140名普通中学生为样本,采用自我控制量表、中学生人格五因素问卷、家庭功能评价量表中文版、亲子依恋问卷进行施测,运用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Log istic回归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犯罪青少年与普通中学生在自我控制的冲动冒险性和自我情绪性上有显著差异;运用自我控制所有变量的完整模型,能有效区分犯罪组和一般少年组,预测成功率达到68.6%。外向性、父母控制、父子疏离感对未成年犯罪人的自我控制中的冲动冒险性维度具有显著预测作用;谨慎性、情绪性、亲密度、父母关注、父子疏离感、母子信任感对青少年犯罪者的自我情绪性维度具有显著影响作用;宜人性、谨慎性、家庭关系、父子沟通、母子疏离感对青少年犯罪人的简单倾向性维度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自我控制是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变量;少年犯罪者的低的自我控制与其人格特质、家庭功能系统特征及亲子依恋质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关于青少年疏离感研究的理论分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期是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但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有些个体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疏离感。国外的研究发现,青少年的疏离感与问题行为、犯罪行为成正比,强烈的长期的疏离感会严重影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和谐发展。我国研究者也日益关注对青少年疏离感的研究并构建出疏离感的理论模型。当前背景下,关注中国青少年疏离感的发展,对拓展自我同一性的理论研究和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来说,都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社区矫正是通过社区组织对青少年罪犯进行社会化教育,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使其适应并顺利回归社会的过程。社区矫正的过程、社区矫正的效果取得都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青少年自我因素、家庭因素、同辈群体因素和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青少年群体是一种新型社会现象,是由被外出务工父母留在家里的青少年形成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我认知不足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既有教育的缺失,也有社会保障的缺位。因此,预防和减少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应当坚持"预防为主、惩教结合、多管齐下、多方配合"的方针。通过对农村留守青少年现状及其犯罪特点的研究,分析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产生的原因,并探寻相应的对策,将更加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探索我国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结构,运用访谈法、问卷法对1000多名包括中学生、大学生在内的青少年进行自我同一性结构的大样本研究,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青少年学生自我同一性结构的八因素结构模型为最优模型。我国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结构包括自我方向感、自我价值感等八个因素,问卷从自我同一性危机的程度揭示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程度,为自我同一性这一抽象的概念提供了易于理解的新视角,是适于我国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的犯罪离不开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的影响.作为社会因素一种的大众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也很大.大众文化中的不良内容会诱发青少年犯罪,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需针对大众文化传播的情况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7.
常秀娇 《南都学坛》2012,32(3):81-85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2007—2009年办理的未成年人和在校生强奸犯罪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青少年强奸犯罪的数量呈直线上升、北京籍犯罪情势严峻、强奸犯罪被害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差等特点。究其原因是多元的,包括中国性教育桎梏以及父母与孩子沟通障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并缺乏正确引导、外来务工青少年"性压抑"、城市管理缺位等。预防青少年强奸犯罪,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发挥教育的预防作用;学校应严抓不懈,专项开展性教育工作;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维护子女的合法权益;监察机关应发挥预防犯罪职能,综合治理青少年强奸犯罪。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不仅有个人、家庭、学校的因素,更有社会的因素.社会是犯罪学研究的背景.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增加与转型期社会失范、社会组织松散、管控不力、贫富悬殊、腐败严重、暴力文化泛滥等问题有密切联系.只有找出催生青少年犯罪的社会深层原因,才能全面防治青少年的犯罪.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青少年期的中心发展任务。自E.Erikson提出自我同一性概念之后,已有大量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主要包括概念解析、测量方法和相关研究内容等方面对中西方有关自我同一性的研究的影响,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的把握等。  相似文献   

10.
赫希的自我控制理论认为,个体的低自我控制是其实施犯罪或类犯罪行为的原因,社会纽带薄弱则低自我控制,依恋、奉献、参与、信念是反映社会纽带强弱的因素,也是考察个体自我控制高低的因变量。为考察高校师生反腐社会纽带和腐败自我控制,笔者对五地域高校师生廉洁知行现状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分析高校师生廉洁认知、廉洁知行统一性,研究高校师生反腐社会纽带、腐败自我控制现状。实证研究发现,大部分高校师生反腐社会纽带较强,腐败自我控制较高,但部分高校师生存在廉洁认知模糊、廉洁知行不统一等问题,反腐社会纽带薄弱、腐败自我控制较低,个体腐败风险大。以社会纽带理论和自我控制理论为启示,探索增强高校师生反腐社会纽带、提升腐败自我控制路径,预防师生腐败犯罪及类腐败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