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沈从文《边城》的原型与表现技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从文《边城》的原型与表现技法〔韩〕朴宰范一、序论在中国20世纪30年代前期,有一位擅长描写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人间生活和体现纯净的心理世界的作家,他就是沈从文。沈从文是一位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一致,亦即是追求所谓的“人爱文学”、“人性文学”的作家,因此...  相似文献   

2.
陈国恩 《学习与探索》2002,9(4):110-115
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小说浸透了道家艺术精神。这体现在他的想像方式、自然观、命运观以及所展示的自然人性系统中 ,也包含在他的艺术观中三个极重要的范畴“童心”、“生命”和“神性”中。沈从文的道家观点 ,主要不是他潜心研究所得 ,而是他受大自然熏陶所涵养成的一种气质禀赋 ,从自然中悟得而应用于人事方面的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3.
蹇先艾<在贵州道上>这篇被论者甚少开掘的"乡土小说"的游子"归乡"叙事模式,以觉醒的现代知识者归乡途中的"移步换景"构成叙事视点的转移,以游子直接或隐含的"外部世界"目光反观贫图、蛮荒的陋俗边地现实及山民们蒙昧的精神状态.用没有文饰的川黔方言形象而真实地反映了现代之初贵州乡村社会的痼疾病象:吸食鸦片、典卖发妻、军阅战乱、乡民蒙昧.在现代性视界内,生动地揭示了20世纪初叶贵州病象之源:边地之陋、人性之疾、文化之殇,聚焦了故土精神层面的贫困,淋漓尽致地展示了陋习影响的人性异化乃至丧失的悲剧,彰显了推动社会发展与改造国民灵魂这个现代性变革的重要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蹇先艾的<在贵州道上>可视为一部形象化的当时贵州社会文化世象图.  相似文献   

4.
人欲即人的欲望和渴求,包括自然人欲和社会人欲;人性即人的本性和本质,包括自然人性和社会人性。人欲是人性的内在根据,人性是人欲的表现形态。墨子人性论分为自然人性论和社会人性论,其中,自然人性表现为欲生憎死、趋利避害;社会人性体现为相善相爱、兴利除害。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度重视人性、强调人的劳动(力)的思想家,他倡导强力从事、节制人欲、克服异化、升华人性,其人性论与两千年后的马克思人性论十分契合。  相似文献   

5.
冯学民  李巍 《学术交流》2006,(4):166-168
曹文轩是“现代诗化小说”的传承者,对永恒人性的自觉追求构成其作品的形而上品质。他的小说在透着淡淡忧伤的优美格调中,颂扬理想人性,维护人格尊严,突显人生的庄严和人情的美好。自然构成其优美文学世界的环境要素,其中既有情景交融的意境,也有象征人物性格的意象,还存在着作家为烘托美好人性而主要由人物构成的场景。悲悯的古典温情和雅致的浪漫美感弥漫其间,构成优美典雅的诗意世界,确证了作家“永远的古典”的创作理念,标志着中国文学发展路径的又一选择。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沈从文和川端康成的自然观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这两位作家都具有自然崇拜思想,把大自然看作神灵的显现和象征。他们受东方"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影响,在各自营造的文学世界里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不过沈从文强调人对自然的所属性,川端则突出了人作为自然审美主体的特性,两者自然观的形成有其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7.
洪耀辉 《学术交流》2007,10(1):167-170
沈从文的小说创作以人性观照为视角,一方面以远古湘西文化遗存为依托,构筑乌托邦式的理想人性图景,从中挖掘有价值的文化因子;另一方面以现实社会为依据,揭示种种病态人生,昭示改造民族精神的迫切性,体现了试图从两个向度探究重塑民族品德的自觉和努力。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与人性发展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做为十分复杂的社会存在物,从事经济活动是其最本质的活动。然而,人的经济活动又受制于社会的经济结构,人与自然的矛盾决定了人性中自然本性与精神因素之必然发生许多冲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为每个人的自然需要的满足提供同等条件和机会,在这一过程中人性为满足需求而积极进取的一面被激发出来,虽系人性中低层次的初级要求,但个人为满足它们所激发出来的主动性、竞争性、奋发拼搏等,无疑是人性的重大进步表现,这不仅符合人性的价值目标,而且也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9.
明代社会思潮与《水浒传》的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日晖 《求是学刊》2004,31(3):100-104
明代中后期的经商思潮和人性思潮是封建社会的新生事物,强烈地冲击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水浒传》的接受过程中也烙上了影响的印迹。主要表现为:《水浒传》的接受者对义与利关系的重新认识与阐释,对小说中的理学倾向及儒者形象进行讽刺批判,反对虚伪的礼教,倡导真实自然的人性,以及禅宗思想和对《水浒传》趣味性的高度评价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魏晋时期的中国人,经历着政局动荡的痛苦。然而,在中国人的生活史上,又是一个畸形发展的自由、解放的松弛时期。玄风的炽盛,追求率真自然、潇洒脱俗的艺术性人生构成了魏晋人的生活主旋律。“人性以从欲为欢”,“从欲则得自然”。士族妇女在个人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