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网络意识形态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与创造性.教育者的主体性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不是对等关系,但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都面临着一定程度的主体性困境.克服这一困境,需要不断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系统.既要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身份建构,充分整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培育意识形态意义上的“网络积极分子”,又要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有效协同,形成有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以培育和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意识与行动能力,构建良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2.
人文关怀视角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建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关怀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魂”,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建构的根本前提.探究如何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建构,挖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潜质,是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的当务之急.文章以人文关怀为视角,审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现状,试图探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建构路径,以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网络政治的兴起与政治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互联网一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网络政治随之获得了迅速发展。中国网络政治的发展不仅直接影响着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而且促进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从目前情况看,网络政治参与、网络结社、网络政务和网络政治社会化等形式都对中国政治文化变迁产生着深刻而显著的影响。中国网络政治的兴起推动着中国政治文化向参与型政治文化和现代公民文化转变,推动着中国政治文化更加倾向于理性、温和与客观,更加倾向于民主、公平与透明。  相似文献   

4.
网络的迅速发展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也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带来了新的责任.就主体性教育对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的必要性、作用和方法及意义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5.
相对于以书籍、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介为传播工具的传统政治文化而言,当代中国网络政治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了互动化、匿名化、去权威化、高科技化等态势.它的传播主体是网民,传播条件是网络,传播内容是网络政治观念形态.网络政治文化对当代社会产生了双重的影响,为了构建和谐稳定有序的网络政治文化,当前要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加强政府治理;注重技术创新,建设红色网站;推进电子政务,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培育网络政治文化队伍,发挥网络“把关人”作用;加快网络政治道德建设,规范网民政治参与;理性借鉴外国模式,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6.
论网络文化对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网络文化是当今计算机网络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构成了我们时代的一个最为突出的特征,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全球的力量.本文着重分析网络文化通过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信息传播方式、交往方式、劳动方式,对人的主体性发展产生双重影响.探讨网络文化产生负效应的原因,以及如何抑制或减少这种负效应给人的主体性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网络的迅速发展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也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带来了新的责任。就主体性教育对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的必要性、作用和方法及意义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8.
网络时代,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的主要受众群体。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主体性缺失的现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研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主体性现状;理清网络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目标;探索网络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占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新方法;与时俱进,努力提高政工队伍的素质与水平;创建清洁的网络文化和谐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化的历史是一个主体性建构的过程。湖湘文化在"先秦—秦汉"、"唐宋—明清"、"晚清—民国"的中华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一直参与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网络舆论监督在政治建设和廉政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代中国的网络舆论监督具有丰富的政治文化内涵,分析其在现阶段的主流与特色,有助于科学把握当代中国民主建设发展的新形式和新动向.紧紧抓住网络舆论监督的主流政治倾向,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有效地遏制腐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网络政治舆论与网络政治文化作为新生的政治学概念,两者之间不仅存在诸多的相似与差异,而且还表现出内在的统一性联系。网络政治舆论与政治文化在主体、客体、介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但在形成向度、目标指向、直观把握、形成时间等方面又存在明显差异。就其关系而言,网络政治舆论既是网络政治文化的外化,又是塑造后者的因素之一,而网络政治文化既是网络政治舆论产生的内在价值支撑,又是后者积淀的固化,二者互为表里、相互影响,表现出内在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社会现实中的热点、焦点、敏感议题易受到高校学生群体的广泛关注,从而引发高校网络舆情。高校网络舆情的新特点,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原则内化为高校教育者的主导性引导、大学生网络受众的主体意识与主体自律,以此实现网络主体的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4.
政治文化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何社会形态的政治发展都会受到特定的历史因素和现实条件的影响。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社会变迁的实践造就了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多元格局,这种现状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方向、内容和进程产生着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受教育者应该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应成为新课程改革所要追求的目标,这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当前出现的经济全球化浪潮,给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为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又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提出了巨大挑战。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要对传统的政治文化进行有选择的扬弃,并形成创新主流政治文化的思想意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构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对推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指出网络文化的传播影响着青少年的政治思想品德,高校应使网络文化传播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保持协调。  相似文献   

18.
文化主体性是民族自立自强、永续发展的根本维系。文化自信源自文化的主体性。文化自信作为文化自觉的核心要义,是基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之上,是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演变、特质和发展趋势的理性把握,对自己文化与其他文化关系的理性把握。屯堡文化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其充分见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包容性的典型,蕴含了中华文明追求团结统一的国家观、中华民族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19.
参与型政治文化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参与型政治文化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精神层面,没有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建立,就没有民主政治的发展。参与型政治文化发挥着催生、支撑和保障民主政治的作用,因此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力量和内在要求。当代中国社会的参与型政治文化较为薄弱,它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障碍,由此也成为政治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提高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性,加快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才能切实促进政治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主体的理性中心与自我同一性在网络时代受到了挑战与反叛,这不仅与去中心化有关,还与语言空白性的不同阐释有关,这种空白性即言说者与受众之间的时空距离,网络交往实现的是空间与时间的瞬即性.对于言说者与受众在网络社区中这一新型互动关系,只有进入话语分析,才能领会网络文化之堂奥.而对于这一互动关系的把握与即将面临的新主体构型的任务,非置于唯物辩证法的精神领地与唯物史观的思想视阈不可,如此才能规避后现代主义的迷途与现代性思想的固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