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灿 《上海统计》2000,(6):20-21
人类进入21世纪,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选择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我国根据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文件《21世纪议程》,率先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党的十五大再次重申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在中国已不仅仅是个理论话题,而且是切切实实的行动纲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有相应的指标体系作支撑.按照可持续发展思想对现行统计指标进行审视和扬弃,充分挖掘现有统计资料的价值,从而建  相似文献   

2.
统计是社会经济运行状况的“睛雨表”和“监测仪”,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面对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统计方法制度滞后与新形势需要的突出矛盾的问题,是当前亟需解决的。 一、推进以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龙头的统计方法制度改革 逐步制订和建立面向未来和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会计和核算制度,建立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核算体系是统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可持续发展是指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模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由于其自身的特色,成为防治农业污染的有效途径。农业污染危害严重在环境污染问题上,人与自然关系的背后是人与人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1、代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环境责任的分担和环境损害的补偿等内容,这是构建和谐社会所要关注的;2、代际之间的关系,即满足当代人的环境需求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什么影响,这是可持续发展所要关注的。也就是说,环境污染问题既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防治,其危害性造成的损失将十分巨大。农业污染不利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环境污染问题实际上…  相似文献   

4.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以至每一个人。努力实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人类21世纪的惟一战略选择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功在当代造福后人江苏省计局肖竞华发展观的转变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威胁的发展。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发展观的重大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一,重视可持续发展是世界性潮流...  相似文献   

6.
浅内陆省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则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下具有可持续的综合能力.对于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是以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条件、机制和准则为依据,全方位考察和分析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各构成要素在地区间的对比关系及其各要素对它的影响,系统分析和评价各指标水平,对比分析并找出不足,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实施方案,以达到国家、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7.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赵玉川胡富梅一、全新的发展观是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根据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所提出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种“发展”具有以下重要特征:A...  相似文献   

8.
宁夏粮食生产能力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需求之能力的发展”。它一方面指出了资源利用的公平性,另一方面指出了环境的限定,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是依靠自然生产力,直接和间接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并以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为基础的,所有这些都必须在一定限度内进行。由此可见,与自然资源条件和环境密切相关的农业生产活动更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探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共识。我国要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之路,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实施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必然的选择。本文试...  相似文献   

10.
英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政府于1994年发布广该闷的可待继发展战略.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目的是为了帮助公众、企业、政府组织和作政府组织获得诸如我们现在的发展是不是可持续的,政府是不是在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行事等方面的信息。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概念依据有两点:经济发展要有利于促进现在和未来世代人口中活水平的稳步提高;②保护和提高现穴和未来的环境价值。这一理论依据一方面是对布鲁特兰(Brundtland)的“可持续发展”定义的具体化,即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以牺牲未来世代人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为代价,另‘方面也是对!99(…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在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维护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发挥着独特作用,目前旅游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题是发展,关键是经济发展要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是将环境成本纳入各项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是经济发展的生态代价和社会成本最低的经济观点,以保证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旅游是以经济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集合性的社会活动,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旅游经济系统与景观生态系统之间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价值增值的最佳契合,并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2.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也是一种新的发展战略。《我们共同的未来》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WCED,1987)。其本质是重新规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充分考虑环境的持续能力并将环...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人口规模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可持续发展,按照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权威解释,就是既满足当代人口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许多因素,人口规模就是其中之一,本文试图从我国的人口规模出发,分析我国人口规模对可持续发展的正面影响和负面效应,并提出中国适度人口规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一、中国的人口现状及趋势预测我国人口问题的显著特点是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建国之初,我国人口仅5.4亿,1998年己达到了12.481亿,这一数据已经超过了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人口总和(11.7亿),按照1998年世…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指标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军涛 《上海统计》2000,(10):15-16
一、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房地产经济作为现代经济的一种具体形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重大,因此追求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既满足当代人对房地产商品的消费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对其消费需求的能力,是房地产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其内涵具体可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房地产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的准确定义最早出现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2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八次委员会上通过的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该报告指出:可持续发展"是能够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下一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协调:经济、社会、环境——对江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拟议□文/肖竞华一、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构成威胁的发展。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的《建议》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使用了“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省委“九五”计划和201...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最早见之于198o年3月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三个世界组织共同发布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1987年,又进一步定义为:“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它是人类顺应自然和社会的全新发展模式,也是人类社会所呈现出来的一种高度文明与自然的思维观和发展观。它使人们理性地摒弃以牺牲自然和生态环境而谋求一时繁荣的狭隘发展道路,将引导人类走上以信息文明、知识经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美好而又崭新的未来发展之路,从而成为对世纪的生命发展主题。体育产业作为社会经济的组成部…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质量是指城市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质量,前者是城市化质量的核心,后者是城市化质量的终极目标。我国城市化在量的方面有很大的提高,但粗放型增长特征明显,城市现代化综合水平低,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为了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同时也要满足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此,可持续发展作为和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对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逐渐被接受。一、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根据方法论和认识论的不同,指标之间联系的强弱,可以将现有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为:逻  相似文献   

20.
0引言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它表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成为人类共同的议题,1995年中国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了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电力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电力的发展必须满足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水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