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予读王伯申《经传释词》以“不”“无”为语词说,窃有惑焉。盖古人于反诘句,本是相反见意,故注家亦相反为说。反诘之肯定句释为否定,反诘之否定句释为肯定。句意本当如此,非释词也“不”“无”既表反诘,岂为语词?试看,凡反诘句,其句型肯定者,其句意则为否定。注家皆相反而说之。如《书·尧典》“嚚讼可乎?”此肯定之反诘句。某氏传曰:”可乎?言不可”。“可”,言“不可”,此相反为说也。故此句意实为否定。《左传》成公十五年,“欲免得乎”?杜预注:“言不得”。昭公元年,“敢乎?”杜预注:“言不敢”。《周语下》:“齐其有乎”?韦昭注:  相似文献   

2.
释“之”     
“之”是个多义词,但究竟有几个意义,几种用法,各家说法却不一致。刘淇的《助字辨略》提出十二种,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释》列出二十九种,杨树达的《词诠》举出十二种,吕叔湘的《文言虚字》指出七种。对于文句中“之”的解释,各家也有不同,甚至同一研究者对同一情况下的“之”,也会作出前后矛盾的解释。例如“华则荣矣,实之不知”中的“之”,有的说是连词,相当于“则”(见《经传释词》),有的说是句中助词,“宾语倒置于外动词之前时用之”(见《词诠》)。又如“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有的释“之”为“到”(见王力《古代汉语》),有的释为“是,这样”(见《历代文选》,中国青年出版社)。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兼词“诸”为例,证明兼词在古汉语虚词中自成一类。文中笔者讨论了“诸”的几种用法:相当于“之于”的语法结构和语法功能;用于句尾,相当于“之乎”,表疑问或反问语气;在一些句子中,“诸”用在不及物动词之后,只能训释为“于”;有时,“诸”与“乎”连用,“诸”只有代词作用,失去了语气词作用。  相似文献   

4.
《伤冲永》:“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最后一句广东人民出版社《王安石诗文选》注:“乞,取讨。之,指仲永的诗。”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中古代诗文助读》注:“有的人拿钱求取仲永的诗。”中学课本注:“乞,求。”显然也将“乞之”理解为求取仲永的诗。按这样训释,邑人为什么要“以钱币”求取仲永的诗呢?得其诗又有何用呢?实在使人费解。按“乞”属于正反同词中的施受同词,既可用于受事者,训“求取”;又可用于施事者,训“给予”。北京师大《古代汉语》下册云:“正反同词中还有一种主动与被动、施予与接受、向此与向彼都用同一个词表示的情况,统称为施受同词。”《左传·昭公十六年》:“毋或(即‘丐’字)夺。”孔颖达疏:“乞之与乞,一字也。取则入声,与则去声也。”《广雅·释诂》:“乞,求也”;“乞,与  相似文献   

5.
“以”字在《说文解字》中,只列一个讲法:“用也”。 到了清代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就列了八种讲法。(见“以”字条) 到了今人杨树达氏之《词诠》则开列二十二种讲法。(见《词诠》以字条)横跨名词、代词、动词、指示形容词、副词、连词、介词一身而兼七大词类。 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来观察,真正对  相似文献   

6.
“国是”一词,今人多谓“是”假借作“事”,其误由来巳久.成书于1915年的《中华大字典》首列“是通事”义项,称“见《新序·杂事二》”,从此以讹传讹,竟至新版《辞海》《辞源》失于复审,或迳释“国是”为“国事”,或在释“国是”为“国家大计”后补云“犹言国事”,《中华大词典》亦加了个“国家大事”的含糊尾巴。 “是”字本义依《说文》为“直”,为“正”;正、直可供取法——《韩非子·忠孝》即有“皆以尧、舜之道为是而法之”,故引申为“法则”,《尔雅·释言》:“是,则也.”邢疏:“言不非之  相似文献   

7.
“王顾左右而言他”出于《孟子·梁惠王下》。此句中的“他”字是代词,作动词“言”的宾语,当“别的”讲。为什么“他”字在古代是旁指代词,而不是第三人称代词?在什么时期才变为第三人称代词,?今天“他”字还有什么用场……本文分九个小题进行研讨,先看——一、语场析义见旁指①“王顾左右而言他”出现的语场(语言环境或所在的前后文句)是: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冶,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相似文献   

8.
<正> 《诗·大雅·思齐》首章载:“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汉·毛氏旧注:“大姒,文王之妃也。大姒十子,则众妾宜百子也。”郑笺:“徽,美也。嗣大任之美音,谓续行其善教会。”唐·孔氏疏:“大任以有德之故,为大姒所慕而嗣续行其美教之音,思贤不妬,进叙众妾,则能生百数之此男。”(见《毛诗注疏》) 近代注释家恫城吴闓生关于以上两句,只释“‘徽’,美也”,而总论中称:“先言大任之德,而大姒能嗣之。”(见《诗经会通》)  相似文献   

9.
“委”、“婉”二字自古有之。东汉《说文》记载:“委,随也。”“婉,顺也。”《楚辞·九叹·远逝》曰:“委两馆于咸唐。”《诗·齐风·猗嗟》曰:“猗嗟娈兮,清扬婉兮。”在单音节词占主要地位的古代汉语里,委与婉往往单独出现,或者与别的单音节词组合,诸如:“委曲”、“委顺”、“婉转”“婉静”等等。作为双音节联绵词,“委婉”出现得相当晚,大概要到清代才出现。《儒林外史》二十四回道:“更有那细吹细打的船  相似文献   

10.
“上下文”是现代汉语常用语词 ,《汉语大词典》作为词目收入。释文是 :“谓文章中与某一文句相连的前文和后文。例如 :单看这句文字 ,很难理解它的意思 ,联系上下文来看就容易明白了。”例句自编 ,没有书证 ,不能说明何时出现。查唐代贾公彦《周礼义疏·秋官》“小行人职”即有“上下文”一词 :  若国札丧 ,则令赙补之 ;若国凶荒 ,则令委之 ;若国师役 ,则令槁之 ;若国有福事 ,则令庆贺之 ;若国有祸灾 ,则令哀吊之。凡此五物者 ,治其事故。 [义疏 :此一“经” ,据上下文皆据诸侯国 ;此文虽单言“国”亦据诸侯而言。]贾疏是说 :“小行…  相似文献   

11.
一词是音、义的结合物,词义与词的读音往往有密切的关系。我国古代训释词义的人经常从词的读音去探求词的意义,“因声求义”的声训之学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了。例如《礼记·郊特牲》:“祊之为言倞也,听之为言敬也,富也者福也,首也者直也,相饗之也,嘏长也大也,尸陈也”。这里训释的字与被训释的字之间,除了词义相同或相近之外,还有韵部相同、韵部对转或声母相同的关系。祊、倞,阳部。听、敬,见母。富、福,职部,帮母。相、饗,阳部。嘏,鱼部;长,阳部,鱼阳对转。尸,脂  相似文献   

12.
释“十二”、“三十六”、“七十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文里有些数字,看上去是实数,其实并不表示确定的数目,例如“三”和“九”,在许多情况下都是虚指,概略地表示为数之多.清汪中在《述学·释“三”“九”》里写道:“生人之措辞,凡一二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三,以见其多;三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九,以见其极多.此言语之虚数也.实数可稽也,虚数不可执也.……推之十、百、千、万,固亦如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典籍中,国,族名前常冠一“有”字,如:有熊,有虞,有夏,有娀,有莘,有周等等。把此“有”字认为是语气助词,作为词头,用于专名之前,有音无义,业经历来的一些语言学家阐释,得到语言学界的认可,而一般字典,辞书也相沿不变。王引之《经传释词》: 有,语助也,一字不成词,则加“有”字以配之,若虞、夏、殷,周皆国名,而曰有虞、有夏、有殷、有周是也。(凡国名之上加有字者仿此)。吴昌莹《经传衍释》于王引之《经传释词》补苴罅漏甚力,“有”字条解说尤详富,然对“有”字置国、族名前为“语助”之说未持任何异议。  相似文献   

14.
1.归纳汉语北方方言中“郎当”一词之词义,纠正对于该词之误释;2.根据词义起源和词义引申,把该词词义分成两大类:悬挂义和摇摆义及其变体;3.揭示该词的来源:从汉代“锒铛”一词独立出来的动词,并形成了动词词义。  相似文献   

15.
1.释“乾坤” 乾坤二字,《周易·系辞》及《说卦》均谓指天,地。(《周易·说卦》:乾,健也,天也。坤,顺也,地也。) 然乾何以称天,坤何以称地,旧说多未确。兹分论之如次。乾字古音读幹。闻一多说:乾为干、湿之于的本字,繁文作斡。卦名之乾,其正字当为斡,(见《闻一多全集》第二卷第四五页)其说甚确。唯斡字古音与今音亦不同,当读“管”。(屈原《天问》:斡维何系一句,斡字古本作管。)则乾一斡一斡盖以形音相近致讹。  相似文献   

16.
《经传释词》既误以反诗句之“不”“无”为语词,予撰《反诘句相反见意》以正之。王氏凡遇古籍中有“不”“无”字句而稍难于理解者,又多以“不”“无”为语词。此亦不可不辨。夫“不”字为语词者,仅限于《尔雅释器》“不律谓之笔”一类名释,“不”字实无意义可言。故《玉篇》曰:“不”词也。其他“不”字皆有意义。如《书多方》“尔尚不忌于凶德”,言尔曾(《说文》尚,曾也。)不畏于凶德也。《诗·抑》“尚不愧于屋漏”,《楚辞·九章》“尚不知余之从容”。皆“尚不”连文,“不”岂语词,《诗·何人斯》曰:“否难知也。”否即不,上句曰“还而不入”,则其与于谮我情事,不难知也(参《毛诗后笺》)王氏以“否”为语词,(?)未达诗之旨意。《思齐》  相似文献   

17.
仁是《聊斋志异》的灵魂和核心。 《聊斋志异》第一篇《考城隍》写冥府科考事,但明伦认为:“立言之旨,首揭于此。一部大文章,以此开宗明义,见宇宙间唯仁孝二字,生死难渝;正性命,质鬼神,端在乎此,舍是则无以力人矣。”这是非常中肯的。 据笔者的粗略统计,在《聊斋志异》整部作品中,仁和以仁为核心组成的词如仁厚、仁爱、仁人等约有40个,孝和以孝为核心组成的词如孝顺、孝谨、孝子等约出现63个。孟子说:“亲亲,仁也。”又说:“仁之实,事亲是也。”①换句话说,孝不过是仁在有血缘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别探讨了辛弃疾作品中的儒、道、释三种思想倾向。认为诗人早期追求“真儒”事业,后期则主张以“至诚”参天地,否定儒家的功名思想。对道、释思想则表现为弃其神仙、虚妄之谈,崇尚的是:“齐万物”“无我”和“随缘”的人生观。在此似乎相互矛盾的思想基础上,形成了诗人的以“至诚”“任真”为主的人格特征。正是以这种品性使辛弃疾创造了他的辉煌的一生。  相似文献   

19.
诸葛亮的《出师表》是千古传诵的名文,至今仍被选为高校文科和中学语文教材。然而,文中“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一句中的“不毛”一词,历来注家众说纷纭。或释“毛”为“草木”,“不毛”即“不长草木的荒凉地方”;或释“毛”为“苗”的借字,“不毛”即“不长庄稼(五谷)的地方”;或释“毛”为“生长在地上的植物”,“不毛”即“五谷不生、草莱未辟的荒凉地方”。这类训释,大同小异,不胜枚举,这类解释都是误解,极大地影响了读者对该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及对历史事实的认识。故此,笔者不揣固陋,以探其迷,并希方家之郢正。  相似文献   

20.
互文是《诗经》中常见的一种修词手法。我们求之古籍训释,发现《诗经》中的互文可分两种类型: 第一类: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同时说两件事,一件只说相关的一面,而被省略的另一面靠互相补充说明而得知,如: 《周南·关雎》:二章:“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三章:“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言琴瑟钟鼓友乐之。 《召南·采蘩》:首章:“于以用之,公侯之事。”二章:“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传:“之事,祭事也。”疏:“序云可以奉祭祀,故知祭事。祭必于宗庙,故下云宫,互见其义也。” 《唐风·葛生》:“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疏:“此二句互文而同兴。葛言生则蔹亦生,蔹言蔓则葛亦蔓;葛言蒙则蔹亦蒙,蔹言于野则葛亦当言于野。言葛生于此延蔓而蒙于楚木,蔹亦生于此延蔓而蒙于野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