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开始实施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提出了"健康中国"这一重大战略思想,这一思想是一项旨在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国家战略,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一项需求牵引型的国民健康发展战略。2016年开始实施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规划了2030年健康中国建设要实现的总目标和各项主要指标。健康中国战略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国家治理理念和国家发展目标的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2.
医养结合作为健康中国战略下实现健康老龄化目标的重点内容和重要途径,同时也体现了健康中国战略的四大核心理念——"大健康""全周期""全人群"和"大环境"。目前,我国在医养结合服务的推进过程中形成了"养中设医""医中设养""医养合作"和"依托社区发展医养结合"的四种发展模式,为机构、社区、居家老人提供了专业的健康养老服务。但由于我国医养结合服务尚处在探索阶段,仍面临政策理念、体制机制、专业人才和信息共享等方面问题的制约。为此,笔者提出了推进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的健康路径,即优化政策设计理念,构建按需有序的服务供给体系;创新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建设,补齐发展短板;充分挖掘专业人才资源,建立长效培养与激励机制;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健康养老数据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正式将"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尽管"健康中国"建设已经具有良好基础,但依然面临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社会需求,居民健康素质和生命质量有待提升,社会贫富差距和二元结构突出,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风险加大等严峻挑战。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从营造健康环境、完善健康服务、培育健康人群、构建健康社会、加强健康支撑等方面加强管理和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4.
健康不仅是人类关切的亘古不变的话题,而且是恩格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中国战略,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题中之义.恩格斯论健康,立足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关切工人健康,勾勒社会主义实现的未来图景,助推国家治理视阈下健康型社会的实现.坚持"每个人全面健康发展"内核主旨引领,建构全球健康治理体系,共筑人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万里长城",这是恩格斯论健康的主题旨归的当代启示,也是新时代各国实现健康治理现代化的议题深化.  相似文献   

5.
在人口转变和健康转变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已经步入长寿时代。人口健康作为国家战略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长远且深刻的影响。中国特色人口健康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健康思想和我国传统文化为理论渊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通过对比中美日三国人口和健康转变的特点,发现中国与美日两国在实现人口健康方面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因此,中国特色人口健康的实现路径是充分发挥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在人口健康领域的积极作用,将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作为重要的战略工具,挖掘长寿时代的健康红利,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晏月平  李雅琳 《东岳论丛》2022,(7):165-175+192
健康作为“积极老龄化”的重要支柱之一,是中国应对人口高速老龄化的重要策略,也是中国实现从“健康老龄化”到“积极老龄化”的现实选择。为最大限度地延长老年人的健康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应以生命历程视角考察与健康相关的“保障”和“参与”因素,基于我国老年人口健康素养水平较低、患慢性病比例高、社会参与能力不足与精神健康问题容易被忽视,以及家庭照护支持政策相对匮乏、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医疗保障统筹能力与预防性医疗服务水平不高等现实条件,“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此应全方位提供健康教育,以高健康素养水平促进“主动健康”;协调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增进健康公平;充分调动多方主体力量,健全医疗康复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促进,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7.
服务型政府是基于服务行政理念提出的公共行政体制概念。西方国家提出服务行政理念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诉求/参与—回应—责任"模式的民主行政体制目标,是因为原先的官僚行政体制与其基本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冲突,也是因为基本的政治制度能够满足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政治制度供给需要。中国提出服务型政府理念和与西方国家类似的服务型建设的民主行政体制目标,却是因为整个政治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当下,中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缺乏相关的政治制度供给,因此,加强相关政治制度的供给,不仅是继续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的政治体制改革战略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健康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扩展 ,人类对健康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入。健康价值以及影响健康的复杂因素决定了个体、社会和国家在健康的防护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肩负各自的责任。只有将个体、社会和国家的健康责任有机整合在一起 ,才能提高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健康水平。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尤其应把增强个体的健康责任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关于建立公共健康伦理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健康不是个体的健康问题,但它与个体的思想、行为以及个体的健康不无关系。公共健康伦理是指个人、团体、国家对公共健康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或者说是个人、团体、国家在对待公共健康时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威胁公共健康安全的因素是多层面的,从个体责任主体的角度看,有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人民健康是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没有全面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以人民健康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中国建设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当前人类在健康问题上面临共同的挑战,并已经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中国提出了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思想,构建健康中国基本方略,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中国的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就是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深入开展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塑造自主自立的健康行为。为了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健康中国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参与、每个人都应该健康。只有人人健康,才会有人民日益美好的生活。健康中国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来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全民共建共享健康,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健康动力。  相似文献   

11.
健康价值是作为客体的人的生命健康状态与主体需要之间的特定关系.它是人的价值的基础,是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一.健康对个体、社会与国家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决定了它们对健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对影响健康相关因素的可控性,是划分个体、社会与国家责任范围的依据.但个体、社会和国家的健康责任都是一种有限责任,只有将三者的责任有机整合起来,构建一个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健康责任共同体,才能有效提高人类的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马乙玉  马桂萍 《理论界》2008,(10):31-32
民众的自觉意识是少数人自觉意识所带动的,外化与内化是根本途径。小康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目标,具有科学性、务实性和可操作性,不仅易于被民众认同,而且能为民众所触及和参与。小康社会内化为民众的自觉意识,表现在多个方面:小康社会发展目标是近代以来民众自觉意识的承继和发展;小康社会发展具有完备的战略部署,小康社会实践有具体的行动纲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个体的个性能得到充分的展示等等。  相似文献   

13.
《东岳论丛》2021,(1):136-147
本文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构建序次Logistic回归模型,综合分析个体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流迁因素分别对乡—城、城—城和全部老年流动人口初诊就医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流动人口初诊就医行为的选择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风险,乡—城和城—城老年流动人口受年龄、自评健康、收入、就业状态、生活状况、医保参保情况、本地健康档案建立情况、迁入地区、首次流动与否和家庭化流动与否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影响。对此,应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异地报销结算进程;应加快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应重点关注农业户口的老年流动人口,给予医疗上的政策倾斜;全面提升流动老年人口的基本公共卫生知识素养,让老年流动人口的初诊就医行为更加科学,进一步降低老年流动人口所面临的健康风险。以此助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公民健康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保障和重要目标,是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在公民健康意识、自我承担能力不够的情况下,政府应在制度建设、健康教育、设施提供和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时公民的健康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现阶段对我国政府提升保障公民健康作用的建议:建立健全保障公民健康的法律和制度;进一步普及和推动健康教育;大力发展体育运动;管理并维护好保障公民健康的基础设施;优化保障公民健康的社会环境等.  相似文献   

15.
“健康优先”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首要原则,有着明晰的逻辑理路。从范式遵循来看,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赋予了健康宽广深刻的内涵,也折射出系统论的哲学思想,更决定着多主体的协同治理范式。从本体逻辑来看,健康的属性与转归凸显着健康的价值,健康既可正向转化为幸福、劳动效率和经济社会发展,也可负向转化为疾患、疾病成本和经济社会损失,这本质上在于健康乃兼具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消费属性与投资属性、目的属性与工具属性的集合体。从议题缘起来看,透视国内外疾病谱的状况及其变化的特征化事实,健康的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趋势,并且社会性因素日益发挥决定性作用,中国亦不例外。从治理上来看,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级多个主体,包括国家顶层设计,不同领域、行业、省份、城市等中观集成,个人、家庭及社区、村庄、单位等健康细胞,相应“健康优先”的具体内涵既有相同、相通之处,又同中有异、各有特点,在健康目标的追求中呈现出与自身特征相契合的治理意蕴。  相似文献   

16.
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趋势日益明显,不同的迁移模式给群体健康带来了差异化冲击。使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通过总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异质性检验、PSM检验等实证分析家庭化迁移影响流动人口自评健康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与非家庭式迁移相比,实现半家庭式迁移和完整式家庭迁移对流动人口的自评健康均有积极影响,家庭化迁移的完整程度与流动人口自评健康同向变动;家庭化迁移对流动人口自评健康的影响存在婚姻状况差异;全样本及已婚流动人口样本中,家庭劳均月收入与医疗服务利用在家庭化迁移对自评健康影响的过程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为此,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应不断适应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趋势,以家庭为单位完善健康促进政策,支持家庭发展,提升流动人口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大健康产业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我国大健康产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当前,国家政策扶持、人口老龄化加剧、居民健康意识增强、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环境支持等各项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大健康产业还处于由单一救治模式向“防治养”模式转变的初级阶段,存在着结构发展不均衡、资金制约短板明显、产业与科技融合深度不够、创新能力不足及市场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大健康产业的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重点加强部门协同、金融支持、科技转化、鼓励创新与强化监管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消除健康贫困,增加健康资本,增强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实现国民均等受益,是健康保障制度的核心目标。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城乡居民对于基本公共卫生、医疗保险、医疗服务及医疗保健的整体满意度一般,地域间、人群间满意度差异依然存在,户籍制度对流动人口健康保障满意度的影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医疗服务价格、基本公共卫生制度及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水平均不同程度影响了城乡居民满意度评价。因此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切实控制医疗费用增长;逐步缩小地域间、人群间健康保障水平差距,实现人人公平享有健康保障;实行全国通用的社会保障卡,保障流动人口健康保障权益;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建立终身制的全人、全程健康服务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针对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了引导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的思路,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认识,将校园文化建设切实摆上议事日程;加大力度,将“重在建设”落到实处;积极引导,创造文明校园新格局;加强管理,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综合治理,为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坏境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健康中国建设是保障人民群众享有美好幸福生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战略任务。健康公平作为核心的战略目标之一,从时序论的角度解读,其内涵包含健康可及机会的起点公平、广泛参与的过程公平以及身心与社会适应的健康结果公平。为促进这一理念的传播,让更多人积极投身其中,健康公平的价值递送战略框架界定了需要注意的四项原则:适应当地情境、构建健康公平递送价值链、利用共享的递送设施以及共同促进健康递送。而基于教育所具有的促进健康关口前移的重要作用,可择取教育作为弘扬健康公平的落脚点。基于此,当代学校教育可从课程、教材、教法三个方面展开健康公平的教育路径探索。在课程中浸润健康公平观时,可从确立课程目标的指引方向、建立课程体系的纵向贯通、丰富课程类型的个性选择等方面着手,“动态表达”这一新时代中国人民的崭新风貌;在教材中融入健康公平时,可从改变编写理念、丰富内容资源、灵活内容组织等方面着手,“活态传承”这一新时代鲜明的文化记忆;在教学中深入健康公平时,可从促进意义建构、建立学科链、创新教学方式等方面着手,“生动传递”这一支持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