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千载难逢的新世纪第一春,欣闻《上是海统计》杂志将迎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200期,作为一名与《上海统计》创刊同时投身于统计事业的普通一员,为《上海统计》19年来为上海统计事业迅猛发展所作的贡献感慨万分,  相似文献   

2.
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在外省工作时,我就开始关注《上海统计》。如今在上海工作已有八年,与《上海统计》靠得更近,切实感到《上海统计》是我们吸取知识的源泉,是工作的帮手和挚友。近几  相似文献   

3.
深入开展统计执法检查是做好统计法制工作的重要途径。1993年《统计法》正式颁布后,由自治区统计局综合处牵头,围绕数字质量问题,立即开展了我区统计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区规模的统计执法检查工作,标志着我区二十年来一年一度的统计执法检查迈出了经常化、制度化的第一步。由于我区统计执法检查坚持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统计法制工作  相似文献   

4.
200期随想     
《上海统计》走过了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恰逢新世纪的到来,迎来了《上海统计》创刊200期。在此我忠心地祝愿《上海统计》越办越好,为上海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跨入新世纪,《上海统计》杂志迎来出刊200期的喜庆日子。在此,我代表上海统计杂志社的全体同志,向各级统计部门的领导、同仁,向广大读者对《上海统计》的关爱,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6.
我是《上海统计》的忠实读者,《上海统计》是我的良师益友,每到月末,我如同等待老朋友那样翘首期望新一期杂志的到来,闻着新杂志的油墨香味,我总是  相似文献   

7.
1998年11月16日,作为上海市统计局政务公开和信息服务窗口的《上海市情》网正式向社会开通,她的诞生是上海统计事业在改革开放中的又一成果,标志着上海统计现代化工作从此迈入了与国际互联网接轨的时代.陈良宇常务副市长还专门为网络开通题词:“让世界了解上海”.我作为《上海市情》网站的负责人之一,回顾网站筹建、开通和发展的两年历程,尤其感到亲切.1998年6月,局领导经研究决定:国家统计信息交互网重要站点之一的《上海市情》网,由上海现代统计产业发展中心负责日常维护和经营,上海市统计信息计算中心提供技术支持,让我和计算中心副主任葛桐正具体负责这项工作.说实在的,尽管我俩过去都从事过计算机信息处理工作,可是对网络运营还是个门外汉,有一定的压力,生怕完成不了  相似文献   

8.
1996年度《上海统计》、《中国统计》、《中国信息报》发行工作会议于10月18日召开,本市各区、县、工业局统计发行负责人50余名参加了会议.会上上海统计杂志社社长蔡旭初同志回顾总结了1995年的发行工作情况,布置了1996年的发行任务.市统计局副局长吴振国到会作了加强统计宣传工作,积极办好统计刊物的讲话.  相似文献   

9.
谢涿云同志的《十年耕耘、十年收获》,我看了三遍,很受启发.一个县的统计工作能搞得这样活,确实很不容易.青浦县运用了《上海青浦之最》这本小册子(也就是他们所说的“一种独家经营的特优统计产品”)在统计战线上,抓住了最佳结合点,把全县热心于统计工作的企业家,优秀统计干部,甚至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个人及其所属单位都组织起来了,把他们的资料、成绩和照片都刊登在这本小册子上加以宣传、发扬,使被刊出者有一种很强的光荣感,不仅提高了该县统计工作的地位,也使社会各界都更重视了统计工作.这样的小册子,领导满意、企业家满意,统计工作者自然  相似文献   

10.
1998年,在我国统计工作史上有一件大事应当记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反对和制止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的通知》(以下简称《两办通知》)的下发及其贯彻执行,有力地推动了统计工作特别是统计法制建设的发展.从上海宣传贯彻《两办通知》的情况看,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东乡县政府召开县长办公会议,围绕加强统计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正式颁布了县级地方统计法规——《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规定》。《规定》遵循《统计法》、《江西省统计管理条例》的原则和精神,体现了本县特色,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1日,《上海市统计管理条例》正式开始施行,标志着上海统计立法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保证《统计法》的贯彻实施,推动统计执法工法有着重要作用。《上海市统计管理条例》突出的特点是增加了经济处罚条款,强化了统计执法手段,这样上海初步形成了由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地方法规组成的统计法律体系。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值得庆贺。  相似文献   

13.
在喜迎千禧年全球庆典之际,我们又迎来了《统计研究》复刊后的第100期华诞。《统计研究》是我国统计界的权威性学术期刊,在过去的岁月里,《统计研究》实现了她的办刊宗旨“集一流人才,出一流成果,创一流杂志”,为我国统计科研作出了重大贡献。我非常感谢《统计研究》给予我的支持和鼓励,因为我的学术研究和发展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统计研究》。记得十几年前,我在资料室翻阅过《统计研究》,那时由于刚参加工作,知识面较窄,根本读不懂《统计研究》上所刊登的论文,认为我与《统计研究》的距离太远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必须下功夫学习…  相似文献   

14.
来信摘登     
我在厂里搞统计工作。去年初,我怀着尝试的心情订了一份《统计》,原以为可能跟一般的统计杂志大同小异,谁知看后。着实为自己又多了一个学习上的良师、工作中的益友而欣喜不已。每当《统计》一到,总有几个统计员将它抢去,先睹为快。  相似文献   

15.
一部跨度700余年,拥有大量统计史实材料,历经十年艰辛编纂的《上海统计志》日前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出版首发式10月31日在上海举行.《上海统计志》是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所列100余部上海市专志系列丛书之一.它采用横排竖写、贯通古今和详今古略的方法,记载了上海开埠以来历代政府统计工作的情况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上海统计发展变化,尤其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统计工作的改革实践,作了全方位的记述.全书内容包括总述和大事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统计》宣传工作会议的全体代表:你们好!今年,是《中国统计》公开出版50周年,这是一件值得纪念和庆贺的大事。欣闻第一次《中国统计》宣传工作会议在革命圣地井冈山召开,《中国统计》杂志社再三邀请我出席本次会议,我很高兴也非常愿意,确实也应该去和大家一道共商统计宣传发展之计,但由于我另有公务,无法与会,深表歉意。在此,只好用这封信来表达我对《中国统计》宣传工作的关注与支持。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专家指导委员会向《中国统计》宣传工作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祝会议达到预期目标,取得圆满成功!同时…  相似文献   

17.
为48年统计生涯而自豪上海市青浦县统计局谢涿云时间过得真快,在统计这块园地里,我已辛勤耕耘了48个年头。记得《上海统计》1992年第7期,《中国统计》1992年第8期发表了“我任县统计局长的36个春秋”一文后,全国各地统计同行不断来信、来电,与我切磋...  相似文献   

18.
朱之鑫局长在2000年《中国统计》编委会上如是说—●《中国统计》出来以后,我每期都看●作为国家统计局唯一的机关刊物,要坚持讲政治,努力实现“三个”代表●要办好《中国统计》光靠几个编辑不行,要靠全系统的支持●我希望编委们自己动笔,每年为《中国统计》写一两篇好文章,要把能不能上《中国统计》 作为评价各司工作水平的一个依据●今后,我也争取多为《中国统计》写文章读者诸君见到本期刊物时,大约    已近年尾,每逢此时,编辑部最主要的工作,除了把1至12期的《中国统计》摊在桌上,评刊、总结、检视之外,最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19.
金秋的上海,我在2012年"书香中国"上海周暨上海书展上偶遇上海锦绣出版社新出版的《人普功臣》一书,作为一名亲自参与了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工作者,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并认真阅读。作为读者和统计工作者的双重身份,读此书有一种亲切感,也把读者本人带到2010年那场全国人口普查中,油然地回忆起和人口普查人员朝夕相处忙人普工作的情景。书中描绘的人普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事迹,就像自己身边发生的事,让我再次为一线的普查人员所感动。正如本书编者上海市闸北区统计局副局长陈新光所说,常常被人口普查员工作的艰辛和崇高的境界所感动  相似文献   

20.
今天,您收的这期杂志是《上海统计》公开发行的最后一期,按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进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要求,《上海统计》将于2004年1月起转办为内刊。 《上海统计》创刊于改革开放之初的1982年,是全国统计系统最早出版的统计杂志之一。它是一份面向基层,面向统计工作者的业务指导类刊物,以“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坚持“普及为主、兼顾提高”为办刊宗旨。《上海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